木刻印第安人節日面具

木刻印第安人節日面具

木刻印弟安人節日面具屬於傳統現當代 作品,源於1973年

通常高40厘米,寬29.5厘米 木刻、彩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刻印弟安人節日面具
  • 外文名:Woodcut Indian Festival Mask
特魯多是戰後加拿大首屈一指的著名總理,執政期長達15年之久。早在執政之初,特魯多就認識到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視加、中關係。當時,兩國在外交上雖無重大進展,但加拿大已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夥伴。1969年,在美、中關係尚未解凍的情況下,特魯多已在努力尋求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翌年10月,他以政治家的戰略遠見和膽識,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他是中加友好關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73年10月,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特魯多訪問中國,成為較早訪華的西方領導人。此行期間,特魯多將這件代表著印弟安人傳統文化的木刻面具贈予周恩來總理。
面具是印第安人一種強烈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充滿神奇的色彩。早期製作的面具大都表現神靈或惡獸,每個面具都有一段故事,一般在舞蹈或戰鬥中產生、出現。面具大多為木材雕刻、彩繪而成,也有利用天然的樹皮,動物皮毛或骨骼等。面具有多種功能,在宗教儀式上,佩戴面具象徵著神獸或惡魔;狩獵時節用來模擬動物,祈望更多收穫;遊戲舞蹈時,用來隱蔽身份,增加表演的魔幻氣氛;在裝飾上,它既是高級頭飾,又作頭部“盾牌”。面具圖案代表著不同的部落和家族,並且世代相傳。
這件木刻彩繪面具是一種動物頭像面具,人稱“變臉面具”。外層圖案代表一種兇猛的鳥類,裡層是人物形象。面具頭頂飾以羽毛,是印第安人對鳥類尊崇的表現。面具色彩以紅黑為主,配以少許藍、白色調節,顯得熱烈而明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