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華僑中學

朝鮮華僑中學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朝鮮半島上僅有一所華僑中學-漢城光華中學。

解放後,在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和北韓華僑聯合會以及廣大華僑知識分子、僑界知名人士的努力下,1947年8月,在朝鮮首都平壤成立了朝鮮第一所華僑中學-平壤華僑中學,校長由從國內聘請的崔成志老教育家擔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華僑中學(統稱)
  • 創辦時間:最早於1947年8月
  • 所屬地區:朝鮮
  • 學校屬性:朝鮮所有中國人中學校的統稱
歷史沿革,當前情況,

歷史沿革

1949年初,當時的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朝鮮境內各地的華僑學校,包括平壤華僑中學在內,全部移交給朝鮮政府管理,當年4月1日,朝鮮政府全部接管了華僑學校,並將校名改為《平壤中國人中學校》。
1949年夏,由於國小畢業生增多,在新義州又成立了一所華僑中學,《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校長由平壤中國人中學校調去的王辛逸老師和朱子芳老師擔任。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平壤和新義州的兩所中國人中學先後被美軍飛機炸毀,學校停辦,中國教師回國,華僑學生失學。
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後,1951年初,將美李軍趕回三八線,北韓全境解放,為了朝鮮華僑子女的教育,朝鮮當局和華聯會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在一些地區恢復了中國人學校,由中國政府從國內選拔優秀教師,派到中國人學校任教,成為“抗美援朝老師”。
1951年7月,被炸毀的平壤中國人中學校和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合併,在平北道新義州市重辦了一所中國人中學校,校名成為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長由原平壤中國人中學校的張啟昌老師(戰前中中國派來的中國老師)擔任,由中國選派的高潔文、彭世輔、高鳳岐、周誠、胡佩蘭等五名老師負責主要課程的教學。
1952年夏,在靠近中國吉林臨江的朝鮮中江鎮和朝鮮鹹北道清津市各設一所中國人中學,分別成為中江中國人中學校和清津中國人中學校,從國內大學畢業生中選出第二批中國老師來校任教。
1952年秋,韓戰處在相持階段,美帝的飛機對朝鮮城鄉進行野蠻轟炸,廣大華僑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中國政府動員華僑回國定居。1952年2月,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學生只剩下32名,1953年2月,學校宣布暫時停辦,學生可轉至中江和清津兩校繼續讀或者回國求學。中國老師高潔文調去清津,彭世輔調到中江,其他老師全部回國。
1953年7月27日停戰後,將清津市中國人中學校和中江中國人中學校兩所華僑中學搬到平壤,兩校合併稱《平壤中國人中學校》,校長由原清津中國人中學校長王建智(抗美援朝老師)擔任。
1955年7月,平壤中國人中學校有了第一屆國中畢業生。為了提高朝鮮華僑文化素質和為國中畢業生提供深造的機會,1955年8月,平壤成立了中國人高級中學,其實就是在原平壤中國人中學校內設立高中班,並將校名改為平壤中國人高級中學校。1958年7月,首屆高中畢業生共13名成了朝鮮華僑學校自己培養的最高學歷的人了。
這期間各地中國人人民學校(國小)畢業生增多,急需入國中學習,朝鮮當局和華聯會決定在平北道新義州市、慈江道江界市和鹹北道清津市各成立一所中學,分別稱《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校長孫范伍,《江界中國人中學校》,校長周靜濤,《清津中國人中學校》,校長盧振琪。

當前情況

到1961年為止,由於中朝兩國政府大力支持和關懷,以及華僑聯合會和廣大華僑的共同努力,朝鮮華僑學校有了飛躍發展。全境內共有中國人民學校(國小)53所,中國人中學校3所,中國人高級中學校1所,初高中在校生有1300名。平壤中國人高中至1966年,共有11屆畢業生,9屆高中畢業生,共有400多名。
到去年(2010)為止,朝鮮共有4所中國人中學校,即:平壤中國人中學校、新義州中國人中學校、江界中國人中學校和清津中國人中學。9所人民學校(國小),分布在:平壤寺潤、大鹹山、義州、鹽州、尤川、滿浦、元山以及鹹興(無中國人老師)。
平壤中國人中學校的學生證平壤中國人中學校的學生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