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獨立同盟

朝鮮獨立同盟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境內的朝鮮人自願組織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民眾團體。其宗旨是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配合八路軍新四軍打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爭取朝鮮的民族獨立和徹底解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獨立同盟
  • 外文名:AllianceofKoreanIndependence
  • 朝鮮文:조선독립동맹
歷史沿革
1919年朝鮮“三一”獨立運動失敗後,大批愛國志士和革命青年流亡中國,繼續進行謀求朝鮮獨立的復國運動。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一部分朝鮮革命青年赴陝甘寧邊區,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鬥爭。
1941年1月10日,40餘名朝鮮青年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在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的晉東南地區成立朝鮮青年聯合會。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和組織力量的壯大,朝鮮青年聯合會於1942年7月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並決定更名為“朝鮮獨立同盟”。同盟下設分盟,分盟下設支盟。分盟是根據八路軍的戰略地區而設定的。其秘密組織工作的重點在華北敵占區,後逐漸向東北和朝鮮境內發展。1944年底,分盟發展到10個,支盟50多個,僅根據地的盟員達1000餘人。
從1942年11月起,獨立同盟還在太行、延安等地區創辦朝鮮革命軍政學校,培養了數百名朝鮮籍幹部。朝鮮獨立同盟在朝鮮僑民和侵華日軍的朝籍士兵中積極開展宣傳工作,揭露日軍的欺騙宣傳,報導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國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訊息,宣傳朝鮮民族抗日、民族獨立的思想,鼓舞朝鮮僑民抗日的勝利信心;揭露日本帝國主義離間中朝人民的陰謀,加強中朝人民的團結;宣傳八路軍新四軍寬待俘虜和保護朝鮮僑民生命財產的政策。朝鮮獨立同盟還建立了一支義勇軍,組成武裝宣傳工作隊,配合八路軍對日軍進行反“掃蕩”和破襲戰。朝鮮獨立同盟開展的反戰運動,對瓦解日軍,支援中國人民抗日鬥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1945年8月,蘇軍進入朝鮮半島北部,此時原朝鮮共產黨的大多數成員在朝鮮半島南部從事地下活動,北方的共產主義者人數很少,因此蘇聯方面委託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級軍官隨蘇軍一道返回朝鮮的金日成在北方重建朝鮮共產黨。1945年10月10日,北韓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在平壤成立,金日成任中央責任書記。
1946年3月,原在中國延安、太行山地區活動的朝鮮獨立同盟改組成朝鮮新民黨,領導人為金斗奉。同年8月,北韓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北韓勞動黨。1946年11月,南韓共產黨(1945年9月成立,領導人為朴憲永)、朝鮮人民黨(1946年11月成立)、南韓新民黨(1946年7月成立)也合併為南韓勞動黨。
北韓勞動黨成立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政權。1948年3月28日召開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金日成提出的爭取祖國自主統一的鬥爭方針。由於大韓民國李承晚政府鎮壓,南韓勞動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轉移到朝鮮半島北部。1949年6月30日,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併成統一的朝鮮勞動黨,並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到1958年,延安派朝鮮領導人被金日成清洗完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