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繆德彰、胡廷楣改編,賀友直繪製的連環畫)

朝陽溝(繆德彰、胡廷楣改編,賀友直繪製的連環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朝陽溝》是一部由楊蘭春原著,繆德彰、胡廷楣改編,賀友直繪製的一部連環畫

《朝陽溝》連環畫講述了高中畢業生王銀環落戶到偏僻的山村朝陽溝,在農村的艱苦生活和勞動中,思想上一度發生波折,後來在朝陽溝村民的熱情幫助與教育下,銀環終於提高了覺悟,決心將自己的青春獻給社會主義新農村。

基本介紹

  • 書名:朝陽溝
  • 類別:連環畫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原著:楊蘭春
  • 繪畫:賀友直
  • 改編:繆德彰、胡廷楣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朝陽溝》連環畫是時代的線條,反映了從50年代末到70代那個時代,是中央提倡上山下鄉、下放、支援邊疆的時期,作品描繪了城市閨女、高中畢業生王銀環到偏僻山村朝陽溝落戶接受考驗,思想一度產生波折,後經貧下中農幫助教育,終於提高覺悟,決心將青春獻給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故事。

創作背景

賀友直1972年調回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恢復工作。這期間,他有長達8年的時間沒能拿起心愛的畫筆。再畫時,他甚至生疏到不會運筆了。之後不久,他接到出版社的兩個突擊任務,畫了《朝陽溝》和《十五貫》。這原本是兩個戲曲影片,一個是崑曲,一個是豫劇。為了畫好這兩部作品,賀友直到河南林縣紅旗渠體驗生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壓力下,完成了他的創作。

藝術鑑賞

表現手法
《朝陽溝》連環畫用線瀟灑,用點隨意,點線結合,疏疏密密,營造了一幅幅構圖均衡、線條精美的畫面。人物刻畫、山石林木處理略帶裝飾效果,重情趣性,有幽默感,雖為連環畫,卻有相聲、小品的審美;中擊力。
《朝陽溝》連環畫的繪畫表現上,賀友直追求的不再是對現實生活情景的逼真再現,而是有意識地帶有自己個人化、情感化的審美趣味。
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賀友直有意識地製造了一個局限,這就是把所有的構圖都處理成平面的狀態。他經常在人物的後面安排一些平面性的東西,比如一堵牆、一座橋、一片山等。
人物形象
在《朝陽溝》連環畫裡,有許多幅畫面美感追求上取得了成功,如第二十九圖中一群姑娘聚在土牆外聽院子裡拴保娘與銀環媽的爭吵;第五十一、五十三圖表現銀環學挑水的畫面,二大娘從後面趕上來與銀環說話,二大娘輕鬆自如的姿態與銀環左搖右晃的樣子構成了一種猶如舞蹈般優美的節奏感,這種輕盈的節奏感使得這些場景處在一個活潑愉快的氣氛里。

作品評價

上海著名作家趙長天:“看賀先生的連環畫,我們明顯感覺到文字的局限。我曾試圖把賀先生的畫面重新用文字來表達一遍,卻總是捉襟見肘,詞不達意。可見好的藝術品,絕對不允許別人的藝術樣式來替代。替代不了,它是獨特的、是唯一的。”
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劉永勝,《新中國連環畫圖史(1949-1999)》作品:“顯然,在《朝陽溝》的創作中,畫家對藝術表現規律的思考更多,而不再像五六十年代那樣對深入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朝陽溝》不僅是畫家多年繪畫經驗的集中展示,也是畫家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自覺強調想像在創作中“。
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諸多連環畫家中,湧現出不少有突出貢獻連環畫家。如:賀友直《朝陽溝》為代表作,他用線疏密有致,傳統基礎上融裝飾性、趣味性。

作品影響

所獲榮譽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全國美術展覽,賀友直繪製的連環畫《朝陽溝》獲得了三等獎。

出版信息

作品名
改編
繪畫
出版年
出版社
《朝陽溝》
繆德彰、胡廷楣
賀友直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6.07
《朝陽溝》
繆德彰、胡廷楣
賀友直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1.05
《朝陽溝》
繆德彰、胡廷楣
賀友直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79.10

作者簡介

原著者
楊蘭春(1920―2009.6),武安市管陶鄉列江村人,國家一級編劇,全國著名戲曲編劇、導演藝術家。曾任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第四屆副主席,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代豫劇經典《朝陽溝》的編劇兼導演,被譽為《朝陽溝》之父。
改編者
胡廷楣,《新聞晚報》副主編,高級記者,作家。1970年在下鄉所在的黑龍江尾山農場,他是油印小報《奮鬥報》的兩個編輯之一;1984年,返城後的胡廷楣進入《解放日報》,先後在科教部和體育部擔任記者。
繪畫者
賀友直(1922―2016),出生上海。中國連環畫泰斗。從事連環畫創作五十多年,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第二屆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6年3月16日20時30分,在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