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正,也稱“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據傳周代每逢新年,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賀新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正
- 別稱:賀正、元會
- 意思: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
- 作用:加強君臣、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含義,作用,
含義
朝正,也稱“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左傳·文公四年》記載:“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根據孔穎達注釋:四方諸侯會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賀新年。天子安排樂舞招待他們。諸侯們賦詩言志,將天子比作太陽加以頌揚,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諸侯國內也舉行類似活動。《論語·鄉黨》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楊伯峻《論語譯註》翻譯為:“正月初一,一定穿著上朝的禮服去朝賀。”
漢代朝正之禮依然。《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天子)受賀。……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其中各級官員依次向皇帝獻新年禮物,皇帝安排娛樂活動,並賞賜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組織官員新年慶賀。
清代朝正之禮提前到臘月三十日進行。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除夕》記載:“京師謂除夕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賀,庶僚叩謁本管,謂之拜官年。”
作用
朝正之禮可以強化上下尊卑的關係。這對於加強君臣關係、加強中央與地方關係都有作用。
在朝正活動中,恐怕不僅僅是大臣賀天子、下級賀上級,大概也包含了大臣們之間互相賀年的活動,即所謂“團拜”。 “團拜”一詞最早大約出現於宋代。《朱子語類》卷九十一《雜儀》云:“團拜須打圈拜,若分行相對,則有拜不著處。”民國時代,地方政府機關也從事團拜。《大名縣誌》(民國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陽曆以來,城內每逢年節,縣暑知會各機關人員及士紳,屆時於指定地點行團拜禮,較之詣門互拜,頗稱簡便。”現代政府機關和單位之中的新年團拜活動與古代團拜非常近似。團拜有利於增強和改善同事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