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伯牙

這首散曲是寫古人、古事的名作。伯牙是春秋時著名的音樂大師,志向高潔,他彈的曲子總是志在高山,意在流水,只有好友鐘子期理解他曲子的聲情韻意。鐘子期死了,沒有了知音,他終生不再彈琴了。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宮調:中呂
曲牌:朝天子

作品原文

【中呂】朝天子
伯牙⑴,韻雅,自與松風話⑵。高山流水淡生涯⑶,心與琴俱化。欲鑄鐘期⑷,黃金無價。知音人既寡,盡他,爨下,煮了仙鶴罷。

作品注釋

⑴伯牙:春秋時楚國人。最早見於戰國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列子·湯問》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⑵自與松風話:與松樹清風對話,形容知音稀少。
⑶高山流水:伯牙的琴曲中有表現高山流水意象的,鐘子期聽後馬上產生共鳴。
⑷鐘期:也叫鐘子期,春秋時楚國人,一說姓鐘,名期,“子”是對男子的美稱。

作品鑑賞

起首“伯牙,韻雅,自與松風話。”三句,詩人總體寫伯牙高潔的情趣、淡泊的生涯:伯牙這個人,琴聲優美、和諧,情志高尚、典雅;他用高雅的琴聲與松林風濤敘話。作者描繪伯牙情趣高雅,自得其樂、悠然自得的情態,是把“松風”作為“知音”聯繫在一起的。松樹高潔,松風韻雅,有超塵拔俗的意蘊。可見伯牙志向高潔、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高山流水淡生涯,心與琴俱化。”作者說:伯牙的生活是清淡的,彈岀的曲聲、曲音、曲情、曲意、曲韻、曲律也是恬淡的(“高山流水”意象,代表淡泊、恬靜的心態);所以,他的心思、心情、心意、心志、心趣與琴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心與琴倶化”)。
“欲鑄鐘期,黃金無價。”這裡暗引一個典故:春秋時,越國功臣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功成身退,泛舟於江湖。勾踐思念他,就用黃金鑄了一尊范蠡的像,放在座傍。這兩句的意思是:好朋友(“知音”)鐘子期死了,伯牙思念他,想用黃金鑄一尊鐘子期的像,可是黃金太貴了啊!這只是說“知音”逝去,伯牙思而不得罷了,並非真用黃金鑄像。
“知音人既寡,盡他,爨下,煮了仙鶴罷。”,詩人以代言(代替伯牙)的形式,感慨萬端地說:知音人沒有了(“寡”),隨它去吧(“盡他”),把琴扔到爐灶是大煞風景的事。詩人特引此事,表明伯牙失去“知音”後,“終生不復鼓琴”的決心;同時,也暗示了伯牙沒有“知音”後心灰意冷、萬念俱滅的心態。這就更襯托岀伯牙高雅的情趣及他與鐘子期的生死不渝的友誼,難能可貴。
薛昂夫高呼“煮了仙鶴罷”,正是詩人對元代社會黒暗、“知音人既寡”的現實的抨擊種鞭韃。

作者簡介

薛昂夫
(?-約1345)元曲作家。名薛超兀兒(也作薛超吾),回鶻(今維吾爾族)人。漢姓馬,字昂夫,號九泉,故亦稱馬昂夫、馬九泉。先世內遷,居懷慶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縣)。父及祖俱封覃國公。他曾師事劉辰翁,故約可推知其生年當在元初至元(元世祖年號,公元1264-1294年)間。歷官江西行中書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元人周南瑞《天下同文集》載王德淵之《薛昂夫詩集序》,稱其詩詞“新嚴飄逸,如龍駒奮進,有並驅八駿一日千里之想”。其散曲風格以疏宕豪放為主,思想內容以傲物嘆世、歸隱懷古為主。《南曲九宮正始序》稱其“詞句瀟灑,自命千古一人,深憂斯道不傳,乃廣求繼已業者。至禱祀天地,遍歷百郡,卒不可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