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從軍舟中作》是金代詩人折元禮所創作的一首詞。此詞的上片以濃墨重筆表現了潼關一帶的險要地形和森嚴的軍陣,十分警策動人;下片轉入抒情,表現了作者的複雜的內心活動:有懷才不遇的憤悶和對投筆從戎的嚮往,以及千金一擲醉倒沙場的悲涼心緒。全詞的節奏激越,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海潮·從軍舟中作
- 創作年代:金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折元禮
- 作品出處:《中州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望海潮·從軍舟中作1
地雄河嶽2,疆分韓晉3,潼關高壓秦頭4。山倚斷霞5,江吞絕壁6,野煙縈帶滄洲7。虎旆擁貔貅8。看陣雲截岸9,霜氣橫秋10。千雉嚴城11,五更殘角月如鉤12。
西風曉入貂裘13,恨儒冠誤我14,卻羨兜鍪15。六郡少年16,三明老將17,賀蘭烽火新收18。天外岳蓮樓19。想斷雲橫曉誰識歸舟20?剩著黃金換酒21,羯鼓醉涼州2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望海潮:詞牌名。雙調,一百零七字,平韻。
2.河嶽:黃河和西嶽華山。地雄河嶽:指潼關地勢雄踞於黃河、華山之間。
3.韓晉:戰國時有韓、趙、魏三國,是由晉國韓、趙、魏三家有勢力的大夫分出來的,史家又稱為韓晉、趙晉、魏晉。韓晉地區包括今山西東南角和河南中部。
4.潼關:關名,在陝西省潼關縣北。周、春秋為桃林塞地,東漢末置潼關,西接華山,南臨商嶺,北距黃河,東接桃林,當陝西、山西、河南三省要衝,歷來為軍事要地。一本作“重關”,指險要的關塞,即潼關。秦頭:這裡指潼關居原秦國之東頭。
5.斷霞:片段的雲霞。
6.江:這裡指黃河之水。
7.縈(yíng)帶:環繞。滄洲:猶言水濱、水邊。
8.虎旆(pèi):虎旗,軍中的旗幟。貔貅(pí xiū):古書上說的一種猛獸。這裡比喻威武的軍隊。
9.陣云:雲疊起,如兵陣。截:攔住的意思。
10.霜氣:寒氣。橫秋:充塞秋空。
11.雉(zhì):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尺為一雉。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12.殘角:隱約的號角聲。
13.曉:天剛亮的時候。貂裘(diāo qiú):貂皮做的衣服。
14.儒冠:儒生戴的帽子。這裡指儒生、書生。此典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禱不餓死, 儒冠多誤身。”
15.兜鍪(móu):戰士戴的頭盔。這裡借指從軍戰士。
16.六郡:指邊地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個郡。漢代六郡良家子多出名將。
17.三明:東漢段熲(jiǒng),字紀明,與皇甫臧明、張然明都為涼州人,都知名顯達,被稱為“涼州三明”。
18.賀蘭:山名,又叫阿拉善山,在今寧夏和內蒙古交界處,當時是金與西夏競相爭奪之地。烽火:戰火。
19.岳蓮樓:在西嶽華山附近。
20.斷云:片雲。橫曉:橫浮在早晨的空中。
21.剩:更。著:把,將。黃金換酒:晉朝阮孚為散騎長侍,常以金貂換酒吃。比喻豪邁的氣概。
22.羯(jié)鼓:樂器名。傳說是古代羯族人首先使用的。涼州:古地區名,州治在今甘肅武威。涼州轄境內的酒泉出名酒,所以說“醉涼州”。
白話譯文
潼關這裡的地勢雄峙於黃河和西嶽華山之間,它疆界清晰地界分春秋時的韓國和晉國,它的地勢高高遮蓋號稱秦頭的漢中地區。華山背靠片片的雲霞,黃河水勢吞噬岸邊的絕壁,荒僻處的靄靄霧氣迴旋籠單著黃河水濱的灘地。軍中印有虎圖案的軍旗下,集聚著勇猛的戰士。料想他們形如戰陣的濃雲,跨越河岸,刺骨的寒氣橫亘秋空。千雉面積的大城是座戒備森嚴的城池,遠處隱約的角聲在淡月如鉤的五更天傳來。
早晨的秋風吹來寒入皮衣,真遺憾我是個讀書人,耽誤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反倒羨慕起嚴裝甲冑的戰將。他們都曾是六郡的良家少年,其中不少人已成為名動京師的邊疆老將,由於官兵有這樣精良的素質,才使得賀蘭山一帶的戰事得以剛剛結束。天邊西嶽華山蓮花峰上的樓閣。像一片雲彩橫亘於早晨的天空,什麼人還有心去辨識返航的船呢?將士們把身上多餘的銅錢都拿出來買酒,大醉於有羯鼓伴奏的《涼州》曲歌舞中。
創作背景
金折元禮步入仕宦處於金章宗在位(1190—1208)期間。這個時期,蒙古鐵木爾剛完成統一蒙古的大業,稱成吉思汗,尚未對金構成威脅;西夏國內則頻遭內亂。因此,從詞中“賀蘭烽火新收”等詞句來看,應是詠金大安年間(1209—1211)西夏對金國的兩次戰爭。此詞載入金元好問所編《中州集》,題作“從軍舟中作”,詞人描繪的是金國和西夏之間的一次戰爭。金國獲勝後,其戰船順黃河而下,途經潼關時,作者創作了這首凱旋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寫凱旋盛況。開篇三句,從大處落筆,寫潼關地勢之雄偉險要。第一句從形勝寫,言其雄踞於黃河與華山之間;第二句就疆域寫,言其正當韓晉之沖;第三句就險隘寫,言其為關中的東大門。三句描畫給人氣勢磅礴之感。第四、五、六句,分別從仰視俯視、遠視三種角度,具體寫江山之險峻,地域之遼闊。“山倚斷霞”承“岳”字寫,形容山之高峻、瑰麗。“江吞絕壁”承“河”字寫,形容黃河水流之洶湧湍急。“野煙縈帶滄州”寫出了黃河一瀉千里、煙氣蒸騰的壯闊氣勢。以上六句寫山河形勝,為凱旋之師的出現提供了闊大的背景。接下來三句,寫凱旋之師的盛大軍容。此三句皆由“看”字引出,縱目望去,在迎風飄舞的虎旗之下,是披堅執銳的威武土兵。戰雲早已被攔截在遠岸,他們是如此威猛、嚴整。段末兩句,轉寫潼關城。整個城池規模宏偉,戒備森嚴。五更時刻,天上明月如鉤,畫角的餘音在清冷的空氣中迴響。寫景淒清,展示軍隊的堅不可摧。
詞的下片,抒發個人心緒。首三句,寫自己懊悔未能早日從戎,從側面襯托將士們的赫赫戰功。換頭“西風曉人貂裘”,緊承上片“五更殘角月如鉤”。此時,詞人佇立船頭,儘管拂曉的寒風不時吹進貂裘,但他仍是胸懷激盪。將士們勝利歸來的威武與榮耀,令詞人心生羨慕,以至懊悔自己被儒冠耽擱,沒有早些投筆從戎,建立功名。第三、四、五句,寫軍隊戰績之大。無論是“三關老將”還是“六郡少年”,在此次收復賀蘭山的戰鬥中皆立了大功。接下來三句,寫凱旋之景。此時天色微明,西嶽華山高聳入雲,詞人遠望著似在天外的岳蓮樓,不由想像當拂曉時分,一抹朝雲遠橫天邊,沒有人認出大金凱旋的戰船。這兩句以“想”字領起,詞人在想像百姓歡迎將土凱旋的情景。最後兩句,詞人在想像中抒寫盛宴慶祝的豪情。此番歸去後,一定要黃金換酒,在羯鼓演奏的《涼州》曲中,一醉方休,一股沖天的豪邁之情充溢於字裡行間。
這首詞雖然是從內地的潼關形勢寫起,但抒發的卻是作者欲在邊塞立功的情懷。詞中的“六郡少年,三明老將,賀蘭烽火新收”和“羯鼓醉涼州”等詞句,就說明了這一點。聞鼙鼓而思殺敵,見險關則欲馳騁邊塞,這正是軍人渴望戰鬥、立功的英雄本色,也是欣賞這首詞應當注意領會和記取的。此詞氣勢磅礴,語言整飭,意境壯麗,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詞。
名家點評
晚清詞人況周頤:全詞清勁能刺骨。(《新編詞譜詞例選評》)
作者簡介
折元禮(?—1221),字安上,世為麟撫經略使,父定遠,僑居於忻(今山西忻縣)。明昌(完顏景年號)五年(1194)兩科擢第。學問淵博,為文有法度。官至延安治中。死於葭州之難。詞中《中州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