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望木瓜山1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木瓜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木瓜: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長橢圓形,其味酸。
白話譯文
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
身在異鄉內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
創作背景
此詩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遊覽池州,在青陽望木瓜山而作。木瓜山在青陽縣木瓜鋪。
木瓜山,今安徽貴池縣與湖南常德縣都有木瓜山。一雲木瓜山位於湖南常德府城東七里,李白謫夜郎過此而作,誤。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早見蒸蒸日出、晚見歸鳥還巣的憂傷感懷圖,詩人觸景生情:見日出,見棲鳥,不見眾鳥,不見孤雲,聯想到自己的處境,痛苦和悲涼襲上心來,表達出詩人無可奈何的孤寂心聲。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的無限嚮往和百結愁腸。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寫詩人客居他鄉,內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澀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客心”、“酸楚”是詩歌中的意境情感,直接點出了詩人內心的情緒,也是全詩的詩眼。“木瓜山”,是詩歌中的形象事物。這三個詩詞,有清晰有模糊,有實體有虛象,有眼裡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詩歌的語言凝練,渲染氛圍,加深詩人客居酸楚之感。
詩中的“日出”點明了鳥去,“鳥還”又包括了日落。用“棲”不用“飛”,強調“歸宿”,反襯出詩人的無歸宿。“酸”的是“客心”,同時又隱喻了木瓜之味,二者是靠類似聯想相聯繫的。詩中各句互相呼應,更是妙極。“自”與“況”相呼應,說明“客心”本來就是“酸楚”的,只不過見到木瓜山“酸楚”的程度更甚。“早”“暮”又與“對”相呼應,說明“客”是終日相對木瓜山,也暗喻詩人自己,強調了“酸楚”的時間之長,寫得明白曉暢又含蓄耐嚼。
全詩語極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詩人觸景生情:早見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窮途潦倒,想要過神仙那樣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然而真當他處於寂寞境地的時候,又難免生出許多憂傷和悲愁。晚見歸鳥還巣,而悲自已去國離鄉,看透了現實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種人情世故,更增一份淒楚。木瓜味酸苦,詩人望見木瓜山而感懷身世,感觸漂泊生活的孤寂,內心倍感酸楚,在平淡無奇的詩句中,可以窺見詩人內心難言的苦悶,察覺到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憤懣又無奈的心緒,流露出李白憂傷悲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