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寧波鄞州區山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望春山位於鄞州區橫街鎮桃源村。歷史上,望春山周圍約有四華里,地勢俊朗,林木茂密。《四明談助》載:“(望春山)上有龍湫及靈波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望春山
  • 位置:鄞州區橫街鎮桃源村
歷史,傳說,

歷史

靈波廟即俗稱望春山廟,亦為張峋治湖時所建。相傳正殿大柱塑有巨龍,神采飛揚,沖天欲去,屢塑不成,故四根大柱只有三條巨龍。龍湫,其實就是個水潭,周長五六米,深尺許,相傳“間有神龍隱見,興雲作雨”。每遇大旱,附近百姓紛紛來此迎龍祈雨,很是靈驗。當然這只是傳說,姑妄聽之,倒是山上的“海市蜃樓”奇觀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時人稱之為“靈波蜃市”。
清代學者全祖望在《句余土音》寫道:“忽然白晝中,蜃樓驚老稚。城闕扦九天,人馬絕九地……望春與白鶴,雙峰爭瑰麗。俄而風雲消,依舊清莫蔽……”望春山的秀麗風光也吸引了文人雅士,在此隱居讀書做學問,其中有一位叫王該的大學問家,就是著名的四明“慶曆五先生”之一的“桃源先生”王說的弟弟。王該字蘊之,慶曆六年(1046)進士,初仕安福縣尉,終襄州鄧城縣令。他在擔任鄧城縣令時,每得一詩,就寫在樹葉上,很有個性。王安石任鄞令,和他交往十分友善,常以詩唱和,視為知己。

傳說

關於白鶴、望春兩山,還有兩個傳說,其一:相傳這兩座山是八仙過海時遺落的,當時鐵拐李挑著一擔黃土欲填東海,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黃土就倒在湖田上化作了白鶴、望春兩山。而那條扁擔也成了湖泊河。其二:清康熙年間,鄞西地區常有虎出沒,一天夜裡,廟祝夢見老虎向白鶴山神求食,白鶴山神未同意。老虎轉而向望春山神討食,望春山神卻答應了。白鶴山神大怒,認為其職責是保護自己轄下的弟子,怎么可以向老虎提供食物?於是兩神大戰在湖田上,望春山神戰敗。次日一早,人們在廟裡看見望春山神的帽子歪向一側,並在湖田間找到了丟失的一束帽纓。從此鄞西虎患消失。這些美麗的故事為白鶴、望春兩山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