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望夫塔始建於唐。北宋
慶曆年間(1041-1048年),碧溪郭氏在旗山建立“崇壽祠”,因石塔有礙風水而被拆,只留塔基。明清時亦幾建幾毀,現存望夫塔共五層直徑六米,出檐為八角形,每層均有門窗,可層層遠眺。
望夫塔的由來還有一段哀婉故事
相傳古時仙遊東區一帶是汪洋大海,高望山就在依北的海陲。山上住有幾十戶人家,其中有少婦周氏香娘賢惠無雙。丈夫林作良飄海經商,好幾年沒回家。她思夫心切,天天登山頂眺望海上帆船,盼丈夫早日回歸。後來覺得山不夠高,看得不夠遠,就天天搬石頭墊在腳底遠眺。日復一日年復年,石塊越壘越高,尤如一座石塔。一天,她終於看到丈夫特有標誌的帆船回來了,眼看那船就要到岸,卻又掉頭他駛。原來丈夫誤為不是家鄉:山上哪有石塔呢?香娘喜極生悲,頓時陷入絕望,便縱身跳海自盡。人們敬佩這位忠貞剛烈少婦,就在其日日望夫遺址上建起石塔紀念她。後來塔山和尚晉京貢茶,並上奏周氏香娘事跡。皇帝即派太監傳旨,賜石為相公,封香娘為塔山夫人,塔名為望夫塔。明貢士林允升曾賦詩云:“此塔曾傳為望夫,朝朝拾級自踟躕。懷人長共雲航渺,雨落空山淚滴珠。
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段冷趣幽思;
芳菲園圃看蝶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
塔山聳立在仙遊靜地,封頂於榜首之天。山巔有塔,共分八層,放眼塔頂可納八閩來風。名曰:“望夫塔”。當日暮夕下時,有心人時可見塔峰上晚娘翩翩舞起,恰似紅霞嫣紅。而歌舞如泣,卻引起一段傳說。關於美,更關於悽美
古時候,塔山只是一座島嶼,四面浪聲咆哮,鷗鵬時而低飛,舊事滄桑。島上住著一對恩愛夫妻,男的叫飛漁,女的叫落霞。依境適存,不外他們亦以捕魚為生。每當天方微微蒙,漁家便見早早身,下鍋、曬魚、補漁網……各事其忙,卻忙的不亦樂乎。退潮時,飛漁總是這個時間出航的,一天的快樂也莫過於妻子送他上船時的脈脈眼神。平潮時,落霞忙完事務總會依附在門欄邊守侯她的丈夫,直到飛漁捕魚歸來幫他卸下漁網繩好船泊,他們才去用餐。小日子雖然過的清苦,但他們依然互敬相親,鄰里鄉親都有好評。
血肉之軀且歸泡影,何論影外之影;
山河大地尚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
好景多不長,枝頭烏鴉唱悲傷。這天東方微亮,卻聚烏雲無數,海面鷗嘯浪白。下鍋時,落霞發現自家的米缸里的小米“顆粒在目”了,飛漁知道後打上一大包曬乾的魚打算去陸市賣了換小米。落霞勸阻:“天氣不好,忌出海。等好天了再去吧。”望著妻子逐漸消瘦的臉頰,疼惜滾燙著愛妻的心切。飛漁安慰了妻子幾句。想著等這次豐收的乾魚賣了好價錢,多買些小米和妻子喜歡一些東西還有那寥寥家用。帶著落霞的關愛與微笑,飛漁毅然起帆出航。
海風怒吼,濁浪滔天。時不時的眼跳讓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落霞的心頭。彷徨的預感仿佛讓她看見丈夫被惡浪吞噬的瞬間,除了不安和無助,落霞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苦等……
夜色深深,冰風撩人。在潮後濕透的岸邊,似乎可見淚水點點;眺望浩瀚的海面,望眼欲穿的這邊,瘦弱的人兒已是弱不禁風。這夜,懸掛的月色和牽掛的落霞整夜未眠,次日飛漁依然未歸。從此,這個善良的女人與苦命結緣,有思念在等待的日子因此而度日如年。
白天,落霞總要爬到島嶼最高的地方翹望,可在茫茫的汪洋浪間再沒有找到丈夫回首的笑臉和熟悉的船影。真是“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有人能聽見岸邊那沫穿過海浪的哭聲。半年過去了,一些好心的人開始物色人選勸落霞改嫁。而她哽咽了哽咽那快被風乾的喉嚨,才吃力而堅定的說:“我等他回來”!落霞盼夫心切,似乎忘記了身邊的歲月,哪怕是酷熱的夏日,哪怕是冰冷的嚴冬,還有這座曾經被她踏瘦的山島。為了可以看的更遠,每天她總要搬一塊石頭墊在腳下,年復一年,這些石頭一天比一天高,像似一座石塔。而落霞則一天比一天更憔悴,情若暗夜枯燈。
事業文章隨時銷毀,而塔上精神萬古不滅;
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落霞氣節千載如斯。
“茫茫世事難自料,清風明月冷看人”輾轉已是十八年。這一天,一艘華麗的大船停泊在落霞的視線,逐漸地可以看清站在船頭的一個富商,雖然距離還有點遠,但對銘記在骨子裡丈夫熟悉的身影和多年來銳練眼力,落霞知道他就是自己日夜牽掛的丈夫,淚水占滿眼眶,此刻她覺得自己渾身充滿無窮的力量,帶著沙啞的嗓音她用盡全力呼喊那個讓她多年來魂牽夢繞的名字:“飛漁”……
原來,多年前那場大浪打翻漁船,飛漁被附近一艘正在作業的貨船所救。到了國外後,飛漁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存了點錢在那做生意,後來成了富商。(因為從沒出過遠港,期間找過幾次都沒找到家鄉的島嶼。)水有源頭,樹有根。這些年飛漁同樣做著與妻子久別重縫的夢。
當船快駛抵塔島時,飛漁突然叫船隻轉彎,因為在他記憶中家園是沒有這樣一座塔的。一定又是弄錯地方了。他的船開往另一個方向,去尋找他的家,一個他永遠再無法找到的家。可這瞬間的銳變劃破她多少年堅守的夢想?船過波散,眼前的一切如晴天霹靂把落霞驚呆在石塔的凜冽風中。“他一定是看到塔才走的!”,“為什麼,為什麼不……”,“他走了,飛漁走了,永遠地走了。他這一輩子再也不會回來的,是嗎?”看著丈夫的帆影離自己越來越遠,落霞萬念俱冷。
她,輕輕的跳下這座自己親手堆壘的石塔。帶著愛,帶著無奈,帶著積累在心中比石塔要沉重多少倍卻永遠不能說出對白,她走了。她向大海證明了這絕不僅僅是只是一個傳說。
多少年過去了,如今的望夫崖下再見不到往日的海灣。而執著的故事依然被歲月流傳。
紅木家具
望夫塔紅木家具,1997年成立於“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仙遊。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深色名貴硬木家具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始終把對傳統繼承上的創新列為企業產品發展的首位,並以此來宏揚中國家具文化,推動企業的品牌化建設。
作為國家《深色名貴硬木》行業標準的主要參與單位和起草單位,望夫塔已獲得了100多項品牌認證和企業榮譽稱號。如:中國紅木家具十大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省名牌產品”;福建民營科技企業等。
望夫塔以“把現代的需求和審美完美地融入傳統文化精髓中”作為設計理念,講究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的相互結合,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更多地融入現代的審美和文化,科技元素和人本意識,從堅固耐用、人體感受、審美取向、文化情趣等多方面考慮人本身的需要,把家具做精、做細,做出與人的自然親近、美的和諧統一和文化的氣息蘊然,使紅木家具成為真正的精品和恆久的藝術。
產品與服務
望夫塔紅木家具分別定位於不同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產品設計造型獨特,注重工藝,做工精細,選材講究,以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深色名貴優質進口木材為主,用材全部經過烘乾處理。在產品設計理念方面,望夫塔更重視產品的創新,其倡導的新中式紅木家具主旋律就是“中而新”,“中”是傳承,“新”是變革、創新。望夫塔注重簡潔舒適,改變了以前中規中矩、方方正正,而採用了具有中國韻味的中國結、回形紋、祥雲、如意等雕刻。同時講究實用性和舒適性,別出心裁的將紅木家具系列化,以便滿足不同空間的搭配需要。在技術處理方面,望夫塔講究人體工學,更將現代軟體家具的概念引入其中,使古典韻味和現代實用相得益彰。迄今為止,望夫塔的專利申請已達50餘項,共有130多個名貴硬木家具品種和木質雕刻工藝品,可向國內外客商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
在硬體技術方面,望夫塔不僅是仙遊紅木現代乾燥示範企業,而且是仙遊產業集群技術升級的重點企業。擁有採用國內最先進由中科院系統研製的木材幹燥控制系統,還擁有採用四級微處理器(計算機)的現代智慧型化自控控制技術,及針對紅木的材性、全部由望夫塔自主研製並加工製造的
乾燥設備。使仙遊紅木產品在乾燥技術方面率先拿到了走向國內外市場的“通行證”。填補了國內紅木乾燥工藝領域的空白,徹底改變了紅木家具用材幹燥難的歷史,為促進紅木家具生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化底蘊
望夫塔一直堅持“和諧發展,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
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望夫塔建立了以績效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與之相應的績效管理體系,本著“共同努力,實現共贏”的經營理念,實現了企業利益和員工收益同步增長。堅持以績效為準繩,以標準為依據,以制度為保障,堅持科學的以德才為衡量標準的用人觀;以“成功培養下屬,就是成功提拔自己”為主要內容的育人觀;以及“能力定有發揮、努力必有收穫”的激勵理念,系統進行員工素質以及管理技能培訓,努力幫助員工提升工作績效和自身價值,更為員工提供了公平、廣闊的發展平台和空間。
發展歷程
2013年1月,望夫塔被評為“最受歡迎的中國紅木家具十大品牌”(連續三年)
2009年,望夫塔被評為“最受歡迎的中國紅木家具十大品牌”
2009年,望夫塔創中國首家“紅木家居文化體驗館”
2008年,望夫塔參與修訂《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
2005年,望夫塔參與修訂《深色名貴硬木家具》行業標準
2002年,作為新中式紅木家具的締造者,望夫塔開始致力於“新中式”的創作
1997年,望夫塔於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