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兜率寺

《望兜率寺》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反映出了詩人慾擺脫種種煩惱,願清心淨沐,尋求片刻解脫的複雜心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兜率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望兜率寺
樹密當山徑,江深隔寺門。
霏霏雲氣重,閃閃浪花翻。
不復知天大,空餘見佛尊②。
時應清盥罷③,隨喜給孤園④。

詞語注釋

①兜率寺:兜率乃佛家用語,“妙足、知足”之義,乃欲界六大中第四天。據侯圭《觀音寺記》:“梓州浮圖大小十二,慧義居其北,兜率當其南,牛頭據其西,觀音跑其東。”
②佛尊:佛有十大名號,第十為“佛世尊”,“世尊”又作泛稱之尊號。
③盥:以手承水沖洗。
④隨喜:佛家以隨人為善為隨喜,後遊覽佛寺亦稱隨喜。給孤園:佛家園林名,也稱祗樹給孤獨國或祗國,為佛說法地。《金剛經》:“一時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

作品譯文

嶺樹重重擋住了山路,江水深深阻隔了寺門。
穿過濃濃的雲霧,渡過翻騰的波瀾。
上天已不再威嚴,佛尊也畢竟成卒。
在這清靜的彼岸世界,我清心沐浴久久留連。

作品鑑賞

安史之亂後,杜甫窮困潦倒,客居四川,其間數歷佛寺,頗生學佛之想,欲以擺脫種種煩惱。該詩就是這種心境的反映。佛寺僧院,本就遠離塵俗,望之江深阻隔、樹密當徑。對一貫取入世態度的杜甫而言,走上學佛之路、跨進禪門,的確須有一番“雲重浪翻”的經歷。
但即使如此,杜甫對彼岸的嚮往仍如此強烈,只因在那方外“不復知天大,空餘見佛尊”。天地君親師,這是儒家的權威,也是杜甫“一飯不能忘”的煩惱種子。而在兜率寺所象徵的佛教境界裡,一切偶像被推翻,所有精神包袱不復存在,惟余佛尊,而佛尊在佛教禪宗中亦失去其偶像作用而被視為空。這是多么徹底的解脫,這是多么輕鬆自在的彼岸世界。杜甫願清心淨沐,神遊其間。這清靜之境,讓杜甫得到了片時的解脫和永久的嚮往。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初文人杜審言之孫,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早年遍讀群書並漫遊吳越、齊趙。747年(天寶五載)到長安,困頓近十年才被任為河西尉,旋改授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安史之亂爆發,杜甫流亡北地、漂泊江南
任左拾遺時,因上疏救房琯事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最後客死潭州孤舟之中。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現在存其詩歌約1500首,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