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橋位於方塔園內東南角,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石板橋之一。全長 7 米,寬 2.3 米,南北走向,跨松江古市河,是清代以前松江城裡南北幹道上一座重要的橋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望仙橋
- 別名:橋
望仙橋位於方塔園內東南角,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石板橋之一。全長 7 米,寬 2.3 米,南北走向,跨松江古市河,是清代以前松江城裡南北幹道上一座重要的橋樑。
望仙橋 望仙橋在武漢市新洲縣城西北,屬覺明鄉。古為驛道橋。相傳為董姓老人望添孫子出資所建。後有人騎馬過橋落水無恙、疑有仙人相助,便稱望仙橋。
望仙大隊以駐地望仙橋得名。地名來歷 因地理位置命名。歷史沿革 放初為望仙橋行政村,屬建北鄉。1958年屬直溪人民公社建北大隊,1959年屬建昌人民公社為望仙大隊,1985年建昌鄉人民政府又稱為望仙村委會。至2014年12月31號已消亡。
”在望仙橋上,看“九鯉朝天”勝境最妙。香山寺位於望仙橋腳,1981年由犀牛洞庵擴建而成,有太姥娘娘殿、大雄寶殿各一,殿宇巍峨壯觀。(九)九鯉朝天二首 九尾如生六六鱗,未甘東海作波臣。相呼潑剌岩群上,只待鳴雷化此身。注...
站在“望仙橋”向上看,瓊台頂上“神鷹”欲飛,仙人座上“軒轅黃帝”依祥雲、品瓊漿,似隱似現;向外看八仙諸峰、祥瑞仙氣,真有望仙意過“望仙橋”,緩步來到“悟真台”,百丈靈溪與蓮花溪如兩條銀龍在此交匯。峽谷峭壁間,水花噴濺,...
城門內大街,因中河上的望仙橋而得名,稱望仙橋直街(今望江門直街)。這條街稱得上是一條上香古道了,上八府的人來靈隱、天竺上香,都從七甲渡口下船,過觀音堂,沿老江堤(現在的秋濤路),經草橋,進城門。再走望仙橋直街,...
橋兩端有一些民居,這是一個自然村,村名就叫望仙橋村。在望仙橋村的西面不遠處,還有一個村子,名叫董溪村,據說村上並沒有姓董的人家,但卻是傳說中董永的故里。據說董溪村一帶原來還有董永墓、董永廟,但都因年代久遠,湮沒了。這...
園林以國家級文物宋代方塔(原名興聖教寺塔)為中心,四周錯落著古式建築群,有市級文物明代大型磚雕照壁,區級文物宋代望仙橋、明代蘭瑞堂(又名楠木廳)、清代天妃宮、清代陳化成祠堂,仿古長廊(內有董其昌懷素貼)、古塹道、何陋軒、塔影...
《效陰常侍一首》是明代詩人童冀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荊楚三年別,巫峽千里遙。彩鷁阻去棹,烏鵲望仙橋。山雲自含雨,江水不成潮。柳長誰共結,花殘復易飄。陽台空作望,暮暮還朝朝。作者簡介 童冀, 明浙江金華人,字中州。
6 望仙橋 清代 直溪鎮新河村委望仙橋村49號住宅北側 7 上塘廟 清末 經濟開發區河頭村委上塘廟(原河頭糧管所)8 清代寺廟 清代 指前鎮東浦村委東浦村151號住宅東5米 9 李德泉民居 清代 直溪鎮直里村委東直里62號住宅西約10米 10...
這八景是::“水簾亭”、“方廣洞”、“棲雲石”、“桐音亭”、“望仙橋”、“聚聖塔”、“七星石”、“五雷壇”。其中以“曲水流”最為著名,甚至成為東山風景區的代名詞。東山八景 “方廣洞”,位於紫雲岩北側,由天然五塊...
從此以後,這裡漫山遍野長滿了紅紅的桔子,他住過的村子從此被稱為“升仙村”,他母親站在那看她的那座橋被稱為“望仙橋”。民間傳說二 在民間伴隨它有一段古老傳說: 東漢王莽二年,城固縣的山口村有一位長者名叫唐公昉,既學道...
行都 《行都》是陳造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露冷河傾斗柄低,望仙橋外獨歸時。風流御柳娟娟靜,月度觚稜故故遲。幾處清歌留客醉,誰家長笛倚樓吹。太平喜樂朝仍暮,帝力何曾爾輩知。
《送杜德明歸豫章》是明代劉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送杜德明歸豫章 雲白江寒雪未消,歸人初發望仙橋。船頭凍酒驚浮蟻,劍底春衣憶解貂。湖雨暗沾徐稚榻,山雲長隔彩鸞簫。喜聞仲氏林居好,舊隱何時許見招。作者簡介 ...
”這首詞中的“萬柳池”在城西南,“燒丹灶”在缽池山,“招隱地”在河下,“等仙橋”就是在今天的駙馬巷內。這些都是明代淮安有名的名勝古蹟。“等仙橋,駙馬巷北,一作望仙橋”。(清同治《重修山陽縣誌》)相傳宋徽宗宣和年間,...
從城固縣城往北走十里,早先有一座橋叫望仙橋,再往前走二十里就到了升仙村。傳說從前升仙村有一個年輕媳婦,婚後不久死了丈夫,接著,公公癱瘓,婆婆又雙目失明了。為了照顧公公和婆婆,她起早摸黑地幹活,每晚紡線紡到雞叫才睡,不...
浙江老字號——三慎泰,始創於1912年,原址坐落於杭州望仙橋會館河下23號。三慎泰名出康熙《庭訓格言》,三慎意旨“誠而有信、不欺暗室”的“慎獨”、“一念之微、天理人慾”的“慎思”和“修身治性、謹以素日”的“慎行”。三慎泰以...
位於禹陵鄉望仙橋村西300米。刻於宛委山南坡高4米、寬8.8米的“飛來石”上。賀知章《龍瑞宮記》摩崖刻石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飛來石形狀突兀,其勢欲傾,苔漬斑斑,少有鋒棱。世傳此石從安息飛來,上有索痕三條,故有“飛來石”之...
杭州鼓樓灣東起望仙橋,西至鼓樓,南接中山南路,北對布市巷。因環繞鼓樓東側而得名。簡介 宋代稱懷信坊。民國時在鼓樓南側修路,南北來往車輛經由此處。2001年建中河高架路,此處拓寬為路。發展歷史 鼓樓始建於五代吳越,為吳越國王...
簡瀆河,俗稱瀆河,主體部分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境內。北起縣城南門與香草河相交接,南迄原鎮江市金壇望仙橋 。明景泰六年(1455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先後疏浚此河。民國23年(1934年)3~5月,丹陽、金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