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橋在武漢市新洲縣城西北,屬覺明鄉。古為驛道橋。相傳為董姓老人望添孫子出資所建。後有人騎馬過橋落水無恙、疑有仙人相助,便稱望仙橋。
望仙橋在武漢市新洲縣城西北,屬覺明鄉。古為驛道橋。相傳為董姓老人望添孫子出資所建。後有人騎馬過橋落水無恙、疑有仙人相助,便稱望仙橋。
望仙橋 望仙橋是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橋樑,入選江蘇第二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單。
望仙橋社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星沙街道,成立於2011年,面積1.38平方公里,東至東四線,西至星沙大道,南至望仙路,北至濱湖路。商業樓盤4個,企、事業單位2家,常住人口6168人,育齡婦女178人。社區工作人員11人。社區本著“以人為...
《望仙橋未登遂訪予鳧溪小墅》是明代詩人李汛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辟徑初成跡未通,茶煙深護小庵空。何緣天上青雲客,來顧林間白鶴翁。司馬東蒙文更雅,杜陵西蜀句偏工。長才類假江山助,遊興知君未易窮。作者簡介 ...
大石橋,又名望仙橋,位於濟寧市任城區金城鎮北關村,始建於明代。據民國十五年編修的《濟寧縣誌》記載:望仙橋,俗名大石橋,位於古城北門外。大運河濟寧段開通後,由於水源不足影響漕運,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引汶水、泗水通過洸河、...
”在望仙橋上,看“九鯉朝天”勝境最妙。香山寺位於望仙橋腳,1981年由犀牛洞庵擴建而成,有太姥娘娘殿、大雄寶殿各一,殿宇巍峨壯觀。(九)九鯉朝天二首 九尾如生六六鱗,未甘東海作波臣。相呼潑剌岩群上,只待鳴雷化此身。注...
望仙橋 位於方塔東南100米的小河上。據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的縣誌記載:“望仙橋在縣東南四百步”,足以證明此橋在南宋前已存在。望仙橋為平橋,橋面用浙江武康石築成,略呈弧形,其線條十分流暢。在橋墩上部的橫樑上有一排圓形榫眼,...
董永出生於董溪村,望仙橋就在董溪村的附近,槐蔭村邊一個小土丘成了上天台,七仙塘就是靠在一起的七個小池塘,槐蔭村眾多姓傅的都是傅員外家族的後代,槐蔭村還把附近的蓬橋村、萊村也帶進了故事,說七仙女是在那裡出現的。農民...
從城固縣城往北走十里,早先有一座橋叫望仙橋,再往前走二十里就到了升仙村。傳說從前升仙村有一個年輕媳婦,婚後不久死了丈夫,接著,公公癱瘓,婆婆又雙目失明了。為了照顧公公和婆婆,她起早摸黑地幹活,每晚紡線紡到雞叫才睡,不...
瓊台頂上“神鷹”欲飛,仙人座上“軒轅黃帝”依祥雲、品瓊漿,似隱似現;向外看八仙諸峰、祥瑞仙氣,真有望仙意過“望仙橋”,緩步來到“悟真台”,百丈靈溪與蓮花溪如兩條銀龍在此交匯。峽谷峭壁間,水花噴濺,激湍追逐,似高山...
城門內大街,因中河上的望仙橋而得名,稱望仙橋直街(今望江門直街)。這條街稱得上是一條上香古道了,上八府的人來靈隱、天竺上香,都從七甲渡口下船,過觀音堂,沿老江堤(現在的秋濤路),經草橋,進城門。再走望仙橋直街,...
望新鎮(Wangxin Zhen) 位於上海市嘉定區西部。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定望仙橋鄉,民國3年(1914年)改稱第三鄉,民國17年撤廢併入 西鄉,民國19年設定望仙橋鎮,民國27年稱第三鄉,民國35年復名望仙鄉,1957年撤銷併入外岡鄉,1961...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2006年12月8日入選鎮江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類名錄。歷史淵源 目前與董永傳說的相關遺蹟有:望仙橋、清乾隆三十七年十月立的《重修望仙橋記》石碑、延陵鎮董家村、司徒鎮董閣莊村。董永傳說是由漢代真實的孝...
《杭世俊喜博》是一篇記敘性文言文。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後無事,或攜錢數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原文 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後無事,或攜錢數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
張昌紹(Chang-Shaw Jang ,1906年9月25日-1967年12月20日),男,藥理學家,中國藥理學奠基人。出生於嘉定縣望仙橋鎮。1934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並留校任教;1937年赴英國倫敦大學學習,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益元參號現位於河坊街159——161號,創設於清朝鹹豐年間(1854年),原地址在河坊街附近望仙橋靴兒河下。益元參號以出售純野山參著名聞名於杭嘉湖一帶。1958年社會主義改造,百年老店在井亭橋關門歇業,2002年枯木逢春,老樹萌芽,益元參...
東堡鄉位於醴陵市區東北部,屬丘陵地貌。鄉人民政府駐地東堡村黃土坳,距市區8公里,醴瀏鐵路(窄軌)經過 東南部,320國道經過西部。境內有望仙橋水庫(中型),為醴陵市城市飲用水水源。該鄉地形略似三角形,地勢北高南低,總面積45...
清嘉慶十三年(1808),在望仙橋直街,開設葉德堂國藥號,是杭州自製丸、散、膏、丹,開設最早,規模最大,聞名浙、贛、閩、皖諸省的一家國藥店。民國25年遷清河坊新址,營業興盛,成為當時杭州藥業六大家之一。該堂進料嚴格,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