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郡是漢代的北方邊郡之一。雞鹿塞是朔方郡在阻山西部長城沿線的一處重要軍事據點,又曾是漢與匈奴和平交往的出入關塞,因此史籍上有多次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朔方雞鹿塞
- 設定於:西漢武帝時期
- 時間:公元前127年
- 出自:《詩經》
朔方郡,設定,轄地,遺址,發展過程,雞鹿塞,概況,位置,遺址,歷史,
朔方郡
設定
朔方郡。(元狩二年)武帝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自雲中出兵,西經高闕,再向西直到符離(今甘肅北部),收復了河套以甫原秦王朝的轄地(通稱“新秦中”),並在陰山以南的河容地帶設定了朔方郡和五原郡。第二年又派遣校尉蘇建率領十萬人興築陰山甫麓的長城,築朔方郡治及下屬縣城。朔方郡正位於漢王朝國都長安城的正北方,因此取中“城彼朔方”之意,命名為朔方郡。
轄地
管領有三封、朔方、修都,臨河、呼道、窳渾(窳音宇)、渠搜、沃野、廣牧、臨戎等十 縣。其中已查明朔方縣城址在今鄂托克旗西北部,沃野縣城址在今烏海市藍城子。
朔方郡轄地位於黃河河套的西北部,當時黃河流經臨戎縣城北,分為南北兩支,南河就是現在的河道,北河是當時的主流,約為今烏加河河道;朔方郡轄地正位於分出南北河道及河道東折部位。朔方郡治三封縣城;臨戎縣城及窳渾縣城正築於黃河分支的西邊和南邊。
遺址
朔方郡治三封縣城址,在今蹬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城址東北4公里為保爾陶勒益農場總部所在地,城址南面有一座藏傳佛教的廢墟,廟名麻彌圖,因此又稱為麻彌圖廟古城。這座古城的城垣,已基本上被風沙湮沒,在東西長約740米、南北寬約560米的範圍內,地表上散布有許多沒有被狂風颳走的磚、瓦和陶片,仔細觀察後可分辨出這是一座內外兩重城相套的城垣。外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現今只能找到北面和西面殘牆痕跡,各長約100米。內城也就是子城,位於外城的西北隅,長寬各約180米,南面有開設城門的豁口。這種築有子城的城垣,是西漢初年在北邊設郡縣時出現的一種新的城市形制。
發展過程
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顯橫向景帝提出守邊備塞的策略,認為過去朝廷每年派兵卒輪流守衛邊境,但這些兵卒不熟悉敵情;不如選派攜帶家眷前往墾殖的人員,修築起高大的城牆和深廣的壕塹,在城外和城牆上布置防禦工事,再在城內興築一座子城,城內長寬各約150步;在重要戰略地方和交通要道上建築的城郭,城內的居民不要少於一千戶。這項建議後來在武帝時得到了充分的套用。現今內蒙古境內所見的漢代城址中,有不少都築有子城,其規模不一定都像晁錯所建議的那么大,應是根據實際情況而設計興築的。三封城為郡治所在地,建築子城作郡守的官府,也是政治軍事上的需要。
臨戎縣城址即今蹬口縣補隆淖鄉河拐子古城,黃河主流原是流經臨戎縣城西,現今改道流經古城東北方。臨戎縣城以西的廣闊地帶,原是一片可灌溉種植的沃土,黃河洪水溢出,積成一個大湖,名叫屠申澤,又名窳澤,大湖西面設定有窳渾縣,城址即今蹬口縣沙金套海蘇木保爾浩特的古城。
朔方郡內多是黃河沖積地帶,是可灌溉墾殖的沃土,在公元前127年設定朔方郡時,就考慮到在這一地帶進行屯墾。所以公元前122年(元狩元年)將關東貧民遷徙到河套地區,元鼎年間(公元前116—111年)又在上郡、朔方、西河、及河西四郡(張掖、武威、酒泉、敦煌)設定管理屯墾官員,調發六十萬人前往屯田,其中有一部分是充實到朔方郡內的。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漢武帝出巡北邊,經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出長城北,至朔方郡,抵達黃河的北河一帶。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派遣拔胡將軍郭昌屯墾朔方,募集十萬人口徙居朔方。由守衛邊境的士卒屯田和內地移民實邊,既是保證新置郡縣有重兵駐守,以備隨時應戰,又是避免遠途運輸,就地解決軍需口糧。因此,朔方郡一帶出現了有史以來的大規模的農業墾殖。三封、臨戎、窳渾等地方,是黃河沖積地帶的大草原,漢代的墾殖活動開墾了這片一望無際的處女地。為了保證農業的好收成,還必須有人工的灌溉措施,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在朔方郡開鑿灌溉渠道,用工數萬人,歷時兩三年。由於流沙的侵襲,黃河河道的多次改變,原有灌溉渠道遺蹟現已很難查找到了。如今當地民眾仍有利用山泉澆灌農田的,。可知漢代也曾利用了這些山泉。漢代陰山上草木密茂,水土保持較好,估計當時山泉的流量應比現在大得多,引用山泉灌溉較大面積的農田也是可能的。
新莽以後,朗方郡開始進入衰退期。東漢時期,朔方郡治搬遷到了臨戎縣,撤消了窳渾等縣,境內農業人口大減。公元140年(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逃叛,殺死了朔方長史。隨後,南匈奴又引烏梅、羌胡商下,於是朔方郡治又被迫從臨戎遷到了五原郡。從.此,朔方郡及所屬縣城全部淪為廢墟。朔方郡從設定到廢棄,共經歷了約二百六十餘年。這一帶草原上出現了墾殖,經歷了短暫的繁榮之後,土地沙漠化的速度與日俱增,以至淪為現今的烏蘭布和大沙漠。
雞鹿塞
概況
朔方郡的西北部為陰山山脈,穿越陰山後即進入內蒙古高原。西漢時期,匈奴單于庭設定在朔方郡西北方的漠北地區。漢王朝派兵越過陰山襲擊匈奴,有經由定襄、雲中、五原、朔方等幾條進軍路線。而經由朔方郡出擊時,逾越陰山的主要通道就是雞鹿塞。
位置
漢王朝在陰山山脈的南麓,在一些山谷通道及其附近建築了;系列的障塞和烽隧,雞鹿塞是明山山脈西部的一處重要的軍事據點。高峻的明山,本來就是一條天然屏障,秦漢長城通過這一帶崇山峻岭時,只是在一些較為低矮的山嶺以及平坦的川地上築有長城,在陡峻的山巒上只是在嶺顛或山麓築有烽燧,以便 瞻望和傳遞信息;在山谷口外修築的小城,駐兵戍守,管領附近的烽隧。這些規模不大的小城,秦代稱為“戍”,漢代稱做“障”和“塞”都尉治所的小城面積較大些,才稱做“城”。
遺址
雞鹿塞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窳縣西北方的一座軍事小城,位於窳渾城西北約20公里,在哈隆乃山谷口外西側的冊地上,高出谷底約8米。小城全用石塊壘砌,用大石塊壘砌城牆外側,外表壘砌整齊,中間填充較小的石塊和砂子。城牆頂部厚約3米,基部厚5.3米,一般殘高?米左右;最高處為8米,因此非常堅固,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小城平面呈正方形,正南北向,每面長68.5米,南面城牆正中開設城門,寬約3米,並加築有方形瓮城,城牆的四角還築有外向突出的角台。進入城門後,見有一條緊貼南牆東半部內壁砌起的斜坡形蹬道。城內散布有少量的漢代陶片及殘瓦。從哈隆乃山口向北通行約為20公里,與東面分出的另一條名叫大壩溝的山谷相合,再向北行,即可翻越明山,進入高原地帶,是從河套地區通往漠北的一條比較捷近的通道。
歷史
公元前54年(西漢五鳳四年),匈奴呼韓邪單于歸附漢王朝,漢與匈奴間的戰爭狀態從此宣告結束。邊塞烽火熄滅,對於兩族統治者及廣大人民民眾都是有利的。
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正月呼韓邪單于朝漢,受到漢宣帝隆重熱烈的款待,賜給空綏、冠帶、衣裳、刀劍、弓矢、戟。安車、黃金、錦繡和絲絮等物。二月呼韓邪單于北歸。基於呼韓邪單于自己的請求,願留居漠南光祿塞,漢王朝遂派高昌侯董忠等率領軍隊護送出朔方郡的雞鹿塞,並留下軍隊護衛呼韓邪單于,協助其誅討不服從者。雞鹿塞這處邊境小城的名字,從此記載於史冊。呼韓邪單于留居光祿塞長達八年之久,至公元前43年始返回漠北的單于庭。
經過18年之後,公元前33年(競寧元年)呼韓邪單于又朝漢,受到漢元帝的隆重款待,並厚給賞賜。呼韓邪單于自願請求和親,元帝以王昭君賜予單于為閱氏,(匈奴語妻、妄之義,音煙支),匈奴與漢和親成為歷史上的佳話。當呼韓邪經由雞鹿塞出塞時,漢朝還贈送邊塞地方屯墾生產的糧食三萬四千斛之多,約合今100餘萬公斤,也可見當時朔方郡一帶屯墾生產的繁榮。呼韓邪單于歸附後,直至西漢末年的數十年間,北方邊郡是在平靜環境中渡過的。
西漢以後,匈奴再度倔起於蒙古高原。東漢和帝永平二年(公元90年);匈奴南單于要求與漢王朝聯合進攻北單于,大將軍竇憲派遣左谷蠡王師子(谷蠡音鹿黎)等率兵八千騎兵,經雞鹿塞進入漠北,中郎將耿譚遣兵保護,兩軍會合,夜襲北單于,北單于大敗。這又一次記載雞鹿塞是從陰山以南進入蒙古高原的一條捷近通道,曾在歷史上起過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