朏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ěi nǜ ,是指農曆月初時的月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朏朒
- 注音: ㄈㄟˇ ㄋㄩˋ
- 發音:fěi nǜ
- 釋義:農曆月初時的月相
1、農曆月初時的月相。《宋史·律曆志七》:“所謂古歷平朔之日,月或朝覿東方,夕見西方,則史官謂之朏朒。”
2、指月的盈虧。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空花誰開落,明月自朏朒。”
朏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ěi nǜ ,是指農曆月初時的月相。
朒農曆月初月亮出現 在東方如“~朓警闕,朏魄示沖。”中字義,或者 虧缺;不足的意思。...
朏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ěi nǜ ,是指農曆月初時的月相。...... 朏朒編輯 鎖定 朏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ěi nǜ ,是指農曆月初時的月相。...
舊曆月初月見於東方和月末月見於西方。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朒朓警闕,朏魄示沖。”唐 楊宏真 《月中桂樹賦》:“春冬無清浄之景,朒朓闕婆娑之狀。...
朏( fěi,又讀ku【四聲】) <書> 新月開始發光: 月朏星墮。①新月開始生明,亦用為陰曆每月初三日的代稱。《書·召誥》:”三月,惟丙午朏。“孔傳:”朏,...
朒朓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nǜ tiǎo,基本意思是舊曆月初月見於東方和月末月見於西方。...
朏魄,讀音為fěi pò,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新月的月光等。...... ·浙江》:“是故隨日而應月,依陰而附陽,盈於朔望,消於朏魄,虛於上下弦,息於輝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