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團旬刊

《服務團旬刊》1938年5月5日創刊於四川成都,旬刊,由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秘書室主編,自第14期起,改由戰區中國小教師服務團委員室主編。地址在重慶牛皮盪省立女子師範校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服務團旬刊
  • 創刊時間:1938年5月5日
  • 出版周期:旬刊
  • 出版地:四川
人員編制,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的撰稿人有方靖四、李蕾、史集成、王進愷、孫以琴、惜分、許汝恕等。

欄目方向

在欄目設定方面,有論壇、教育法令、本團訊息、參考資料、教育問題研究、教育調查及統計、團員園地等,欄目眾多,根據每期內容的實際情況,每期欄目有所增減。
該刊主要報導服務團的活動,反映團員的生活、工作等。他們把刊物稱為“導體”、“交通工具”、“留音機”、“攝影機”,“把我們的一切事業、動態一一記錄下來”。該服務團由從戰區流亡到後方的中國小教師組成,為後方推行戰時教育。“論壇”,主要對抗戰時期服務團的工作進行討論,代表文章有《非常時期應具非常服務精神》、《紀念今年教師節之重大意義》、《第二期抗戰中的基本工作》等。“教育法令”則刊登政府機構頒發的有關法令、訓令,比如《為達成長期抗戰之日的必須一致努力推行兵役制度案》、《中國國民黨抗戰建國綱領》、《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教材編輯組編輯計畫》等。“本團訊息”為本刊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據了大量的篇幅,主要刊載有服務團工作動態、人事變動、會議訊息、機構設定等方面的內容。“本團章則”欄目,刊登有服務團及附屬機構的部分規章制度,比如《本團圖書室借書規則》、《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派赴保育院育幼所主任幹事服務細則》、《保立國小辦事細則》等。“團員園地”一欄,則為團員發表感想以及文藝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園地,主要刊載詩歌和散文,還刊有部分戲劇。
該刊持續時間較長,保留了大量有關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的內容,為研究該組織在抗戰時期的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同時,也為了解抗戰時期我國教育發展狀況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文化傳統

《發刊詞》
政府在抗戰軍事百忙中,顧念到戰區流亡的教職員,辦理戰區中國小教師四川服務團。這一半是給教職員們以生活上的救濟,一半是給教職員們以獻身民族國家的機會。教職員們大都是有志之士,當然很樂意在這一個組織里充分表現自己的熱忱和能力,繼續負起啟發民智的新民責任。在這一個情況下,服務團的成績,必有可觀:必能將以往布滿在戰區地帶的光和熱,散布到四川來;將以往布滿在戰區地帶的花和果,移植到四川來,給四川省帶來一個錦上添花,給國家民族增加若干抗戰和建國的力量。無疑的,我教職員們誰都有這一個信念,誰都有這一個志願,誰都有這一個興趣,誰都會有這一個表現和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