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瓜石斛,中藥名。為蘭科植物流蘇金石斛Flickingeria fimbriata (Bl.)Hawkes的全草。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潤肺止咳之功效。常用於咳嗽,哮喘,肺結核,胸膜炎,津傷口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有瓜石斛
- 別稱:帶爪石斛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微子目
- 科:蘭科
- 屬:金石斛屬
- 種:流蘇金石斛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6-12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潤肺止咳。
主治
咳嗽,哮喘,肺結核,胸膜炎,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蒸後曬乾。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粗5-7毫米,具長7-8毫米的節間,每6-7個節間發出1個莖。莖斜出或下垂,多分枝;第一級分枝之下的莖長6-9厘米,具3-4個節間。假鱗莖金黃色,扁紡錘形,長3.5-6.5厘米,粗1-2.3厘米,具1個節間,頂生1枚葉。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3-5厘米,先端稍鈍並且微凹,基部稍收狹,具很短的柄。花序出自於葉腋,無明顯的柄,基部被覆數枚鱗片狀的鞘,通常具1-3朵花;花梗和子房長約5毫米;花質地薄,萼片和花瓣奶黃色帶淡褐色或紫紅色斑點,上部多少外反;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9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漸尖,具5條脈;側萼片斜卵狀披針形,與中萼片近等長,先端漸尖,具5條脈,基部歪斜而較寬;萼囊與子房交成銳角,狹圓錐形,長約7毫米;花瓣披針形,長9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近銳尖,具3條脈;唇瓣長1.5厘米,基部收狹為楔形,3裂;側裂片白色,內面密布紫紅色斑點,直立,半倒卵狀,全緣;中裂片擴展呈扇形,長約8毫米,寬7-8毫米,先端近平截,兩側邊緣皺波狀或褶皺狀;唇盤具2-3條黃白色的褶脊,從唇瓣基部延伸至先端,在側裂片(後唇)之間的褶脊平直,而在中裂片上的呈雞冠狀;蕊柱粗短,長約4毫米,具長約7毫米的蕊柱足。花期4-6月。
生長環境
附生於林下石上或樹上。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根莖長,下側生有多數鬚根。莖呈圓柱形,光滑或具縱溝紋,表面金黃色,節明顯,多分枝,每一分枝頂端有1膨大的扁紡錘形假鱗莖(俗稱“瓜”),長3-4cm,直徑0.3-1cm,具深縱紋。質柔易斷,斷面纖維性。假鱗莖頂有1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20cm,寬2-5cm,先端鈍尖,無柄或基部收窄成短柄。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用於肺癆咳嗽、肺結核、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