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脈醉魚草,別名:有梗醉魚草,拉丁文名Buddleja limitanea W. W. Smith. 馬錢科、醉魚草屬灌木,枝條圓柱形;幼枝、葉片上面、葉柄和花序均被星狀柔毛,後變無毛。葉對生,葉片膜質至薄紙質,總狀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花萼鐘狀,兩面無毛,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常有宿存花柱。花期6-8月,果期8-10月。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中文名:扁脈醉魚草別名:有梗醉魚草拉丁學名:Buddleja limitanea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捩花目亞目:龍膽亞目 科:馬錢科亞科:醉魚草亞科族:醉魚草族 屬:醉魚草屬亞屬:醉魚草亞屬 組:醉魚草組系:直花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植株:灌木,高1-3米。枝條圓柱形;幼枝、葉片上面、葉柄和花序均被星狀柔毛,後變無毛。葉:葉對生,葉片膜質至薄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倒披針形,長6-14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深綠色,下辯探勸面綠白色,密被星狀短絨毛;側脈每邊8-12條,兩面均扁平;葉柄長6-15毫米。花:總狀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長5-10厘米,寬2-4厘米;花梗長2-3毫米;花萼鐘狀,長3-5毫米,兩面無毛,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長約1厘米,花冠蘭辨店厚管圓筒狀,長約8毫米,直徑3-3.5毫米,外面無毛,內面被星狀長柔毛,花冠裂片近圓形,長和寬約3毫米,外面初時被星狀毛,後變無毛,內面無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花絲極短,花葯卵形,長約2毫米;子房卵形,長約2-3毫米,無毛,花柱長約2毫米,柱頭棍棒狀,長約1毫米。果: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厘米悼市臭,直徑約5毫米,頂端常有宿存花柱。花果期:花期6-8月拒厚地,果期8-10月。生長環境生長於海拔1 800-3 600米的山坡或河旁灌木叢中或林緣。分布範圍產廈元幾樂於雲南的瑞麗、福貢、大理、永平、廬水影項趨、片馬和西藏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瑞麗怒江邊。本種提示本種相似滇川醉魚草Buddleja forrestii Diels,惟本種枝條圓柱形,側脈兩面扁平,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無毛,也無鱗片,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而滇川醉魚草的枝條四棱形,棱上具翅,側脈下面凸起,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被星狀疏柔毛,也有鱗片,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喉部等不同。訂訂扁脈醉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