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清·中秋月夜

《月華清·中秋月夜》是清代詞人鄧廷楨創作的一首。此詞上片從珠海海面上千島羅列、海船林立的廣闊景象寫到空中明月的朗照無際,再到所處之地形勢的高險,充分反映出戰地賞月的雄壯氣氛,和初經勝利後的昂揚意態;下片由月華之燦爛,生髮想像,說定是上帝怕下界迷於海市蜃樓,特令打開天門,讓月大放光明;詞人慾留住這月,想大喝一聲使之停下,又怕畫角的鳴聲驚醒了海底的蛟龍,掀起大海的不寧。全詞境界開闊,意象雄奇,筆力蒼勁,氣魄宏大,使月之嬋娟之美成了英雄本色的陪襯,別有情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月華清·中秋月夜
  • 作者:鄧廷楨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雙硯齋詩鈔》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釋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月華清
中秋月夜,偕少穆、滋圃登沙角炮台絕頂晾樓。西風泠然,玉輪湧上,海天一色,極其大觀,輒成此解。
島列千螺,舟橫萬鷁,碧天朗照無際。不到珠瀛,那識玉盤如此。劃秋濤,長劍催寒;倚峭壁,短簫吹醉。前事,似元規嘯詠,那時情思。
卻料通明殿里,怕下界雲迷,蜃樓成市。訴與瑤閶,今夕月華煙細。泛深杯,待喝蟾停,鳴畫角,恐驚蛟睡。秋霽,記三人對影,不曾千里。

注釋釋文

詞句注釋

1.月華清:詞牌名,雙調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
2.少穆:林則徐字,詳前林則徐小傳。滋圃:關天培(1780—1841)號。天培字仲因,江蘇山陽(今淮安縣)人,時為廣東水師提督,林則徐禁菸的得力助手。晾樓:望樓。
3.島列千螺:意謂群島羅列,就像是眾多的螺髻。螺,一種殼硬又有旋線的軟體動物。螺髫、螺黛亦稱螺。
4.鶿(cí):一種能高飛的水鳥,形似鷹而大,羽色蒼白。此處指一種船頭上畫有鷁鳥圖的船。
5.珠瀛(yíng):即珠海。珠江別稱珠海,以江中產海珠石而得名。廣州在珠江下游。
6.玉盤: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7.“元規”二句:《世說新語·容止》載:“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履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云:‘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元規,乃庾亮之字。
8.通明殿:王欽若《翊聖保德真君傳》載:“建隆之初,風翔周至民張守真朝禮玉皇大殿,觀其額曰通明殿,不曉其旨。真君曰:“上帝在無上天,為諸天之尊,常升金殿,殿之光明,照於帝身;身之光明,照於金殿,光明通徹,無所不照,故曰通明殿。”此處指道光帝所居之清宮。
9.蜃(shèn)樓成市:“《史記·天官書》載:“海旁蜃氣象樓台。”古時以海中出現的海市幻景為蜃氣。此指英艦。
10.瑤閽(hūn):天上玉京的城門。玉京,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11.月華:《月令廣義》載:“月之有華,常出於中秋,或十三至十八夜。月華之狀,如錦雲捧珠,五色鮮熒,磊落匝月如刺錦。”
12.“待喝”句:李賀《秦王飲酒》詩云:“酒酣喝月使倒行。”蟾,蟾蜍,相傳月中有蟾蜍,因以代月。
13.三人對影:李白《月下獨酌》詩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處指鄧與林、關三人。
14.千里:謝莊《月賦》云:“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張銑注曰:“千里,蓋言君子遠也。”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八月十五日夜,鄧廷楨偕林則徐來到沙角炮台,寒風蕭瑟,明月高照,海天一色,景象實在壯觀,因此作了這首詩。
千島羅列如螺,萬舟橫陳如鷁,碧天無垠,明月高照,一派曠遠遼闊的景象。不到珠海,又怎能見到這碧天如洗,明月如盤的美景。一方面豪情滿懷,要用寒光閃閃的長劍劃破滾滾海濤;另一方面又沉醉於峭壁短簫的聲聲嗚咽。又想到晉代征西將軍庾亮也曾登武昌南樓據胡床賞月嘯詠的史事,不過,這是那時的情思。
料想是天上通明殿的玉皇大帝關照了天門,要使今夜月亮特別明亮,因為怕人間雲霧迷濛,可能會被敵人利用來進犯。如今已經月明煙薄了。用深杯喝酒,酒沒有醉。不願吹響畫角,恐怕驚醒沉睡的蛟龍。在晴朗的中秋之夜,三人同在一處賞月,而不象當年蘇軾和他的弟弟子由那樣“千里共嬋娟”。

創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林則徐、鄧廷楨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鼎力協作,完成了虎門銷煙之大舉,又擊退英軍多次挑釁,舉國上下為之歡呼慶祝。是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他們三人偕同登上沙角炮台絕頂晾樓,縱覽南國中秋月夜無限風光,心曠神怡,豪情滿懷,便吟成《月華清》詞。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詞不僅是一首愛國詩篇,也是一份重要歷史文獻,它不僅是一首愛國詩篇,也是一份重要歷史文獻,彌足珍貴,因為這場戰爭的三位主角都到場了:主帥林則徐、副帥鄧廷楨、前鋒關天培。少穆是林則徐的字,滋圃是關天培的字。鄧廷楨記述了他們的慷慨聚會,抒發了共同的抗擊侵掠,消除鴉片之禍的堅強決心、必勝的信心和一片含蓄內斂的豪情。
“島列千螺,舟橫萬鶿,碧天朗照無際”。形象地描繪了虎口形勢景物,島嶼羅列,舟船密布。千螺、萬鶿都是慣用典故。以女人美麗的螺髻比喻島嶼,以船首畫的鶿鳥形象代指船隻。在中秋朗月映照之下,更顯得碧空澄澈如洗。“不到珠瀛,那識玉盤如此”。珠瀛,即珠海。玉盤指月亮。表面是讚頌海上月光,其實更是讚美那嚴陣以待的海防布局。“劃秋濤,長劍催寒;倚峭壁,短簫吹醉”。鄧廷楨沒有正面描述海防陣勢,而是用比較空靈、象徵的詞語表達了從容鎮靜的風度,含蓄地表達了必勝信心和戰鬥決心。以長劍在秋天的浪濤前揮舞,舞動寒意。倚著刀削般陡峻的峭壁聽軍樂伴奏。軍中樂器一般都短小方便,短簫代指軍樂,吹醉,即軍樂伴奏助我酒興。“劃秋濤”、“倚削壁”對句,寫豪情,寫氣概,寫抱負,寫季節,寫虎門形勢之險要與軍容氣氛。“前事,似元規嘯詠,那時情思”。上片結束在一個貼切有趣的典故上。三人的聚會,讓鄧廷楨想起了東晉大將庾亮的一段故事。據《世說新語》記載,庾亮在武昌時,部下王胡之、殷浩等在一個月明氣爽之夜,聚會唱詠,忽然聽到走廊里傳來急切的木屐聲,大家說,必定是庾大將軍到了。正說著,庾亮帶領十來個人就來到了現場。眾人正欲躲避,庾亮說:“都別走,老夫今天情緒不錯。”就坐在交椅上高唱吟詠起來。庾亮鎮守武昌,遙制東晉王朝,北抗石虎,有恢復中原之意,惜未成功。子規是庾亮的字,鄧廷楨用了元規二字代指庾亮,可能含有一份敬意吧。鄧廷楨在這個時刻,想起庾亮那時的風範,含蓄而得體地表達了一份抗敵的決心和從容鎮定吟酒賦詩的豪情。
下片一上來就由眼前壯麗的景色想到北京的朝廷,一番心憂天下、忠貞報國的慷慨情懷溢於言表。“卻料通明殿里,怕下界雲迷,蜃樓成市”。擔心朝廷正在為鴉片煙的毒雲邪霧憂慮,怕那海國搞的鴉片市場肆虐。巧妙地用了“海市蜃樓”這個成語。“訴與瑤閭,今夕月華煙細”。表面上是說,告訴仙界宮門說,這裡風光很好,月華澄澈,雲煙輕細,實際是對朝廷說,這裡戒備森嚴,可保無虞。“泛深杯,待喝蟾停。鳴畫角,恐驚蛟睡”。這兩個對仗句也是用象徵手法表達了一份枕戈待旦警惕敵情的決心。表面上說,要飲一大杯酒,喝令明月停下來,永駐天宇,照亮我們的海防前線,還是不要吹奏畫角,以免驚動那蛟龍的沉夢,也就是不要驚動陳兵外海的敵兵,以便一網打盡。
結尾處,回到三人聚會的話題,照應十分圓滿而自然。運用李白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佳句,說是“我們”三人對著自己的影子了,但“我們”幾位知音就在一塊, 不曾有東坡那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淒涼和相思,“我們”的心是跳在一起的啊。鄧廷楨關於這次不朽聚會的詞作,完全在林則徐的日記里得到印證:“即赴鄧制軍處,留飯。午後同舟赴沙角,在關提軍舟中查點……攜酒肴邀關提軍、黃鎮軍同赴沙角炮台上小飲,月出後同登山頂望樓上,玩賞片時,仍與制軍乘潮而返。”

名家點評

清·宋翔鳳《雙硯齋詞鈔序》:(其詞)雖所存無多,而所託甚遠。
清·譚獻《復堂日記》:(其)忠誡悱惻,咄喈乎騷人,排徊乎變雅,將軍白髮之章,門掩黃昏之句,後有論世知人者,當以為歐(陽修)、范(仲淹)之亞也。

作者簡介

鄧廷楨(1776—1846),字蠕筠,江寧人。嘉慶六年(180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官至兩廣總督。道光十九年(1839)和林則徐共同整頓海防,查禁鴉片。次年1月調任閩浙總督,7月率軍擊退進犯廈門的英國艦隊。10月受誣害,與林則徐同被革職,充軍伊犁。道光二十三年(1843)被起用為甘肅布政使,後又升任陝西巡撫。是抗擊英國侵略者的英雄,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林則徐的堅強戰友。是清代詩人、詞人,著有《雙硯齋詩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