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莊村(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關街道下轄村)

月莊村(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關街道下轄村)

月莊村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關街道,位於臨朐縣城西1.5公里處,東接西張家莊,西界郭家莊,北與倪家莊為鄰,南與平安莊、西郡村相望。全村510戶,1730人,其中在籍戶數452戶,1521人。耕地面積11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莊村
  •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關街道
  • 在籍戶數:452戶
  • 耕地面積:1100畝。
得名由來,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所獲榮譽,歷史名人,

得名由來

建國前為3個自然村,即小月莊、月莊、程家莊,建國後成為一個村。村西有一條南北向天然排水溝,北始高垣牆村西,南止平安莊東。另有一條東西向天然排水溝,西發于衡里爐村,經郭家莊北、程家莊南,與南北走向排水溝交匯,交匯處形成水灣,狀如“二龍戲珠”。灣南側以石為橋,俗稱“橋灣”,即現越溝街中段與四通街銜接處。灣北,村民跨溝而居,故名越溝莊;又因縣城西去青州王墳必越此溝,又名逾溝莊,後漸稱為月莊。

歷史沿革

據村民李紹亭所存家譜記載,其先祖李增,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遷居越溝莊之陽 ,時已有越溝莊,據此推斷,立村年代當在明中期。據傳,最早為劉氏自河北棗強徙此立村,其他姓氏先後遷入。至建國初,計有李、張、程、孫、高、劉、宮、胡、趙、王、郭、尹、鐘13姓,後有楊﹑曹﹑呂﹑葉﹑徐﹑許﹑傅﹑侯﹑聶﹑辛﹑滕﹑陳﹑宋﹑葛﹑譚﹑雋﹑杜﹑馮等姓陸續遷入。
明清兩代至民國初,屬臨朐縣禮讓鄉平安社;1930年屬第一區平安鄉;1945年9月屬臨朐城區平安鄉;1952年屬第一區西郡鄉;1954年屬紙坊區西郡鄉;1956年屬紙坊區東平鄉;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西郡生產 大隊;1984年屬臨朐鎮;2007年屬城關街道。

經濟發展

建國前,農作物主要種植穀子、高粱、玉米、小麥,經濟收入主要靠養蠶、種植黃煙。李洪儒、張恩謙等7戶村民,先後建起菸葉切絲作坊,購置切絲機13台,初為手搖切絲機,後改為畜力牽引切絲機,菸絲銷往博山一帶。李嘉乾建巢絲作坊一處,首創月莊巢絲業。
1960年至1970年,農作物增加地瓜。
1970年至1980年,地瓜面積逐年減少,而代之以桑蠶。地頭、路邊、渠旁,無地不桑,專用桑園、專用蠶室隨處可見。同時改過去單一春季養蠶為春、夏、秋3季養蠶,並向外地派出養蠶技術員傳授技術。
1977年,原西郡大隊蠶繭產量突破2萬公斤,縣委獎給25馬力“泰山牌”拖拉機1台。
1983年後,分田到戶,桑隨地走,難成規模,加之繭價大跌,村民刨桑種糧,桑樹逐漸絕跡。農作物品種單調,只有小麥和玉米。村民農作之餘,外出務工經商。
1991年,從壽光引進大棚菜生產技術,種植大棚黃瓜30畝,打破單一種糧格局。
1992年,與北方果樹苗木繁育場聯營,建育苗基地50畝,同年栽植大櫻桃17畝,到2002年,全村99%的耕地栽植大櫻桃。
1998年,胡長太、李立軍、李安興﹑李幫海﹑程克瑞﹑王法安﹑張慶祿﹑張成剛﹑張成臻﹑譚音剛10戶村民,試驗在大棚內種植櫻桃,戶建1畝大棚,因無經驗和技術,僅3戶有收,其它幾近絕產。他們不斷總結汲取經驗教訓,繼續進行試驗,大棚櫻桃生產終於獲得成功,櫻桃均價50元左右。其他村民紛紛效仿,全村發展到600多畝,畝均產值3萬元,並很快輻射到周邊十幾個村莊及全縣各地,栽植面積達幾萬畝。採收季節,全國各地客商雲集,櫻桃銷售北至哈爾濱,南到廣州﹑深圳,達20多個省市。
2008年,利用村北荒溝,墊土2萬立方,投資50萬元,建起2200平方米鋼架結構櫻桃交易市場,改善了交易環境,規範了交易行為,引來了更多客戶,保障和促進了櫻桃生產的發展。
1996年,原國務委員陳俊生及省委領導來此視察,濰坊市委原書記齊乃貴﹑曹學成等多次前來指導工作,全國各地幹部民眾紛紛來此參觀學習。
2002年5月,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所長王家喜教授來月莊考察,對這裡的大櫻桃生產曾有“國內領先,省內一流”之評。

基礎設施

1952年3月,冶源老龍灣乾渠引水工程(後稱海子河)竣工,渠水經李家莊、下石埠村進入月莊村南,東入西張家莊。1987年,乾渠進行沙石砌築。
1964年,縣城至王墳道路張家莊到衡里爐村一段,進行截彎取直拓寬。2004年,對該路進行瀝青硬化,村民捐款5萬元,不足部分政府補助,完成月莊段硬化工程1500米。2005年,高垣牆村至盧家莊道路進行水泥硬化,月莊段硬化400米。2007年,海子河乾渠生產路進行水泥硬化,月莊段硬化500多米。
1962年,冶源水庫西乾渠建成放水,月莊耕地全部成為水澆田,糧食產量成倍提高。
1936年,村民孫洪儒在縣城創辦臨朐縣第一家電燈公司,安裝1台5千瓦發電機,供國民黨臨朐縣黨部﹑縣政府等主要部門照明。此為臨朐電力工業之始,後因發生觸電事故停辦。
1968年高壓電入村,西郡大隊設50千瓦變壓器1台,始用於農機作業,後逐步用於照明。
1988年秋後開始,進行新村規劃建設,設定兩種戶型,即18米×16米和15米×16米。每隔90米設一南北街,門前小巷4米寬,每排房高度一致。1993年,新村格局基本形成,有南北大街7條,自東向西依次為永聖街、文化街、北匯街、太和街、越溝街、西平街、永昌街;東西大街3條,由南向北依次為向陽街、四通街、長春街。共建房540戶,占地400畝,99%以上村民住上新房。村內原排水溝全部填平。

文化教育

月莊村辦學始於各家族私塾,據縣誌記載,曾出文舉、武舉各1人,庠生3人。後廢科舉,興新學,私塾停辦。再後戰亂頻仍,辦學幾度興廢。1930年,在村民李紹宗宅院,辦起最早村國小,由村民李學典任管理員,河東王家樓王法正、紙坊白魁武、廟頭村(青州王墳鎮)傅士修和本村張炤禎﹑孫洪恩先後任教,1937年秋,因時局動盪停辦。1938年秋,在李學典主持下恢復國小,設4個年級,課本有《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孟子》等。1939年春,程家莊亦辦起國小,程士湘任教,程士山任管理員,課程設有算術、自然、地理等,因學習內容新穎,月莊學生也來上學,分4個年級 ,有學生30多人。這兩處學校均在1945年停辦,1949年春恢復。1952年,在西郡鄉鄉長李紹宗主持下,村東土地廟改建為月莊國小,有教室9間,辦公室1間。1992年,由退休教師李紹亭、李金聲、張在傑等組成國小遷建小組,以自願捐助的形式,募得資金5萬元,完成國小遷建,從此告別40多年的土坯房,住上磚瓦房。其中李玉召、李玉昌各捐助2500元,宮殿貴捐助2000元,捐助100元以上者碑文以記。1973年,在月莊國小北,由周圍幾村建成月莊聯辦中學,既現西苑中學。
1995年,建文化大院,有辦公室11間,庫房3間,其它用房3間。

醫療衛生

1968年,實行“合作醫療”,西郡生產大隊設1處衛生室,有醫務人員4人。劃出土地2畝,種植中草藥,自產自用。1983年,因分田到戶,衛生室亦由劉長貴自己經營,合作醫療廢止。2006年,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村95%以上人口參合,設衛生室兩處,劉長貴1處﹑張國新1處,有醫務人員4人。

所獲榮譽

1996年,被山東省建設委員會、山東省人事廳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2006年,被濰坊市林業局授予“經濟林標準化生產示範村”;2008年,被山東省旅遊局批准為農業旅遊示範點。

歷史名人

據《臨朐縣誌》記載,村有幾位傑出歷史人物。
李廷瓚,字懷瑜,乾隆五十九年(1795)已卯科武舉,為人至謙,樂善好施,雖武人,然有儒者風,晚年尤甚。乾隆五十一年春大飢,人相食,乃出粟賑鄰里,又大興工役,以酬役之名,行周濟之實。現李紹亭、李遵道家族是其後。
李景綱,字少伯,光緒已酉(1885)科文舉,才思聰敏,文采瞻麗,頗受縣令姚延福賞識,光緒七年姚修縣誌,聘景綱協修,志稿多出其手。後屢赴春闈不第,教授恩縣。在邑多為人作碑誌序文。所著《閉門種菜賦》、《大硯山懷古賦》,為邑人傳誦。現李安聖、李安寧家族是其後。
程文升,字允軒,少年聰穎,奮讀不懈,歲試皆列前茅。光緒二十七年中庠生。後科舉停,新學興,遂考入山東省立師範學堂完全科。畢業後,歷充安丘、黃縣高等國小教員,及山東省立第十中學﹑第六中學﹑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員,教授生徒數千人。其長子靄堂,次子次宏,皆學業有成。後人現居北京。
程文蔚,字萃亭,7歲就學家塾,光緒二十七年應試中庠生。李景綱閱其課草,稱為大器。涉獵群書,思想激進。光緒二十九年,棄舉子業,考入山東省立師範學堂,與博山蔣希凡、臨淄賈若琨友善,組織反清,後事發,蔣逃日本,賈被捕,文蔚倖免。1915年,在縣城組織反袁稱帝,被袁部破城,以身殉之。今程克新﹑程振東家族是其後。
程靄堂,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本科畢業,1930年任臨朐縣師範講習所所長,名重一時。1942年因日寇襲擊,講習所停辦。後遷居濟南,繼續執教。
孫洪祥,字刃千,1939年任中共月莊村支部書記,1942年被日特逮捕,在益都犧牲。
張炤禎,1930年即在月莊任教,教齡達40多年,月莊村50歲以上村民多蒙其教誨。退職後享受離休待遇。
建國後人才輩出。
高太友,1965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同年參軍,供職於濟南軍區總醫院,為全軍心腦血管著名專家,副軍級高級主任醫師。2000年,參加全軍醫療工作會議,受到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為人謙和,鄉親有求,熱情相助,有口皆碑。
張在金,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畢業,供職於青島海軍401醫院,副師級專業技術幹部,博士學位,腦外科高級主任醫師,醫術精湛,正直爽快,對求醫者,必跟蹤隨訪,為人稱道。
程振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自幼熱愛書畫,師從名家,專攻山水,作品多次在國外展出並獲獎,曾去美國、日本進行訪問和交流。先後為外交部、中國駐蒙古和美國大使館、毛主席紀念堂等處作巨幅山水畫。巨幅山水《錦繡中華》、《江山萬里圖》由江澤民題字贈送香港、澳門特區政府。
李金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畫師。畢業於淄博師專美術系,後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在臨朐縣第六中學從事美術教育。尤擅花卉,曾應邀出席在合肥召開的第四屆海峽兩岸藝術交流會。獲3次全國書畫大賽金獎,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台中市舉辦個人畫展。
張銘宗,自幼勤奮好學,刻苦上進。199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山東大學化工系任教。2000年去加拿大阿爾波塔大學讀博士,2004年做博士後1年,在加拿大埃德蒙頓工作。
建國前全村考出專科以上學生10人,建國後取得研究生以上學歷者20人,現有在讀大學生30人。
月莊發生過一些重要事件和重大變革。
1929年5月,方山土匪搶劫程家莊,殺害1人,擄去3人。6月下旬,國民革命軍46師劉玉林團圍攻方山,匪首王玉勝逃跑,被擄3人救回。
1947年1月,國民黨在月莊策動民兵叛亂。13日下午,有人向區武裝部謊報月莊有人報名參軍,武裝部副部長周志立、李秉坡信以為真,隨即趕去月莊,當夜敵特闖入周、李住處,將二人捕去,在昌樂殺害。
1948年4月,華東軍區廣播電台(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前身)遷來程家莊,8月20日進村安裝,9月12日定時播音。16日濟南戰役打響,電台參與戰役的通訊報導。華東軍區司令員張鼎丞和政治部主任舒同等領導人,曾先後來電台視察。1949年2月電台遷往濟南。
1949年7月,中共臨朐縣委機關由宋莊遷來月莊,同月,由中共魯中南區三地委改屬昌濰地委領導,9月,由月莊遷臨朐縣城。時武傑為縣委書記,巨佩芝任縣長。
1999年,因果園承包等諸事糾紛,發生群體上訪事件。
2006年前,全村年交農業稅3.8萬元。2006年免除農業稅,政府按糧食種植面積補貼農戶每畝14元,後補貼額逐年提高,並增加良種、農機、化肥和家電補貼。
文化街東,張氏家族有古槐3棵,徑米許,樹齡500年以上。1965年被伐兩棵。
建國前村負責人變化頻仍,難以詳考。建國後第一任負責人李洪勝。後黨支部負責人為(包括原西郡大隊):高同興(1954——1982)、李保慶(1982——1983)、高太明(1985——1986)、趙立明(1986——1987)、張春芳(1987——1991)、李安興(1991——1999)、李玉虎(2000——至今)。
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為:孫國卿、孫國璽、張春芳、劉全禮、高太明(1982——1986)、趙立明(1987——1989)、李安興(1989——1991)、宮殿華(1991——1999)、張明軍(1999——20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