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
月球探測器軌道運動按近似分析方法分為兩個階段:
一個是以地球引力為主的階段;另一個是以月球引力為主的階段。兩者以月球相對於地球的作用球半徑為 6.6萬公里的球面為分界。當太空飛行器與月球的距離大於 6.6萬公里時,認為太空飛行器受到的力主要是地球引力,並近似地認為太空飛行器相對地球的軌道是克卜勒軌道。當太空飛行器進入月球作用球時,認為太空飛行器是相對於月球運動。如果將進入月球作用球的速度換算成相對月球的速度,這個速度往往超過月球的脫離速度,因而太空飛行器相對月球的軌道是雙曲線。兩個階段軌道連線起來就是月球探測器的軌道。這種近似方法稱為雙二體問題。如果兩個階段的軌道都用太空飛行器軌道攝動的方法解出,可以得到比較精確的軌道。月球探測器軌道依順序可以分為停泊軌道和過渡軌道,過渡軌道一直延伸到月球附近。此後,不作機動飛行時便分為擊中月球軌道和繞飛軌道;作機動飛行時,可成為月球衛星軌道或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對於需要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還將進入返回軌道。在實際工作中,軌道計算以數值方法為主,以近似分析方法為輔助手段。軌道設計的主要任務是選擇過渡軌道和確定機動飛行的方案。
擊中月球軌道
簡單的定性分析方法是假設月球是一個沒有引力的幾何球體。用這一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與雙二體分析方法的結果相差不大。選擇適當的發射時間,使月球與太空飛行器的軌道相交,太空飛行器就能擊中月球。太空飛行器擊中月球的軌道可以是直線、橢圓、拋物線或雙曲線。對於橢圓軌道有三種相交的方式:過了遠地點後相交(下降型);在到達遠地點前相交(上升型)和在遠地點處相交(相切)。只有下降型才可能擊中月球背面(圖1)。實際上,太空飛行器在飛往月球的過程中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和月球的引力,因此,實際運行路線更複雜一些。為了擊中月球,太空飛行器對於初始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有較高的要求(速度誤差為幾十米每秒,方向為零點幾度)。發射時間與月球所在的位置和月球的運動有關,也需要嚴格控制。如果還要太空飛行器擊中月球表面的特定區域,則精度的要求更高。在太空飛行器飛向月球的途中往往需要修正軌道。
月球衛星軌道
為了長時間在月球周圍連續考察,須將探測器變為繞月運行的月球衛星。從地球附近的停泊軌道發射一個探測器,得到初始速度後不再增加新的動力能否“自動”成為月球衛星的問題是天體力學中的一個理論問題,稱為“俘獲”問題。迄今為止,這個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可以認為這樣的可能性即使存在也是很小的。因此要想使探測器成為月球衛星,就必須使它具有機動飛行的能力(圖2)。
探測器成為月球衛星後的運動,可按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的運動一樣處理(見月球衛星軌道)。
月球著陸軌道
探測器可以從接近月球的軌道上直接著陸於月球,也可以從月球衛星軌道上經過機動飛行在月球上著陸。但無論哪一種著陸方式,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都需要在探測器下降過程中用火箭發動機制動,以使探測器實現在月球上軟著陸(見月球著陸)。
飛越月球軌道
探測器繞過月球飛行的軌道。當探測器進入月球作用球邊界時,探測器相對月球的速度是雙曲線軌道速度,並相對月球作雙曲線運動。飛出月球作用球時的速度和進入作用球時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轉過一個角度。這時探測器相對地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發生了變化。飛越的效果使得探測器加速或者減速。加速的結果可能使探測器獲得脫離地球的逃逸速度,這樣探測器離開地球時速度雖然小於第二宇宙速度,但是藉助月球引力仍能成為人造行星。有人構想,發射地球靜止衛星時也採用飛越月球的過渡軌道,軌道平面由月球引力扭轉到地球赤道平面內,並且過渡軌道的近地點正好是同步軌道半長軸,在近地點減速後衛星就會成為地球靜止衛星。用這樣的方式發射地球靜止衛星,只有當月球位於地球赤道平面內時才有可能。這種機會一個月可以遇到兩次,發射場緯度比較高時採用這種方式比一般的方式能節省能量(見靜止衛星發射和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