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溝岩組(月溝系)是閻廉泉於195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溝岩組(月溝系)
- 外文名:Yuegou Fm(Yuegou System)
- 時代:薊縣、長城紀(系)
月溝岩組(月溝系)是閻廉泉於195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月溝岩組(月溝系)是閻廉泉於1957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閻廉泉,1957年命名於陝西秦嶺北坡的月溝;地質部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前寒武紀地質及變質岩研究室,1962年介紹(地質部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前寒武紀地質及變質...
明月溝組[2]明月溝組[2]是吉林區域地質測量大隊於197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吉林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73年命名,已解體,分別歸入屯田營組,長財組。廢棄。分布範圍 東北,吉林省。
明月溝群(組)[1]明月溝群(組)[1]是吉林地質局地層表編表辦公室,吉林區域地質測量大隊一分隊於1975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吉林地質局地層表編表辦公室,吉林區域地質測量大隊一分隊,1975年命名。分布範圍 東北,吉林省。
白朮溝組是岩石地層名稱,屬Qb時代,1978年命名。中文名稱 白朮溝組 時代 Qb 命名 河南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1978年手稿命名;席文祥等,1997,年介紹。特徵 主要為碳質千枚岩、碳質絹雲千枚岩、變質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英變粒岩、含鉀長石石英岩、絹雲石英鉀長變粒岩、石英大理岩、不純大理岩、含碳白雲石大理岩...
拉拉溝(岩)組 拉拉溝(岩)組,岩石地層名稱。 特徵 為一套含鐵變粒岩系,以斜長角閃質岩、磁鐵斜長角閃岩、角閃岩、透輝斜長變粒岩為主,少量淺粒岩、透輝石榴變粒岩及磁鐵綠簾石岩系。原岩多是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頂部為角閃透輝斜長片麻岩;未見底。出露厚度大於866米。同物異名 西保全組。
月牙溝組[1]月牙溝組[1]是陝西區域地質調查大隊五零三分隊於1979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陝西區域地質調查大隊五零三分隊,1979年命名,相當於河南西峽地區原劃的子母溝組,現作為大廟組,命名晚於大廟組,廢棄。分布範圍 西北,陝西省。
上月門溝系 上月門溝系是諾林(Norin,E)於1924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諾林(Norin,E),1924年命名,無此地理名稱,與山西組同物異名,廢棄。分布範圍 華北,山西省。
岩溝組 岩溝組是四川區域地層表編寫組於1978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四川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8年命名,上、下分界均為斷層接觸,未被廣泛採用,與木座組為同物異名,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南,四川省
月牙溝組[2]月牙溝組[2]是陝西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於198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陝西區域地質調查大隊,1983年命名,為江河組上部的一部分,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北,陝西省。
大紅溝組(岩系)大紅溝組(岩系)是孫殿卿於1959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孫殿卿,1959年命名於青海柴達木小柴旦南之大紅溝,後人未引用,廢棄。分布範圍 西北,青海省。
茨溝(岩)組[1]是程裕淇於1950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程裕淇,1950年命名;遼寧地礦局,1989年介紹。層型 選層型為遼寧本溪歪頭山剖面,遼寧遼陽弓長嶺二礦區剖面。特徵 厚層斜長角閃岩夾條帶狀含鐵石英岩(鐵英岩)及黑雲變粒岩、角閃片岩及淺粒岩。原岩屬基性-中酸性火山沉積岩、鐵矽質岩及陸源碎屑...
石槽溝(岩)組 石槽溝(岩)組主要岩性為含石榴矽線黑雲斜長(二長)片麻岩,夾斜長角閃岩及大理岩。下與雁嶺溝岩組整合接觸;與上覆寨根岩組呈斷層接觸。出露厚1214米。命名 河南地調四隊,1987年命名;席文祥等,1997年介紹。同物異名 郭莊(岩)組、盪澤河(岩)組。
yaojiensis;魚類: Sinomia sp. 及植物、微體化石等熱河生物群早期階段的一些生物化石組合分子。為遠火山口噴發相,局部為火山間歇淺湖相沉積。與上覆九佛堂組整合接觸;與下伏太原組不整合接觸。厚134-507米。時代 K1 命名 陳愷(Chern,M.K.)、熊永先(Hsiung,Y.H.),1935年命名為東廊溝集塊岩系。
雁嶺溝岩組 岩性為厚層石墨大理岩、大理岩、含石英條帶或團塊及碳質大理岩,其中夾薄層石英岩、石榴黑雲斜長片麻岩。與郭莊岩組呈構造接觸;與上店坊岩組整合分界。歸秦嶺岩群。層型剖面厚911米;區域厚800-1100米。命名 閻廉泉命名。
鹿溝組 鹿溝組是楊家騄等於1991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楊家騄等1991年命名,為輞峪組的一部分,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北,陝西省。
湘黔桂三省(區)前寒武系踏勘小組1961~1962年建立梵淨山組,歸於板溪群下亞群或下板溪群;1974年貴州省區調隊將其從板溪群中單獨分出,改稱梵淨山群,自下而上劃分為:淘金河組、余家溝組、肖家河組、回香坪組、銅廠組、窪溪組和獨岩塘組。命名 地層名稱:余家溝組 地層名稱(英文):YujiagouFm 階代碼:Ch...
豆房溝石灰岩(系)豆房溝石灰岩(系)是小林貞一(Kobayashi,T.)於1931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小林貞一(Kobayashi,T.),1931年命名於遼寧省本溪火連寨以南的豆房溝(Kobayashi,T.,1931,Jour.Geol.Soc.Japan,vol.37,no.436),相當馬家溝組的一部分。分布範圍 東北,遼寧省 ...
閔家溝組 閔家溝組是1958年關士聰等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關士聰等1958年命名;華洪,邱樹玉,2001年修訂。特徵 為灰白色厚層白雲岩。含疊層石(疊層石組合與高於莊組合相當)。與上覆王全口組及下伏黃旗口群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
溝岩村民組是重慶市的地名,因地理實體特徵及所屬行政區域得名。地名含義 此地有小溪自岩頭流下,人稱溝岩。清朝中期,周姓於此建房,亦以此為名,村民組便以溝岩為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御臨鄉9保3甲。1950年為御臨鄉9村農協會3組。1958年為洪湖人民公社十二管區1連1排。1961年為稱沱公社草堰大隊溝岩生產...
月門溝群指平行不整合於奧陶系之上,上古生界下部的海陸互動相—陸相的含煤岩系。一般由底部湖田(鐵鋁岩)段、下部太原組和上部山西組組成。底界即以奧陶系古風化面為界,頂界以上覆石盒子組最下部的灰綠色砂岩底面為界。地層名稱:月門溝群 地層名稱(英文):Yuemengou Gr 地層單位編碼:05-14-0001 地層地質...
太原組(Taiyuan Fm)曾稱太原系。時代屬晚石炭世逍遙期至早二疊世早期。分布於華北及東北南部等地區。簡介 命名地點在山西太原西山月門溝。為海陸互動相含煤沉積,由灰色、黑色砂岩、頁岩、炭質頁岩夾煤層及灰岩組成,是中國北方重要含煤地層,厚度變化大,約50~250米,化石豐富,頁岩中含植物Neuropteris pseudo...
下界與太原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上與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厚30-140米。分布:晉、冀、京、津、魯、豫、陝、甘、寧、遼、吉、蘇、皖及內蒙古等省(市、區)。同物異名 同物異名 煙臺統、荒神山層、南票組、上月門溝系、北岔溝組、南峪溝組、大苗莊組、歡喜嶺組、荒山組、神後層、郝家坊組、趙各...
長城系以陸相—淺海相碎屑沉積為主,含有以喀什迭層石為代表的迭層石組合。其標準層序(薊縣剖面)自下而上包括常州溝組,主要岩性為石英砂岩;串嶺溝組,主要岩性為粉砂質頁岩;團山子組;大虹峪組和高於莊組,主要岩性為碳酸鹽岩。長城繫上覆依次為薊縣系和青白口系。長城系對應的地質年代稱為長城紀,年齡約...
Chiasmolithus bidens,Neochiastozygus distentus,Tribrachiatus contortus等;溝鞭藻:Ascodinium等。孢子花粉組合以三孔類占優勢,為Myricaceoipollenites- Casuarinaepollenties -Nyssapollenites。為一套海退環境的含煤岩系,屬濱岸沼澤相沉積。與下伏靈峰組及上覆甌江組均為整合連續沉積。厚335米
2023年,富順縣人民政府網發布了五條溝自然風景區綜合開發項目招商公告。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條溝地處李橋鎮慈雲村、花漁村和福善鎮之間,群山連綿十餘平方公里。地形地貌 五條溝屬於丹霞地貌,岩石多紅色,這月紅岩峭壁如鏡,似一輪滿月,故名月紅岩。月紅岩岩頂較為平坦,有一池塘(天池),周年不乾,水清澈...
石灰岩礦產在每個地質時代都有沉積,各個地質構造發展階段都有分布,但質量好,規模大的石灰岩礦床往往賦存於一定的層位中。以水泥用石灰岩為例,東北、華北地區的中奧陶系馬家溝組石灰岩是極其重要的層位,中南、華東、西南地區多用石炭、二疊、三疊系石灰岩,西北、西藏地區一般多用志留、泥盆系石灰岩,華東、...
其中,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含多寶塔)、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市級有尖山子、千佛岩、峰山寺、聖水寺、陳家岩、普聖廟;區級有板昌溝等61處。造像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極個別陰線刻。石窟造像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