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黑星病

黑星病在北京地區夏秋季節最易流行。發病後,治早治少 發現月季有少量病葉發生,及時摘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季黑星病
  • 病原分類地位:葉片
  • 主要危害作物:月季
  • 主要為害部位:月季苗期
  • 發病症狀:葉片上出現黑褐色病斑
  • 預防:定植前用百菌清防病摘除病葉
1、病狀。
黑星病在北京地區夏秋季節最易流行。月季病株葉片上出現直徑3~4毫米黑褐色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葉片脫落,發病嚴重時月季植株只剩下枝條及染病嫩芽。
2、早期預防
(1)月季苗期防止往葉片上滴水、噴灌,必須噴灌要在晴天上午進行。
(2)定植操作前先噴800~1000倍百菌清防病,定植後5~6月份,月季苗高沒有超過30厘米時,每周噴藥防病一次,雨後及時補噴,每次月季葉片正反兩面都要噴到。月季成熟老葉不易感染,當月季長高40厘米以上,苗期沒感染黑星病,到了夏秋多雨季節,不打藥預防,月季黑星病也不會發生。
3、發病後,治早治少 發現月季有少量病葉發生,及時摘除。及時噴800~1000倍百菌清,每周噴一次,連噴4~5次。第一次摘除病葉後,嚴格注意,新葉再發現黑星病斑,病斑直徑在1毫米時全部摘除。實踐證明,這時摘除病葉不會因操作再感染。這樣一般一次就可以根治,觀察一段沒有新病葉發生,停止治療。一般月季長高50~60厘米以上沒有黑星病感染,不進行噴藥防治,也不會發生黑星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