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

月圓

《月圓》是唐代詩人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766)秋天流寓夔州時所作。全詩一直在寫月,角度不斷變化,意境開闊,但清冷寂廖,抒發了作者面對明月時的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真切的思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月圓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230_35
  • 文學體裁:五律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翻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孤月當樓滿①,寒江動夜扉②。
委波金不定③,照席綺逾依④。
未缺空山靜⑤,高懸列宿稀⑥。
故園松桂發⑦,萬里共清輝⑧。

作品注釋

此亦西閣所作。謝靈運詩,“放舟候月圓。”
(此章,月下思鄉。上六景,下二情。滿言月圓,動言月影。委波,申動扉。照席,申當樓。未缺高懸,申月圓之狀。未想故園秋景也。《杜臆》:江月倒影,水搖而閣上之扉為動,大是畫意。月注波中,金光搖而不定;月臨席上,綺文依而愈妍。將金波、綺席拆開顛倒,趙汸謂詩家用古語之法。)
①梁武帝詩:“慅慅孤月帷。”
②何遜詩:“寒江復寂寥。”庾肩吾詩:“高樓開夜扉。”
③《月賦》:“委照而吳業昌。”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④《六韜》:“紂時以綺為席。”鄒陽《酒賦》:“綃綺為席。”“綺逾依”:(蓆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⑤《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陶弘景詩:“空山霜滿高煙平。”"未缺“:指月圓。
⑥《淮南子》:“高懸大鏡。”《月賦》:“列宿掩縟,長河韜映。””列宿“:指眾星。
⑦何遜詩:“獨守故園秋。”《杜臆》:松桂發,猶言松菊猶存。張正見詩:“松桂此真風。”
⑧傅玄詩:“皎皎濯清輝。”《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結聯本之。”胡應麟曰:杜有太巧類初唐者,如“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有太纖近晚唐者,如“雨深荒院菊,霜倒半池蓮”。
胡夏客曰:未缺句,不如摩詰“空山月色深”。高懸句,本孟德“月明星稀”來。今按:三四出勝於對,五六對勝於出。

作品翻譯

獨懸天空的一輪圓月,正對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滾滾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門之上閃動。
綿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動著金光,綺席被月光照射,蓆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秋天的深夜裡高懸著的一輪明月,照耀著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潔,群星稀廖。
想到遙遠的家鄉的松樹正茂,桂花正香,在這明淨的夜晚,唯願同遠隔萬里天涯的親人們共同沐浴著這美好的月光之中。

作品賞析

首聯從天上月、江上波到門上月光的閃動,視角不斷轉換,寫出了一個活脫脫的生動傳神的月亮。
頷聯詩人從江樓上俯視長江上的月色,又從寫江上的月光轉到寫屋內的月光。
頸聯詩人的視線從室內轉到了室外,接著詩人又仰望星空。
尾聯詩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和親人,聯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這是詩人的美好的願望和真情的祝願,也是自己長期滯留異鄉,久久難歸的無可奈何的告慰。
全詩意境宏大、清冷寂靜,從天上寫到地上,從江上寫到屋裡,從眼前寫到山林,從身邊寫到萬里之外。但無論怎么寫月亮,寫月光,都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孤獨與寂寞的感覺,作者遠在他鄉,根本無法與親人團聚,只能借月亮遙遙地寄託一種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既然無法團聚,才會有萬里共清輝的願望。

作者簡介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