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風俗
驚七月半水,無驚七月半鬼。
農曆七月俗稱祭鬼節,故閩南民俗祭事繁多。據說,閻羅王下令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放鬼門關,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於陽間遊蕩享用祭品,七月的最後一天收關,出遊的陰魂,必須如期歸位。為迎合開放鬼門關之事宜,閩南民俗創設了諸多祭事。
農曆七月十五日又叫七月半,是個隆重節日,與清明節一樣重大的祭祖日子。一大早,人們就忙著備辦廿四味大魚大肉和飯菜,中午於自家廳堂上的祖公靈位前祭拜。
在閩南地區,流傳著“七月半不回無祖”的俚語,謂出外謀生的人在這一天,不論遠近都要趕回家祭祖,除了獻祭供品、焚香禮拜外,還要焚化紙衣。莆田、南平等地,舊時也有焚化楮衣的習俗,出嫁的女兒還要挑供品回娘家祭奠。閩西地區的中元節晚宴時,飯桌要留一個位置並擺放餐具,說是這一天祖先的遊魂會回家看望子孫後代,一道過節。建寧等地在中元節時,家家懸掛祖先遺像致祭。
七月半前後風也怪怪的,仔細瞧,你會發現一種被稱作為“圈圈風”的風帶著祭祖焚燒的灰色的冥幣灰盡卷向空中,走到那兒你都會嗅到這種紙灰的味道。據說那是鬼風。人們不計較已故人生前的恩怨情愁,也不在乎已故多久,都一律虔誠的進行著祖傳了若干年的儀式。祖母時代,在一些大戶人家還會在這天掛上穿著清朝官服的祖宗畫象,行禮祭拜。
小時候,在大樹下乘涼的老人告訴我們,這天晚上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會異常頻繁,小孩子最好是不要外出,以免撞上不潔物而生病。
在閩南地區,我們的童年就在這種濃濃的宗教色彩中成長,在七月半迫使活著的人強烈的記起那些過去了的人和與他們有著關係的事。當然,這天與清明不同,他可以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記念。
傳統習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態,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不管是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狂歡節,復活節以及感恩節,或中國的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 ... 每個節日都是為了紀念一個特別重要的歷史節點,具有深刻的民族傳統印跡。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使得各自的傳統習俗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各具特色。 $P h#pM(
一些傳統文化、習俗只有一次次地重演和強化,才能重新被記憶、傳承。當有人問我為什麼一定要“堅持”這些傳統風俗時,我問對方,你喜歡過聖誕節嗎?其實,聖誕節就是國外的傳統習俗。
粵北風俗
粵北客家人主要由閩南遷居過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月半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是月半的時間發生了變化,每個姓氏的月半時間都有所不同,不過大都集中在農曆八月前後,如陳氏是八月初十,何氏是八月十六。有部分姓氏還會在春節過後過一次月半。二是月半的意義除了祭祖外還包括了宴請親戚朋友過來聚會。而且這種趨勢在繼續蔓延,現在當地的民眾提到月半都是指親朋聚會這個意思。在過月半的時候,主人家會做好豐盛的大餐等待親朋的到來,而客人為了感謝主人家的盛情款待也會帶上一些禮物(在當地叫做“等路”,多以水果為主)。所謂禮尚往來,宴畢離別之際主人家也會給客人準備“等路”作為回禮。粵北風俗雖然與閩南風俗有所不同,不過還是可以看出是從其中慢慢演變形成。
將“月半的意義已經傳送了變化”,修改為“月半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