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會計思想史》全書共分三編20章。第一編共7章,論述了自巴比倫時代至現代(1977年以前)的簿記編年史,其中關於複式記帳法的起源和發展的敘述,揭示了記帳法與數理邏輯的關係。第二編共8章,論述了產業革命以後對會計理論的思考。包括科學管理、系統的成本核算、審計學、預算控制、現代稅收和會計職業的興趣。第三編共5章,闡述會計理論的歷史,追溯和分析會計原則的演進過程。
作品目錄
第一編 會計基本方法的發展 | 第二編 工業時期的會計分析 | 第三編 會計理論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品鑑賞
主要觀點
一、會計核算方法的發展
會計是為了適應一定時期的商業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並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複式簿記的出現,將會計的發展分成兩個不同的時代:即複式簿記出現以前的500年和複式簿記出現以後的500年。
A·C·利特爾頓總結了產生複式簿記所必須具備的七項條件:書法、算術、私有財產、貨幣、信用、商業和資本。而在複式簿記出現之前,巴比倫、埃及、中國、希臘和羅馬的古代會計雖然在公元前就發展到高峰,並且已經包含了受託責任會計、內部控制和審計等一些本質因素,但由於文明程度的限制,即便是在上述國家和地區,古代會計的發展也是不全面的。
複式簿記是伴隨著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和後來地中海貿易的繁榮而誕生的。經濟的發展使義大利商人非常關心會計,並注重將優秀的會計方法予以標準化和法典化。義大利商業貿易中的合夥和委託代理關係也促進了會計的發展。義大利沿岸城市於是具備了A·C·利特爾頓所稱的形成複式簿記的七項條件,複式簿記應運而生。
複式簿記既能幫助商人記錄債權和債務,又提供了調整信貸和管理資產的標準。它具有全面性,並強調利潤和資本的來源,能適應複雜的經濟環境。
帕喬利的《
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1494年出版)以實務為基礎介紹複式簿記,對世界會計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已經涉及現代會計理論的本質。
複式簿記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458—1558年)是實務技術比教科書優秀的時代;第二階段(1559—1795年)人們開始研究簿記理論,提出了將企業和所有者分別看待,將各種經濟業務歸入合適的會計期間等概念;第三階段則是複式簿記向整個歐洲傳播的過程。
德國、荷蘭、英國等國的學者發展了義大利複式簿記的技術與方法,至19世紀會計記錄不斷從文字敘述式和擬人式向簡略式和經濟式發展,會計專業術語開始形成,複式記賬從擬人式向統計式發展,賬簿和記賬形式也不斷得到改良。但總的來說,義大利複式簿記並沒有明確地提出利潤概念,也無法創造出判斷一定期間內企業成功與否的系統方法,財務報表在當時並不重要。
到了17世紀,由於徵稅和股份公司出現所提出的要求,使餘額賬戶演變成資產負債表,費用和收益的概念得到重視,強調虛賬戶與實賬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現代財務報表的形式主要是在借鑑19世紀英國經驗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股份公司的發展使資產負債表日益受到重視,人們也開始逐漸關注資產負債表項目及其排列格式。20世紀20年代初的經濟蕭條使損益表演變成為更有意義的報告書,會計關注重點從資產負債錶轉向損益表。
股份公司出現後,其大規模的經營活動使定期編制財務報表成為必要,資產計價也隨之成為人們討論的重要課題。而股份公司有資本保全的內在需要,這就要求利潤分配不侵蝕資本,也要求收益和支出的計算明確化與標準化,這客觀上加強了對已審財務報表和穩定金融市場的要求,由此還促進了會計工作職業化,政府開始逐步介入到與公司財務報表相關的規則制定中來。
二、產業革命以後的會計
在產業革命開始時,幾乎還不存在系統的成本核算。由於產業革命催生了很多大公司,固定資產大量增加,管理人員非常需要許多特定的會計資料。這些需要促進了審計、成本會計等理論的產生與發展。股份公司資本保全的要求也使資本計價成為收益計量的關鍵,於是出現了盤存法、重置會計和成本基礎折舊法。產業革命使得會計理論第一次變得非常重要,一系列會計慣例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1844年以前,英國審計主要是檢查受託人個人的正直性,而不是檢查他們的會計賬簿的質量。中世紀的審計要對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詳細的審核,但不與利害關係人保持獨立,由此而形成的受託者應當接受公眾檢查的審計思想開始深入人心。1850年以前,還沒有公認的審計程式,審計人員也沒有正式的證明權,但對整個企業的會計記錄進行全面審查和對報告進行分析已經取代了中世紀的審計。1844—1862年的公司法開始試圖確立最低限度的審計和報告標準,審計的範圍和審計人員的責任通過法庭對一系列劃時代事件的判決而得到明確。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審計職業團體及審計標準開始出現,審計向著提高分析質量而不是重視機械檢查這一方向邁進。
美國的審計與英國一樣,也受到政府法規、法庭判決和會計團體制定規則的影響。在美國政府1917年公布的關於審計範圍的權威指南中,對簡式審計報告做了標準化要求;厄爾特拉馬里斯事件使簡式審計報告發生了變化;美國審計師協會強調審計證明是一種意見,而不是一種保證;1929年的證券市場蕭條和崩潰使紐約證券交易所要求股份公司均應提交由註冊會計師審計的會計報表;證券交易委員會力圖提高獨立審計人員的地位,強調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應在客觀、公平的決策上反映出來等,這些都影響和促進著美國審計的發展。
在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方面,會計革新時期所關注的是間接費用分配法,主張按複式記賬法記錄所有的成本賬戶,並與財務會計記錄完全結合起來,使對原料和人工的管理更加容易,但對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的劃定則茫然無措。結合發展時期引進了可以將分別記賬、分別結賬的財務總賬和成本總賬結合起來的對應賬戶制度,明確劃分了與間接費用攤配有關的經營部門和服務部門,並介紹了將間接費用攤配於生產之前在控制賬戶上匯總的技術。按現價估價銷售產品成本的方法,則成為後進先出法的先兆。標準成本法主張應根據人工效率標準和原材料消耗量標準提前計算“正當成本”,然後再明確它與實際費用之間的差額。
其後,由於完全成本核算或全部成本核算的引進,帶來了按間接費用分配率計算固定工廠成本的後果,最終導致了本—量一利分析、彈性預算和直接成本核算的出現。
三、會計理論的歷史演變
作者首先從企業的觀點解釋了會計理論的產生及其性質,然後對前文未作詳細闡述的資產計價、收益計量、會計原則及披露規則等進行了研究。早期的大多數複式記賬法著作都致力於實務推廣,而沒有從理論上加以探討,沒有解釋應當如何處理交易事項或者為什麼對某一賬戶要借記而對另一賬戶要貸記。後來,對業主權益的關心導致了業主權理論和企業主體理論的產生。現代企業與業主分離又對業主權理論提出了挑戰,企業主體理論才應運而生。雖然廣泛使用的借貸規則已經成為一種通用的語言,但仍沒有一種普遍接受的理論,對會計作用的解釋仍是實用主義的。
1900年,資產計價規則還沒有達到標準化,此時的資產計價理論和實務也是分離的。在1892—1929年間關於持續經營計價的討論中,持續經營假設發展成一個概念,把會計職業界的注意力從按穩健主義進行計價的狹隘歷史觀點轉向資產價值取決於未來經營活動的觀點。1945—1960年間的通貨膨脹導致了後進先出法和加速折舊法這兩種能有限度地抵消通貨膨脹影響的措施的誕生。
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收益計量逐漸變得重要,其已成為會計的主要任務,並被用來評價管理效率和預算未來的經營成果,從而作為課稅基礎和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據。但直到1900年,收益計量仍然缺乏準確性和一致性。
法律上的收益概念和會計上的收益概念在趨於一致的過程中相互產生了直接的、深遠的影響。許多會計理論家對實現配比原則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呼籲在更廣泛的基礎上進行企業收益計量,仍沿用實現原則確立收益和資產計價在理論上已經站不住腳。經濟學家一致認為,收益是隨著未來服務現時價值的增加而同時增加的。會計理論界也在協調經濟學與會計學上的收益確定基礎上的差異,從而使會計技術方法與更完善的會計理論一致起來。
主要特點
《會計思想史》的主要特點是:(1)採用巨觀分析方法,從紛繁迷亂的會計發展變化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影響較大並已形成趨勢的會計思想加以論述和評價,而不是籠統地介紹所有的事件和問題;(2)重點論述了產業革命前後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會計理論的發展,尤為重視歷史問題與現實的相關性,主張針對現實撰寫會計史;(3)引用資料豐富。不僅有大量的新會計史料,而且有許多涉及政治、經濟、管理、法律和檔案的歷史文獻;(4)提供了不少關於中國會計和審計發展的資料,表達了對中國古代優秀會計文化的崇敬之情,這在西方會計史學著作中是第一次。
作品影響
《會計思想史》中關於“在內部管理、預算和審計程式方面,中國在古代世界是無以倫比的”這一名言。已被中國會計和審計研究工作者廣為引用。1974年,該書獲美國會計史學家協會頒發的會計史學最高獎——時杯獎(HourglassAward)。
出版信息
《會計思想史》首次發表於1974年,1977年經修訂後再版。1978年,日語版在日本東京問世。1985年,朝鮮語版在南韓漢城出版。中譯本由文碩、董曉柏、黃梅艷等人根據紐約羅伯特·E·克里格出版公司1977年版本譯出,中國商業出版社於1989年出版,並列入“世界審計會計名著譯叢”書目,全文共34.5萬字。
作者簡介
麥可·查特菲爾德,1934年出生於華盛頓,1957年獲
華盛頓大學企業管理學士、1962年獲碩士學位,1966年獲
俄勒岡大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俄勒岡大學、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等高等學府。主要著作有:《成本會計》(1983年)、《英國人對會計師義務和責任的觀點》(1978年)、《會計思想史研究》(1968年)、《會計思想史》(1974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