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
不可比多是人為地設定了一些障礙,過分追求所謂的中國會計特色。這絕不是什麼中國特色。在經濟改革開放的今天,在會計協調時再追求這種特色顯然是不合但由於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所有制、分配製度等方面,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著根本的區別,就目前來看,我國是世界上所有實行市場經濟國家中情況最特殊的一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或者說不是私有制占主導地位的。我國這一特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反映在會計上,必然體現著與各國不同的中國特色。而這種會計特色,是會計社會屬性的一種表現,具有鮮明的個性,主要體現在會計準則規範的內容上,在會計協調時應該予以保持;至於會計準則規範的方法和程式上的差別,是會計技術屬性的問題,具有超越國界的共性。因此這種差別應該予以減少和消除。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持我國會計特色應重點放在會計準則規範的內容上,而會計協調主要放在規範方法和程式上。所以筆者認為會計協調與保持中國會計特色不僅不矛盾,而且它們的總體目標還是一致的,都是為使我國的會計準則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為報表使用者提供可比的會計信息。
三、
因素
我國的會計協調工作不僅是一項技術性工作,而且還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社會工程。在會計協調過程中,不僅要解決和克服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矛盾,而且還要注意考慮許多的影響因素。
(一)問題和矛盾
在會計協調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很多,主要體現在我國環境與其他國家環境差異所造成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實務的差異。追本溯源,從根本上講,即從會計協調的主要內容。
我們知道,會計協調主要就協調會計準則而言,而會計準則的構成,一般由規範內容與規範方法和程式兩部分組成。一方面,會計規範內容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國的自然環境存在差異,各國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環境也不相同,必然導致各國所要規範的會計核算內容不可能完全一致。我國作為獨特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更加具有自己的會計特色。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我國在會計協調時保持中國特色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規範會計核算內容的各種方法和程式雖也受經濟環境的影響,會計核算目標的制約,但總體來說,存在著較多的思想來說,我國會計與國際會計相比,存在著以下幾種矛盾:
1.統一性與自主性的矛盾。我國的會計準則,由國家財政部統一制定和發布實施,企業只是對會計準則的貫徹與執行。在這種統一性的會計規範方式下,會計方法的規定,比較嚴格,企業幾乎不存在選擇的餘地;而國際會計準則,由民間職業會計組織制定和公布,對企業會計所作的只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涉及到具體方法的、具體帳戶的設定,可以由企業從允許備選的方法中自主決定。
2.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的矛盾。我國對企業經濟行為與會計行為的監督,採用的方式是行政監督。即:國家將企業會計置於行政控制之下,會計制度的制定,會計人員的管理,都是由國家通過行政方式進行,以期達到控制整個社會行為的目的;然而依照國際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確定和會計人員的管理,都應由企業自行處理,國家只是間接地(主要是通過註冊會計師及其它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監控企業的行為。
3
矛盾
長期受計畫經濟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會計實務與會計制度體現了一種明顯的國家利益保護傾向,企業利益只是國家利益的附屬與補充;而西方國家長期實行市場經濟,導致企業利益占絕對主導地位,會計程式與方法的選擇,也明顯地體現了企業利益保護的傾向。
這三種會計思想的矛盾,體現到會計政策上,影響是很大的。比如對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存貨計價的後進先出法、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等會計方法,我國會計準則都給予了比較大的限制,這與國際會計準則是不相容的。在會計協調過程中,必須要減少和消除這些差異和矛盾。
(二)
需要考慮因素
會計協調是一項牽涉面極廣的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很多。對我國會計協調工作來說,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律法法規。會計準則作為規範企業信息反映方式的重要手段,不能不受到法規的限制。對會計準則影響較大的法規主要有稅法、公司法、證券交易法以及財政、財務法規等。
2.產權結構。產權結構通常是指企業投入資本與長期負債的結構以及這兩類資本內部的結構。不同的產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3.
市場化程度
會計準則,既產生於市場經濟,又為市場經濟服務,市場化程度對會計準則有著十分明顯的決定作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