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賀氏

會稽賀氏,是以會稽郡為郡望的名門望族,原會稽慶氏,因避諱改姓賀氏。在六朝時,會稽賀氏家族成為了江南的世家大族,顯赫一時。起源於會稽郡(今浙江紹興市)。

會稽賀氏是東漢末集聚會稽的慶氏族人因避漢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所形成的的賀氏族人。

其家族史實見載於《後漢書》、《三國志》、《晉書》、《通典》、《荀氏家傳》、《冊府元龜》、《梁書》、《南史》、《南齊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稽賀氏
  • 得姓始祖 賀純
  • 主要郡望會稽郡
  • 知名人物:賀齊、賀循、賀琛、賀瑒、賀知章
  • 封國山陰侯國(賀國)
家族簡介,先祖世系,姓氏起源,源於姬姓,源於姜姓,發展壯大,賀氏封國,會稽世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後代族孫,

家族簡介

會稽賀氏以賀純得姓開始,於漢末起家成為會稽郡的名門望族,家族時有顯赫富貴,經受過沒落,但卻一直立身於政壇,軍界,其後代子孫興旺發達,世代傳襲,成為六朝的江南世家大族。
東吳時期,憑藉賀齊在故地建立封國,家族顯赫至極。會稽賀氏成為江南頗有名望的世家大族。經過一番波折,到了晉代,出現了賀循這樣的禮學大師,賀氏再次輝煌一時。惜自賀循之後,賀氏逐漸衰落。百餘年後,直至梁代賀瑒、賀琛等人的出現,賀氏家族再次復興,並一直保持著較好的名望,直至隋唐時期。

先祖世系

姓氏起源

賀(hè)姓,源出有:
會稽賀氏出自東漢汝陰令慶儀曾孫慶純之後,屬於因避帝王之諱改姓為氏。而會稽賀氏的來源則主要有兩種觀點。

源於姬姓

三國時謝承的《會稽先賢傳》對賀氏的起源作了明確的記載:“賀本慶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吳。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禍。王子慶忌挺身奔衛。妻子迸渡淛水,隱居會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澤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慶氏,名其田曰慶湖。今為鏡湖,傳偽也。安帝時,避帝本生諱,改賀氏,水亦號賀家湖。”

源於姜姓

據史籍《姓纂》記載:“慶姓,齊公族慶公之後。”又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考略》等文獻記載:齊桓公的支庶後代慶封的後代中,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慶氏。春秋時期,齊桓公姜小白有個支孫名叫公孫慶克,其子慶封以父名命氏,稱為慶氏,史稱慶父。

發展壯大

會稽賀氏在賀純之侄賀齊受孫策舉孝廉發跡後逐漸壯大,三國吳時期賀齊憑戰功,拜後將軍、假節、徐州牧,封山陰侯,建山陰侯國後,賀氏一族顯赫至極,賀齊膝下二子,長子賀達襲侯位,次子賀景任重職,賀景之後賀邵擔任吳中書令,在孫吳世代傳襲,名重魏晉。

賀氏封國

建安二十一年,鄱陽草民尤突接受曹操的印綬,率領流民,叛亂為賊,陵陽、始安、涇縣都相應尤突。賀齊率軍討伐,攻破尤突軍隊,斬敵首級數千,餘黨震服,丹楊三縣皆降,獲得了山越精兵八千人。此戰後,拜安東將軍,封山陰侯。山陰侯國都在今紹興市越城區。227年,賀齊去世,子賀達繼位。280年,晉滅吳,侯國廢除。

會稽世系

第一代

賀純(公元121年7月改姓賀),字仲真,會稽山陰人。少為諸生,博極群藝。十辟公府,三舉賢良方正,五征博士,四公車征,皆不就。後征拜議郎,數陳災異,上便宜數百事,多見省納。遷江夏太守。三國東吳賀齊伯父。公元121年7月,安帝大宴群臣,論功行賞,尊帝父清河王劉慶為孝德皇,改年號為建光。為避帝父名諱,詔慶純,以御筆親改,賜姓賀。更慶純名為賀純。此為賀姓之始。賀純,三國東吳賀齊伯父。儒學有重名,漢安帝時為侍中、江夏太守,去官,與江夏黃瓊、楊厚俱公車征。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公即為賀氏之鼻祖。

第二代

賀齊(-227年),賀輔之子,賀純之侄,字公苗,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年輕時任會稽郡吏。建安元年(196年),孫策巡視會稽,經考察推舉賀齊為孝廉,任永寧長,後任南部都尉、平東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賀齊任威武中郎將。分歙縣(今安徽徽州)東之葉鄉置始新縣,是為淳安置縣之始。置新都郡,賀齊為太守,郡治設始新縣新定里(今淳安縣威坪鎮)。次年,賀齊另築郡城(即後人所稱之“賀城”、“淳城”),將郡治由新定里遷入賀城。建安十六年(211年),賀齊離新都郡前往吳郡,帶兵討伐餘杭民郎稚,析餘杭置臨水縣。建安十八年(213年),賀齊討平豫章叛亂,調升為奮武將軍。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升安東將軍,封山陰侯。吳黃武初年(222年),又升為後將軍,任徐州牧。孫權繼位後,曾命賀齊出鎮江上,賀齊軍容威壯,嚴陣以待,與魏國曹休軍劃江而守。黃武六年(227年)去世。

第三代

賀達(-233年),賀齊長子,會稽山陰人,承襲山陰侯位。與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領兵萬人,到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卻被反覆無常的公孫淵襲殺。
賀景,賀齊次子,會稽山陰人,官職滅賊校尉,帶領部下嚴格有恩惠,兵器精飾,為當時冠絕。

第四代

賀質,賀達之子,會稽山陰人,賀質官至虎牙將軍。
賀邵(226年—275年),賀齊之孫,賀景之子,字興伯,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政治家、書法家。賀邵歷仕三朝。官散騎中常侍、吳郡太守、左典軍、中書令、太子太傅。吳末帝孫皓暴虐至極,兇殘驕矜,荒淫無度。賀邵上書直諫,但賀邵的奏疏引來孫皓的極大震怒。因賀邵“奉公貞正,親近所憚”,孫皓一時奈何不了他,於是與佞臣們設計,誣陷賀邵和樓玄謗毀國事。賀邵被詰責,不久,患中風,不能言。孫皓又疑其託病去職,收付酒藏,窮加拷掠,終遭慘殺。
賀惠,賀景之子,賀邵之弟,會稽山陰人。鳳凰元年(272),為宛陵令,為中書郎奚熙所譖,被下獄。會赦得免。

第五代

賀循(260年-319年8月28日),賀齊曾孫,賀邵之子。字彥先。會稽山陰人。兩晉時期名臣,江南士族領袖,晉朝江南一代儒宗,禮學大師。資助東晉建國,訂立東晉的宗廟制度,又對朝廷禮儀多有補助,同時鑿建人工運河,賀循任會稽內史任上,比畫規劃,考察地形,發動民眾,開鑿西起西陵(今浙江蕭山西興),經蕭山、錢清、柯橋到郡城的一條人工運河。後又組織民眾修治與此相連線的其他河道,形成了縱橫交織的水網,使原來各河道能互相流通,調節水位,保證了農田灌溉之需要。不僅改善了會稽郡的水環境,提高了鑑湖的水利功能,給人以灌溉、舟楫、養殖、漁業之利,且對整個浙東具有交通、物宜、軍事之便。死後追贈司空,諡號穆,後人稱賀穆公。

第六代

賀隰,賀邵之孫,賀循之子,會稽山陰人。晉朝人,官至臨海太守。

後代族孫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會稽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賀德仁族孫。唐代詩人、書法家。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後接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改授工部侍郎。俄遷秘書監。他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製詩以贈行,皇太子以下鹹就執別。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年八十六。
賀貞(929年―958年1月25日),諡號孝惠皇后,開封人,宋太祖的結髮妻子。 後晉開運初年(944年),趙弘殷(宋太祖父)為太祖迎聘賀氏。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太祖任官定國軍節度使,賀氏封為會稽郡夫人。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正月三日,賀氏病逝,年三十。太祖登基後,在建隆三年(962年)四月十八,追封賀氏為皇后。四月二十五日,太常寺卿馮吉請上謚曰孝惠皇后。乾德二年(964年)三月,復上謚。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於別廟。宋神宗時,與宋太祖孝章皇后、宋太宗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懷皇后並祔太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