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班銅

會澤班銅

會澤班銅是一種以自然銅為原料,經過鍛打成型和特殊的化學處理做成的班銅工藝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澤班銅
  • 類別:班銅工藝品
  • 原料:自然銅
  • 製作方法:鍛打成型和特殊的化學處理
簡介,意義,文化歷史,

簡介

班銅工藝品是會澤漢代斑銅文化的傳承.它以會澤稀有的自然銅為原料,經過鍛打成型和特殊的化學處理,使銅合金的狀態及組織重新排列組合而產生《斑晶變形效應》,形成光彩奪目、金碧輝煌、高貴典雅的民間工藝品,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收藏價值。
會澤班銅
鄒德仁先生繼承和發展了會澤斑銅工藝加工技術,並在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有新的突破,在傳統工藝品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增設了字畫、浮雕、吉祥物等造型作品,成為我國民間工藝品之瑰寶。

意義

斑銅製品是會澤銅商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工藝傳承於二千年前漢朝時期"堂琅洗"薄膜鍛打技術,以稀有的自然銅塊為原料,經選料、鍛打、成型、燒斑、制斑等十多道工序,讓自然銅、金、銀等各種金屬離子歸類結合,形成晶斑狀交錯的桔紅基面,五彩繽紛的色彩反差。因富麗堂皇、高貴典雅而蜚聲中外,民國年間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為使這一古老而瀕於失傳的工藝重獲新生,會澤斑銅廠參照清乾隆年間生產並帶有八卦標記的斑銅花瓶,對其上斑和工藝流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依據金相學的原理,並借鑑“景泰籃”、“唐三彩”的表現技巧,使斑銅工藝得以傳承、創新,製成了適用功能與工藝價值高度統一的花瓶、香爐等系列產品;獨創了:“鵲橋相會”、“黛玉葬花”、“昭君出塞”等斑上雕畫的藝術珍品,其獨特的工藝、深刻的文化蘊籍,實為金屬工藝製品之瑰寶、會澤銅商文化的傑作。

文化歷史

會澤(東川)在歷史上是我國境內銅礦蘊藏量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之一,在中國的冶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采銅業具有重大的歷史影響。最早記載會澤產銅的史籍為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年)成書的∀華陽國志#南中志∃:?堂琅縣,因山名也。出銀、鉛、白銅、雜藥,有堂琅附子 。但會澤銅礦的開採並遠傳至中原地區,可追溯到3200年前的周朝晚期。據中國科技大學自然科學史研究室對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 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進行鉛同位素比值測定,結論為:?其銅料產地有的來自雲南的東川、會澤等地 %。銅料鉛放射性元素全國只有東川、會澤所產銅料中含有。東漢時期,會澤造的洗盥用具?堂琅銅洗 已享有盛譽,遠銷全國了。在公元1世紀中葉至2世紀中葉的100多年間,是會澤冶銅業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時期。在冶金史上,堂琅銅洗繼承和發展了薄壁鑄造技術,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銅洗的銘文為篆書,古樸質雅,為雲南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具有重大研究價值。三國兩晉時期,古堂琅人首次發明了銅鎳合金!!!白銅。據世界冶金史記載,在歐洲18世紀鎳才由瑞典人康郎士達首次發現,會澤早於歐洲15個世紀。會澤現存的一枚明代所鑄?嘉靖通寶 古錢幣,直徑58厘米,厚3?7厘米,質量41?5千克,錢面鑄?嘉靖通寶 4字,每字17&18厘米。堪稱?錢王 ,2002年被確認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到了清朝,清政府制定了以銀錢為本,銅錢為輔的貨幣政策,發行銅錢。隨著經濟的發展,?康乾盛世 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銅鉛作為鑄錢原料。清朝先向社會收廢舊銅器,後向日本採購,時稱?採辦洋銅 。但乃因價高量少無法滿足,從而形成了?銀賤錢貴 的局面。清政府令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河北、廣東等八省辦銅運京。康熙二十一年(1682),雲貴總督蔡毓榮上疏提出?廣鼓鑄,開礦藏 ,清政府特許會澤開礦辦廠,從而促進了會澤采銅業大發展。康熙四十四年(1705)東川府於湯丹設官徵收銅稅,為政府管理?銅政 的開始。到乾隆時期,東川的銅礦得到了極大的開發,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的銅廠達33個,其中產量最高的湯丹廠、碌碌廠、大風嶺廠、紫廠坡廠、茂麓廠等,這些大廠還轄若干子廠。這些廠的年產量有的高達三四百萬斤(每斤約合0?5947千克)。∀會澤縣誌∃記載:清雍正四年至乾隆四十二年(1726~1777年)產量304776噸,年均5976噸。乾隆四十三年(1778)僅朝廷核定給各廠的年產量就達530萬斤,約3138噸。乾隆四十三年至嘉慶六年(1778~1801年)產量74244噸,年均3228噸。據∀新纂雲南通志∃記載,僅前述5廠年產量統計,額銅為430?3萬斤,閏年額加30?2萬斤,課餘額定各省京銅436萬斤,年產銅900萬斤,占當時全省銅產量的75%,占全國銅產量的64%。?一山寶氣鐘千古,四野爐煙繞萬年 %的詩句,便是對當時銅冶業的真實寫照。會澤當時的采銅業,成為了清政府的一項?要政 !!!?銅政 。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乾隆皇帝親自為東川府礦神廟(又稱礦王廟)御書了?靈裕九圜 的匾額,可見會澤銅礦在皇帝心中、在清朝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清雍正十二年(1734)會澤建寶雲局鑄錢,設爐28座,每年鑄幣12?57串。乾隆十八年(1753)又設寶雲新局,設爐50座,每年鑄錢33萬餘串,為清代中國第二大鑄錢局。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正式允許湖南、湖北到東川(會澤)採辦京銅,這是會澤京運京銅的開始,後八省額定京銅全部由雲南統辦,共持續了176年。會澤作為京銅的聚散地,銅從礦山運到縣城,轉入運河至天津,後陸運京城,全程一萬餘里,形成了邊陲會澤萬里運京銅的壯麗景觀。會澤也因是京銅的起始地,獲得了?萬里京運第一城 、?天南銅都 的美譽。同治十三年(1874),會澤成立了東川礦務股份公司,為雲南最早籌集商股,實行資本組織形式的地區。在銅製品製作方面會澤還有一絕,就是用天然銅鍛打成型的會澤班銅工藝品,這是雲南斑銅中的一朵奇葩。民國4年(1915)曾在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獲金獎。會澤因采銅業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形成了以銅商文化為特徵的歷史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