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帝國主義者在嚴重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領事裁判權制度下,在上海以及武漢、廈門租界設立的審判機關。又稱會審公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審公堂
- 所處朝代:清末民初
- 設立地點:上海以及武漢、廈門租界
- 又名:會審公廨
清末民初,帝國主義者在嚴重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領事裁判權制度下,在上海以及武漢、廈門租界設立的審判機關。又稱會審公廨。
清末民初,帝國主義者在嚴重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領事裁判權制度下,在上海以及武漢、廈門租界設立的審判機關。又稱會審公廨。...
清同治七年(1868年),根據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領事商訂的《洋涇浜設官會審章程》,在英美租界設立了會審公廨(也稱會審公堂,英文名為Mixed Court)。會審公廨設正...
1 人物簡介 2 人物事跡 3 大鬧會審公堂案 袁樹勛人物簡介 編輯 袁樹勛(1847年~1915年)湖南湘潭人,字海觀,號抑戒老人。歷任江蘇高淳、銅山知縣,1891年署理...
關絅之(1879年4月13日~1942年7月5日)名炯,字絅之,又字別樵,湖北漢陽人,上海租界會審公廨大法官。1905年大鬧會審公廨案,不顧外國陪審員的干涉,認定中國人...
上海道台袁海觀和會審公堂正會審官關炯之,迭次交涉毫無結果。時適清廷派載澤、端方、戴宏慈、李盛鐸、尚其亨等五大臣出洋考察,道經上海,深恐事態擴大,難以收場...
金紹城以案情既已大白,要求英領釋放黎黃氏,交涉再三,竟遭英副領事無理拒絕,並指使英捕頭毆辱金紹城,引起旁聽者公憤,大鬧會審公堂。訊息傳出,轟動全市,華人...
陳志皋,上世紀30年代上海法租界的著名律師,其父陳其壽是清朝二品大員,在上海法租界做過十八年的會審公堂刑庭庭長。...
德僑在會審公堂原、被告案件,中國將來如何辦理。(四)中國對敵通商條例。此項各種條例,是否在協約批准日起失其效力。(五)中德債務之清理。中國政府是否有意加入...
在所謂的“會審公堂”上,法官指控她犯了“危害民國罪”和“破壞睦鄰罪”,郭綱琳義正辭嚴地答辯:“誰丟失了東北三千萬同胞,誰喪失了東北四省土地,誰便是危害...
公廨,意思是官員辦公的場所。上海會審公廨((簡稱“sahcp”)),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上海高等民事法院。位於今閘北區浙江北路七浦路口(今為上海醫療器械九廠的...
領事裁判權會審公廨 與領事裁判權有關的,是所謂會審公廨(見會審公堂)制度。前面提到不平等條約中規定有觀審和會審的辦法,實際上,由於帝國主義得寸進尺,原來是...
謝植甫(1885-?),字永森,亦名謝伯殳,號瓠廬,亦號庸齋。祖籍浙江泗門,居上海,大律師,清末銀行家謝綸輝之子。歷任上海總商會、浙江督軍公署、上海會審公堂法律...
青年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後轉復旦大學、東吳大學,於1922、1923年先後畢業,獲復旦大學文學士、東吳大學法學士學位,旋在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堂從事律師業務。1925年...
1925年吸收了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堂法官孫美梅和大絲商沈蓮芳的資本,印發《三民主義讀本》、《不平等條約問答》等政治讀本,資本不斷擴大。1927年後,聘請徐蔚南編輯...
最終除了收回會審公廨(1868年,上海英美租界會審公廨成立,又名“會審公堂”,與外方陪審官會同審理租界內與華人有關的訴訟案件。辛亥革命時英、美等駐滬領團借...
1914年1月,袁世凱宣布解散國會,朱兆莘被褫各種職務,前往廈門,任鼓浪嶼會審公堂堂長,後復返北京,進行律師事務活動。1916年國會恢復,仍任國會議員。1917年2月,任...
寧商總會執有香港英國政府註冊的公共租界工部局第一號總部總會執照,當時上海人稱它為“特別照會”,非常“靠硬”,公共租界巡捕房末經會審公堂的允準,不得任意到...
外國侵略者憑藉不平等條約攫取了領事裁判權,並在租界內建立會審公堂,嚴重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清政府為適應帝國主義侵略的需要和調整新出現的社會關係,以苟延殘喘,...
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在收到租界會審公堂移交的證據後,把罪犯應桂馨和國務總理兼內務總長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之間來往的秘密電報和函件的要點以“通電...
謝植甫(永森):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大律師,上海總商會法律顧問,浙江督軍公署上海會審公堂法律顧問,上海納稅華人會理事長,上海工部局華人顧問委員會主席。...
周馥赴上海查辦,組織會審公堂審理。他一面緝拿肇事人犯,安撫中外受害之家,一面將應撤副領事、應徵西巡捕兩事移交外務部處理,事乃平。周馥光緒三十二年 光緒三...
另一個叫麥正學,小名叫根弟,又名麥元勛其父母因販賣鴉片被捕,死在獄中,根弟由法租界會審公堂判給露蘭春領養。根弟在結婚後,就與黃家斷絕關係,遠走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