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元寺(會元禪寺)

會元寺

會元禪寺一般指本詞條

會元寺,位於福建省仙遊縣湄洲灣楓亭旅遊區塔斗山。創建於唐永徽、開元年間。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四年重建大雄寶殿,在拆除舊殿清基時,從一丈深處挖出了十二顆唐朝石珠。會元寺的屬寺觀音亭,尚保存一尊唐朝樟木雕刻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千多年來,會元寺屢廢屢興,幾易其 名,唐、宋、元朝名“東禪院”,明朝易名“東林寺”,清朝迄今名“會元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元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仙遊縣湄洲灣楓亭旅遊區塔斗山 
  • 創建年代:唐永徽、開元年間
歷史沿革,規模現狀,住持介紹,

歷史沿革

唐末黃巢起義期間,曾進入福建,寺院焚毀無遺,東禪院亦在劫難逃。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保境安民二十九年,東禪院得以重建,但規模比原來要小。宋朝,東禪院香火旺盛。至元,此院隸屬於龍華寺,為全縣八十六個屬寺之一。明易名東林寺。
清鹹豐九年(1859年),鼓山僧心寬(楓亭秀郊村邱厝人)始駐錫建寺,名會元禪寺。以山上原有一座會心書院,故名。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住持德永重建大雄殿,至民國13年(1924年)監院清香、清來重建法堂樓,越3年,住持丹守重建左右護院樓,全寺建築面積達到2400多平方米。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住持微嘉受莆城梅峰寺之聘任叢林常住。因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同會元寺僧徒24人來莆田,振興光孝寺。故莆仙兩寺關係密切。以此南洋檳榔嶼華嚴寺成為兩寺僧眾出國的接待站。
會元寺
會元寺
1982年12月,馬來西亞僑僧清亮回國參拜祖寺,回馬後,聯絡會元寺海外廨院,和僑僧清山、智印、智靜、智常、尼士浦尖等作出規劃。1983年4月8日仙遊縣委統戰部批准成立仙遊縣楓亭會元寺修建委員會和仙遊縣楓亭會元寺寺務管理委員會,開放楓亭會元寺為佛教活動場所。
擴建工程,歷時9年竣工。以山門、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上層大悲殿)為中軸線,各個殿堂、寮舍左右連結成為整體寺院群落,,為舊寺宇建築面積的3倍,還不包括天王殿到山門一段面積3680平方米在內。
1984年,翻建大雄殿挖基時,於深約及丈的地方發現有12個雕刻的覆蓮石基礎,經文物部門鑑定。
心寬和尚俗姓丘,是一位秀才,屢考舉人不第,遂出家為僧,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大殿掌香燈,數十年如一日。一日,不慎失手撞破琉璃長明燈,當下大悟,遂自動離寺,跋山涉水,來到楓亭梅嶺頭,遙望不遠的塔斗山,就地而居。此時本地富翁陳五老擇地修祖墓,看中原東林寺寺址下面一塊地方,為「三元穴地,貴不可言」。心裡有疑,又去聽卦,結論是「到梅嶺頭去問和尚」。信卦而行,恰遇以寬和尚,連問三次,心寬和尚都回答「阿彌陀佛」。陳氏遂打消修墓念頭。
心寬和尚即在此地艱苦努力,於清鹹豐九年(一八五九年)蓋起寺院,根據「三元」之義,改寺為「會元寺」。光緒庚子年(一九○○年),住持德永法師重建大殿。民國甲戌年(一九三四年),監院清香法師、清來法師重建法堂。民國丁丑年(一九三七年),住持丹守法師重建護厝樓。建築面積兩千四百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農場進駐寺中,僧人四散。一九七九年落實宗教政策,僧人陸續回寺。
一九九二年,馬來西亞僑僧清亮法師捐資三百多萬元,他的同門師兄弟亦鼎力相助,合資六百多萬元理建會元寺。
自一九八三年動工,歷時九年,至一九九二年竣工,總建築面積七千六百九十九.六四平方米,比原寺擴大了三.一三倍。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大悲殿、方丈室、祖堂、禪堂、客堂、伽藍殿、祖師殿、功德堂、報恩堂和僧舍等配套設施九十多間。建築風格以宋朝特點為主,兼用明、清式花雕裝飾。

規模現狀

全寺坐東北,面西南。自山門進,依山勢次第升高,氣勢磅礴,殿樓嵯峨,雄偉壯觀,飛檐重閣,金碧輝煌。鎏金燙彩的寶殿,雕樑畫棟的長廊,典雅精緻的樓台,寬敞明淨的寮舍,煥然一新的佛像及護法神塑像,使人有「天上樓台山上寺,雲中鐘鼓月中僧」之感。
會元寺大雄寶殿後有一株鐵樹,近年來竟然連續開花五次。一九七九年會元寺落實宗教政策,鐵樹第一次開花;一九八三年農曆五月五日,大雄寶殿動土前夕,第二次開花;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天王殿和鐘樓、鼓樓奠基,第三次開花;一九八七年五月中旬大殿塑佛像,第四次開花;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七日,重建大悲殿和法堂,第五次開花。
會元寺(會元禪寺)
會元寺
寺外東邊有一口水井,「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院廢、佛事停,水井幹涸,吃水,只能下山手抬肩挑。改革開放後,僧眾回寺,恢復佛事,枯井重涌清泉,三十多位出家人的吃水用水,供應不缺,修寺期間的建築用水和工匠的食用水亦足夠使用。
建造大雄寶殿,需要巨石琢打成石柱石珠,最後選中龍華金沙石料場,但大石料高居山頂,運下來很難。神奇的是,五月九日簽訂契約,十天之後的晚上,大風大雨,一塊體積三十立方米的巨石自動滾下來,剛好落在採石工匠勞作的石窖里。大雄寶殿全部的石柱、石珠,都是用這塊巨石琢打、雕成。真所謂「一石撐大殿,萬鈞托佛力!」
寺內珍藏一尊元朝白玉雕釋迦牟尼涅盤像,系緬甸僧人贈送,一九八○年九月,本寺列為仙遊縣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花崗石橫匾上「會元禪寺」四字,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啟功題寫;山門正面楹聯「慧日破諸暗,慈眼視眾生」,系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撰寫。寺院附近尚有塔斗山、萬壽塔、會心書院等名勝古蹟,與會元寺相得益彰。

住持介紹

現任住持清亮法師,福建省仙遊縣人,一九二四年生,十二歲出家,在會元寺苦修十二年,一九四八年出國,現僑居馬來西亞華玲白雲岩。除了主持重建會元寺,尚擴建了繼源庵、慈雲庵。現任監院淨宏法師,一九三四年出生,福建省仙遊縣人,二十二歲出家於會元寺。 寺址: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輝煌村
會元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