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就業年

最難就業年

2013年是“最難就業年”。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就業與人力資源市場研究室主任張麗賓認為,供需兩方面都造成了去年的就業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難就業年
  • 時間:2013年
解讀概念,就業崗位,調查問卷,官方分析,官方重視,國辦通知,教育部回應,如何破解,最缺崗位,最新訊息,

解讀概念

最難就業年
2013年在網路上被戲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因為一邊是創下歷史新高的畢業生規模——來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數字稱: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刷新紀錄;一邊是計畫招聘崗位數的下降——據2月初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的統計,2013年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約為15%,北京畢業生簽約率總體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廣東不足五成;一邊是觀望者多,與畢業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導致他們觀望心態濃厚;除此之外,還與經濟成長率的降低有關。嚴峻的就業形勢像霧霾一樣,成為人們無奈卻無法迴避的話題,以至於有人稱2013可能是“最難就業年”。
據知名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的跟蹤調查,2013屆畢業生求職難度增加。由該機構從2012年12月12日開始到2013年1月11日結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本科畢業生簽約率為38%,低於上屆同期8個百分點。
面對一降再降的就業率,大學生就業究竟路在何方?

就業崗位

2013年,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教委加大與高校的合作,確保北京本地生源就業率不低於95%,有就業意願的北京家庭經濟困難生源將全部實現就業。
據了解,自2013屆畢業生招聘工作啟動以來,北京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已舉辦83場畢業生雙選會,參會用人單位6799家,共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8.4萬餘個;北京地區各高校共召開大型校園招聘會398場,提供32萬多個崗位。同時建立了高校畢業生生源信息發布機制,結合北京地區畢業研究生數量增長的實際,還增加了研究生就業雙選會場次。
北京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北京將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尤其開發更多傳統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智力密集型崗位,並完善小微企業吸收畢業生的金融、稅收、社保補貼、檔案管理等政策;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就業;鼓勵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節約型產業吸納相關專業人才。
正全力推進大學生就業,在舉行大型招聘會的同時,當前北京市,將舉辦更多小型化、專業化的招聘會,滿足不同層次的就業需求,讓畢業生自由流動、自主擇業。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林表示,將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京外就業,到中小企業就業,用創業帶動就業,設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一站式”服務平台和“綠色通道”。對於有就業願望而沒有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要進行重點幫扶。
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人,當前北京、上海等統計的就業簽約率僅為三成,2013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被認為比往年更加嚴峻,甚至被稱為“史上就業最難年”。畢業生供給總量增加、經濟增速下降、結構性矛盾突出被認為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三重壓力。
然而,就在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困境時,諸如社區、民營企業等很多處於基層的單位對大學生的吸收能力和歡迎程度卻依然有增無減。以醫學專業畢業生為例,眼下,上海很多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對醫學院的本科畢業生,是非常需要的;服務於上海市民家庭的“全科醫生”的需求量,更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還有為數眾多的民企和新興產業對學有專長的大學畢業生也是張開了歡迎的懷抱。還有,上海的幼稚園等學齡前教育機構也面臨師資短缺的困難,很需要輸入數以千計的師範類院校畢業生成為幼兒教師的新生力量。
面對所謂的“史上最難就業年”,我們的大學畢業生不必一味的抱怨自己運氣不佳,也無須一個勁兒地非要捧上個“體制內”的鐵飯碗不可。須知,從大處而言,自己追求理想和事業的航程才剛剛起航,未來的發展空間實在是很大很寬廣的;第一次擇業也只是“小試牛刀”或體驗職場的酸甜苦辣而已;從謀求個人的上升空間、謀求個人的生活幸福指數逐年提高而言,誰能說,基層的崗位就乾不出個名堂來,就缺少讓人生“出彩”和“閃光”的機會?大量的事例很有說服力地證明,即便職業的第一站是最基層的崗位,只要有決心,有恆心,有毅力,肯吃苦,肯鑽研,可以斷定,假以時日,在基層崗位上工作的大學生,也完全能活出屬於自己的那份“精彩”來。
當然,政府相關部門也要為樂意到基層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當好“保駕護航”的角色。比如,要推出有效的制度保障,讓基層單位或民企的勞動契約簽訂不再有隨意性,在基層單位或民企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的各項社會保障得以落地和有效執行。
這些年來,對於下基層、到民企就業,大學畢業生們都有些感嘆:想說愛你不容易!因此,當下,在希望大學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理應正視大學生的實際難處,為他們面向基層或民企就業掃清障礙、理順通道。 除了拓展基層的就業空間外,更重要的,還是要逐步完善“體制內”的選人用人制度,打通選人用人的通道,各類社會保障制度要加快完善。只有這樣,大學生下基層才能沒有後顧之憂,並且對自己的未來信心滿滿。

調查問卷

針對“最難就業季”,新京報向北京、浙江等地高校本、碩、博應屆畢業生髮放調查問卷,收回307份有效答卷
多不實習
在這個“最難就業年”,畢業生求職不順的原因是什麼?就業難該怪誰?
日前,新京報向來自北京、浙江、內蒙古、天津、湖北等地高校的本、碩、博應屆畢業生髮放調查問卷,共收回307份有效答卷。受訪應屆生所在的高校,既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學府,也有北京城市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等普通院校。
問卷調查顯示,近半應屆生認為自身能力不足是導致求職不順的主因,將自己求職不順“歸咎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受訪者比例占近三成。在探討整個“就業難”的現實環境時,也有五成多的受訪學生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就業準備
隨著高校畢業生的日益增多,就業逐漸演變成競爭激烈的戰場,畢業生們是否會及早準備?
有近三成受訪應屆生沒有參加過與就業相關的實習,且大部分學生的實習時間限於半年以內。
在求職過程中,西服、列印簡歷,乃至坐火車、飛機去面試,都成了應屆生不得不付出的成本。但調查數據顯示,求職花銷超過1000元的應屆生比例為24.76%,也就是說,大部分受訪應屆生的求職開銷少於1000元,其中占比最大的還是花銷僅為100元之內的應屆生。
擇業地域
在調查問卷中,詳列了幾個應屆生選擇offer時看重的標準,即薪酬、地域、戶口、單位性質、升職空間、學習機會和個人興趣。
結果顯示,在上述標準中,地域、個人興趣和單位性質最受青睞,分別有22.8%、22.48%和14.66%的受訪者在排序時,將他們列為首要位置。其中,有七成受訪應屆生認為自己不會削尖腦袋,非去“北上廣”不可。只有約5%的受訪者會在考慮offer時,把戶口因素排在首位。
人情手段
調查數據顯示,有兩成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動用過身邊的“關係”,認為自己曾因“關係”被別人“擠掉”的應屆生比例也基本一致,約為21.5%。
在回答自己為何求職不順時,有約5%的應屆生慨嘆自己是因為沒有“關係”。

官方分析

為什麼人們要把2013年難就業年”。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就業與人力資源市場研究室主任張麗賓認為,供需兩方面都造成了2013年的就業難。
張麗賓:因為我們2013年整體的經濟成長速度並沒有那么高,導致了一些企業的需求受到影響,企業招人也沒有往年那么多,所以從需求角度來講,2013年的就業形勢相對緊張一些。2013年也是高校畢業生數量最多的一年。從供求兩個方面來,2013年的就業形勢確實相對要緊張一些。
張麗賓認為,這會消除畢業生的就業心理障礙。
張麗賓:市場化就業,政府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維護公平。讓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通過市場公平競爭來獲得就業機會,而不是說 “拼爹”啊,或者是其它不公平的就業因素等。這條措施可以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我覺得對於促進大學生就業和穩定就業作用也非常大。
張麗賓表示,抓政策的落實是一個核心內容,可以挖掘就業潛力。
張麗賓:黨中央和政府長期來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一個核心就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實。通過這個更好地落實政策,可以挖掘一部分就業的潛力。
張麗賓還對2013年的高校畢業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就業建議。
張麗賓:他們要對就業形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對自己也有一個正確的判斷。特別是基層一些二三線城市、企業,他們是特別需要高校畢業生去那裡工作。第二個我覺得要勇於創業,不但讓自己就業還帶動更多的人就業。第三點還是要轉變觀念,不挑不揀,事實上這個就業形勢由主觀的因素造成的。在政府的幫助下,勞動者自己的努力下,學校的共同作用下,是能夠化解所謂的嚴峻就業形勢的。

官方重視

國辦通知

2013年即將迎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季”。有人稱2013年是“最難就業年”。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針對有的國有單位招聘過程沒有做到完全公開透明,《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大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中介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不得對求職者設定性別、民族等條件,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要求任何高校不得將畢業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鈎。
國家在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也創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部分政策還沒有落實到位。對此,《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對政策落實情況組織一次集中檢查,逐項督促落實。
《通知》還對推動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幫扶離校未就業、就業困難畢業生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

教育部回應

通知
教育部5月21日下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全力做好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針對“最難就業季”,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當前尚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具體數據,預計簽約率將在2013年6月份迎來高峰,簽約率數據將會大幅上升,2013年將努力不降低高校畢業生最終就業率。
通知要求,全面實施好中央和地方各類基層就業項目,引導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和擔任科研助理;切實做好就業服務,持續開展招聘活動,努力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崗位信息。
重點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畢業生等群體的援助和幫扶。同時,引導畢業生進一步轉變觀念,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需要,主動到城鄉基層、中小企業、中西部地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2013年全國將有699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比2012年增加19萬人,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此前,北京市教委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1日,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33.6%,比4月19日統計的數據28.24%上升了五個百分點。
續梅表示,目前有的高校畢業生手握幾份工作邀約還在選擇,用人單位也還未到招聘最終確定的時刻。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門將舉辦更多專場招聘會、提供網路招聘平台等,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各方面都在努力,希望今年高校畢業生最終的就業率不會降低。”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揚南表示,往年的中職就業率在95%以上,2012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在89%左右,但在就業質量方面還有提高的空間。
措施
本周起,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將啟動下半年全市單位用人需求調查,以掌握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狀況,準確判斷就業形勢。據悉,此次調查將抽取7000個樣本單位進行。
此次調查將從即日起至6月14日進行,範圍涵蓋北京市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等。7000家樣本單位包括醫保、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00以上的所有企業,總計約4000家。對於參保人數少於200人的企業,將採取分層等距抽樣的形式抽取,約2000家;另外還有隨機抽取的約1000家機關事業單位。
市人力社保局同時還啟動了專門針對來京務工人員的就業狀況調查。在全市16個區縣及亦莊經濟開發區,將抽取100個社區或村,對至少1萬名來京務工人員作調查。調查內容為來京務工人員的工作狀況、工薪報酬、勞動關係、社會保險、勞動技能培訓和勞動參與率情況。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這項調查結果有助於全面掌握務工人員在京數量和在京就業的總體情況,將為政府公共就業服務方面的決策提供基礎資料。

如何破解

終結各種有違公平公正公開的暗箱操作和“拼爹遊戲”,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和社會環境,才能化解大學生的就業焦慮。而這種情形有可能在較長一段時期記憶體在。我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之後,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一直持續增長,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30%,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提高到40%。因此,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民生工程。
事實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被提到越來越高的位置。十八大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到了所有就業群體的首位,明確要求“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支持青年創業”、努力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方面說明就業形勢具有長期性、嚴峻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解決好青年就業問題,不僅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點,更關涉社會的長遠發展。
回顧近幾年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客觀說,2009年的“壓力山大”要遠勝今日。當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600萬人大關,比2008年增加52萬人,是2013年增加人數的兩倍多。那一年,國務院出台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的7項措施,政策給力,群策群力,緩解了當年就業緊張局勢,也使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基本穩定在86%以上。和2009年前相比,2013年的就業形勢固然嚴峻,但無論是重視程度還是應對措施,我們更得力也更富經驗,有理由再闖難關,緩解壓力。
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就業環境、就業群體,調整和完善就業政策,出台新的就業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刻不容緩。
高校的改革必須提速。資料顯示,大約1/3的畢業生在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部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到30%。“市場需要的是蛋糕,學校送出的卻是包子。”革除這種教育弊端,為鼓勵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為大學生就業開闢一片新天地。
更需看到,就業壓力之下,“公平”二字尤其重要。只有摒棄學校、性別、戶籍、年齡等就業歧視,才能緩解大學生就業之困,化解他們的就業焦慮,讓他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最缺崗位

離開校園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仍有一些應屆生在職場大門外徘徊,但現實是,並非完全沒工作機會,而是一些職能崗位並不受待見。
據無憂指數顯示,3月,前程無憂面向應屆生的職位數超過97000個,占所有職位總數的3.9%。面向應屆生髮布需求職位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開發、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計算機軟體,而最缺應屆生的5類職能崗位是:銷售人員、網路行銷人員、行政/後勤人員、客服與技術支持人員、對外漢語教師人員、儲備幹部/培訓生/實習生人員,而這些崗位卻並不青睞。
馮麗娟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是“專業不對口”和薪資待遇缺乏競爭力。在曹東老師看來,當前相對比較好就業的專業是市場行銷和計算機,比較難的依然是文科,如公共管理專業和編輯出版等。
“相對理工科,文科學生就業更難。往年比較熱門的法學專業,今年遇冷,反而是教育、歷史、生物這些往年比較冷門的專業,今年就業相對更順利。”

最新訊息

新華網武漢6月4日電 武漢鐵路橋樑高級技工學校宣布,停辦了兩年的“大學生班”2013年重新開班,還擴成兩個班,計畫招收100名學員。教育專家認為,技校“回爐”是大學生在嚴峻就業形勢下的一種選擇,但也暴露出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短板。
今年我國共有高校畢業生69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針對大學生技校“回爐”,劉曉暉認為,回爐只是解決就業難的手段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家長們應轉變“寧可讀三流大學也不願意就讀職業學校”的觀念,高考報名時理性進行專業選擇,按需求、興趣選擇未來就業方向。適合管理、研發的學生,去讀大學;動手能力強的,可以學技術。同時,相關部門應搭建好高考“立交橋”,進一步暢通職校生升學通道,使學生就算上了技術學校,也能多渠道考取大專甚至本科院校,消除報考職業學校的顧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