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孟子選注》中有其諸多的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對後世有巨大的啟迪意義。孟軻專著的孟子選注為同學們作了選注,供大家學習參考。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基本介紹
- 書名:最新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孟子選注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173頁
- 開本:32
- 作者:孟軻
- 出版日期:200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浙江文藝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名譯——譯本權威,最值得中小學生品讀
精選一批國內權威的翻譯大家的譯本,譬如《歐也尼·葛朗台》《高老頭》為大翻譯家傅雷譯本;《安徒生童話》《克雷諾夫童話》為大翻譯家葉君健譯本;《伊索寓言》為大翻譯家任溶溶譯本;《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談話錄》為翻譯名家楊武能譯本;《泰戈爾詩選》系文學大家冰心、鄭振鐸名家譯本;《歐·亨利》為翻譯名家王永年精心譯本;《魯濱遜漂流記》為滬上著名翻譯家鹿金譯本;《湯姆·索耶歷險記》兒童文學翻譯家徐朴精譯本;《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為翻譯名家柳鳴九譯本;《哈姆雷特》系文學大學卞之琳傳神譯作;《堂吉訶德》為翻譯名家董燕生譯本,並獲魯迅文學翻譯彩虹獎;《契訶夫短篇小說集》為翻譯名家烏蘭汗等譯;《傲慢與偏見》為翻譯名家張經浩譯本;《巴黎聖母院》為翻譯名家潘麗珍譯本;《大衛·科波菲爾》翻譯名家宋兆霖譯本;《普希金詩選》為查良錚、戈寶權、王守仁一批名家翻譯……
名家——精心選編、開啟人文智慧
譬如《百年中國小說精選》由著名學者錢理群教授主編,錢理群、吳福輝、趙園、陳思和、王曉明、南帆等六名教授親自撰寫思考題;《百年中國散文精選》由著名散文家、評論家顧驤選編;《豐子愷散文》由豐子愷之女,畫家翻譯家豐一吟親自選編;《中國現當代童話精選》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授湯素蘭選編等等。
名師——撰寫導讀、緊扣教學
特邀一批中國小名師撰寫導讀和附錄,加強實用功能。為了便於學生閱讀理解,更好地掌握作品的思想內涵、文學特點,增強閱讀與欣賞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習與測試的實用程度,導讀部分主要涵蓋了作家個人生平介紹、作品文本解讀、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相關知識連結、文學常識背景、同類作品比較閱讀、學業測試提示等等相關內容。擴大視野,增強實用,緊扣教學。
作者簡介
《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說他為子思的弟子(一說是再傳弟子),較為可信。
和孔子一樣,孟子在學業完成之後,也曾胸杯壯志,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一樣,所以不被重用,只好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苟卿列傳》)。
圖書目錄
梁惠王下
公孫丑上
公孫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附 錄
主要參考書目
《孟子》導讀
序言
與莊子生活年代(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相當的孟子,作為戰國時代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也僕僕賓士於道途,往來諸侯國間,希圖得諸侯國君主的任用,推行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張,集中與維護統治者的權力與統治。
春秋戰國時期的權力與統治問題,主要表現在諸侯國與諸侯國(包括周王室)之間的關係、諸侯國君主的地位、統治者與“民”的關係等方面。《孟子》以其語錄體、對話式文字就上述幾方面構築了自己的學說體系。
首先,戰國時期,周王室的權力已名存實亡,整個社會已不是一個周王室統率眾多諸侯國的一主多從局面,而是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平等爭霸,要么被統一,要么統一天下這樣的狀況。孟子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作出了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抉擇。他擯棄了孔子“尊王”、“克己復禮”為周王室“正名”的思想。儘管他未明確提出“霸道”,但從“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這些話的語氣中可見箇中訊息——表面的王道,實際的霸道。孟子基本承認了管仲的助齊稱霸,認為只要戰勝別國,就可以成為各諸侯國的“共主”,取周王室而代之。而“仁政”就是他所推行的戰勝別的諸侯國的致勝法寶。
在孟子的學說中,“民”的地位較孔子時代有了明顯提高。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認為民眾的反應是考察所任用者賢愚的標準,“國人皆日賢,然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梁惠王下》)。這是春秋時期“天聽自我民聽”這種思想的具體化。孟子對“民”的地位的認識,得之於對“國人暴動”及眾多“民潰”記錄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對歷史文獻相關內容的升華。
孟子學說中的君主,其君位的穩固性已大不如前。孔子時代,主張“正名”,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法,如果臣下殺死了君主,則用專門語詞“弒”載於史書,要受禮法的制裁,因而君主的權威與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孟子則認為:如果君主無仁無義,則是仁義的賊害者,是獨夫民賊;人人得而誅之,是無所謂“弒”君的。孟子更從君臣關係角度重新確定了君主的地位。他認為一國之君,負有治理四境的責任,如果有大過而又不聽從諫勸,貴戚之卿可以廢君另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離婁下》)天命無常,君位已不是那么永久不可動搖的了。
處理君與民的關係,是社會行政統治的關鍵。如何解決君與民的關係,正是戰國時期各思想家所必須面對的。基於對“民”的地位的認識,孟子用“仁政”來協調、解決作為統治施行者的“君”與作為受事者的“民”之間的關係。那么如何實行“仁政”呢?也即怎么做才算是“仁政”呢?孔子時代,“仁”的要求主要指向民、人,君位相當穩固,只要對民人小施恩利即可,而民人則要受一系列禮法、綱常的約束。孟子的“仁政”,則直指君主,要求君主“制民之產”,使民人有恆產,進而有恆心,這是使民“向善”的保證。要求君主為民父母,保民而王……
“仁政”的提出,基於對“民”的地位的認識,更有其一定的哲學基礎。這就是孟子提出來的“性善”學說。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人都具有最基本的道德品質的萌芽,都有向善的本性,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這“四端”發展起來,則可成為“仁、義、禮、智”四德。君主應堅信民人都具有這種善性,並把自己固有的惻隱之心發揚出來,擴而充之,推行到行政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這就是“仁政”了。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古國名,故城在今山東鄒縣)人。或是因為鄒地近於孔聖人之鄉,孟母又“斷織”、“三遷”,注重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加上孟子拜師受業於儒者,所以孟子十分自然地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學說,以聖人之徒自許,以捍衛先聖之道自任,進而以繼承聖人道統自居。與孔子“栖栖皇皇”不遑暇處一樣,孟子也曾往來穿梭於諸侯國間,推銷自己的“仁政”學說。然而其前景一如孔子的黯淡。孔子因其“尊王”一說一開頭就失去了諸侯國君之心,而經過改制的孟子學說雖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但他仍未充分認識當時“強侵弱,眾暴寡”的紛爭現實,較適合於統一國家和平年代的孟子學說在當時仍顯得“迂闊而不能用”(《史記·孟荀列傳》),孟子只能“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同上),留待後來君主的“採擇”了。
《孟子》在兩漢時期已受尊崇。到五代後蜀刻石《十一經》,《孟子》成為其中之一經,開始列入“經書”。南宋朱熹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為之集注。到了明清時期,“四書”成為科考八股選題的淵藪,《孟子》的地位變得十分崇高了。《孟子》一出,漢以來注家紛出,特別是兩漢、宋、清幾個朝代,或訓釋,或闡述義理,相關著述極多。
今以《十三經註疏》本為底本,結合其他所能看到的版本,對《孟子》作了校勘,並作註解。
潘新國余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