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揩

曾憲揩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籍貫是湖南湘潭。他的作品並不大,或者說很小,實在地說是一幅幅速寫罷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憲揩
  • 籍貫::湖南湘潭
  • 性別::男
  • 民族::漢
  • 國籍::中國
  • 職業::畫家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若論資歷,曾憲揩先生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

人物生平

1950年約16歲時,他從家鄉湖南湘潭來到武漢,考進中原大學文藝學院,開始了油畫學習與實踐的歷程。由於教育體制的不斷改變,其後又經歷了中南文藝學院,中南美專的學業深造,於1956年畢業,並留中南美專任教。如果1957年後,中國政治生活是平靜而正常的,曾憲揩先生的履歷很可能以教師、教學為唯一內容,但情況正相反,他隨顛簸的時代列車不斷轉換工作,直至“文革”後,才重新回到教學崗位,所教已是設計類課程了。
所幸,不論曾憲揩先生被命運派遣到那裡,其工作都還沒有與美術絕緣。而且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他的油畫情結也不曾消解,甚至景況愈是低下,油畫情結愈是凝重。諸君所見曾憲揩先生的作品,主要是“文革”前與“文革”中,即從事商品包裝設計時,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的。過去的專業只能成為閒暇時的興趣,恐怕也有點無可奈何。他當時的主業,是在咫尺案頭設計小樣,畫彩稿、畫黑稿,寫美術字。現在在電腦前從事設計的青年人,恐怕對那個時代的設計方式很難理解——有些過程很枯燥,幾乎沒有藝術趣味和美的感覺。
欣賞曾憲揩先生的油畫作品,用今天流行的話說,可以看出他是個“玩”藝術的畫家。這一點,與現代畫家中某些(恐怕只是極少數)畫家的藝術觀、人生觀較為一致,即不帶功利的雜念,只在藝術過程中尋求人生的快樂,如莊子說,在無己、無功、無名的精神狀態下追求“至美至樂”的境界。檢視他藝術人生的幾個階段,大體如此,尤其在人生低谷,能畫畫油畫,實為他調劑精神的良方。
他的作品主要是他日常所見之記錄,鮮少創作,而且所畫大多是他腳踏車所能及的範圍內一些很平常的實景,如街巷、公園、漢江、長江、碼頭、駁船等。如偶有外出採風的機會,他的畫題大體如遠山、高嵐、樹林,抑或大海、漁港、白雲。沒有重大的題材,沒有宏闊的構圖,沒有深邃的意義,他也沒有想到要把這些素材作為藍本,將其構思為油畫巨製。可見,他油畫情結是通過寫生,落實在莊子所說的“地籟、人籟、天籟”之追求上——一種中國式的精神享受上。但是,如此情調和唯美的藝術傾向,顯然與“文革”前或“文革”中的美術主流精神相違背。在片面強調主題,強調思想性的年代裡,他的畫,不僅不可能進入官方舉辦的展覽(當時私人是不能辦畫展的),而且顯得有些“小資”,有些另類,故時常為某些人所側目。好在他不大在乎能否入選大展以及能否評上某獎項,同時也從不構想所謂符合時代要求的主題性繪畫,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樂此不彼地畫他的無標題“小情調”。在極左與動盪的年代,曾憲揩先生就這樣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並不大,或者說很小,實在地說是一幅幅速寫罷了,但這些速寫真實、客觀地記載著他精神的印記。作品中所有物象,只記錄一個大體的感覺,一個直觀的,只憑知覺發生活動的感覺。所以,曾憲揩先生的畫並不孜孜於線的長短與曲直;困頓於色彩的耀眼與朗麗;計較於布局的對稱與疏密。而是很輕鬆、很自然。
由畫知人,生活中的曾憲揩先生應該很本然,很開朗,很快樂,也不知憂愁。確實如此,他有十分廣泛的愛好,年輕時自做家具,式樣很超前;今天對IT技術也有十分濃厚的興趣,不論數碼攝影、攝相、設計軟體的運用等等,都能來上兩手,所以也很新潮。至於音樂素養幾乎可以說很專業,尤其善長吉他與電子琴,興會所至還要卡拉OK一下,儘管有很重的湖南腔,而且聽眾只有自己。曾憲揩先生已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心態如此年輕而性情朝徹,故不論在職或離休外聘,走到那裡都深受學生們的尊敬與喜愛。
茲有出版者出版曾憲揩先生的油畫專輯,值此作品付梓之際,白描其像,望讀者由此對他的作品能有一個深度的聯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