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方

曾廣方

曾廣方,天然藥物化學家。長期致力於天然藥物的化學研究,是中國從事中藥黃酮類成分研究較早的科學家之一。他從中藥南瓜子中分離出抑制日本吸血蟲童蟲生長的新胺基酸——南氨酸。他是中國藥學會早期刊物《中華藥學雜誌》 (後改名《藥學學報》)的創刊人之一,並長期擔任主編,為中國藥學事業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廣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山縣古鶴鄉
  • 出生日期:1902年6月21日
  • 逝世日期:1979年10月23日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
  • 代表作品:《中華藥學雜誌》 (後改名《藥學學報》)
人物簡歷,生平概況,中藥化學,藥學教育,主要論著,

人物簡歷

19201924年 在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氣化學科學習。
1924—1927年 任大連滿鐵中央試驗所技術員。
1928—1931年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藥學科研究生。1931年獲博士學位。
1931—1937年 任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生藥科研究員。
1935—1937年 任杭州浙江醫藥專科學校藥科兼職教授、上海中法大學藥科兼職教授。
1937—1938年 在英國牛津大學進修。
1939年 任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生藥學科研究員。
1939—1949年 任杭州電化廠總工程師及上海新亞藥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上海中法大學藥科教授。
1947—1951年 任杭州浙江醫學院藥科兼職教授。
1949—1979年 任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研究室及植物化學研究室研究員、主任等職。
1979年10月23日 逝世於上海

生平概況

曾廣方,字兢生,1902年6月21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縣古鶴鄉。1917年,國小畢業後轉入日本東京成城中學,3年後以同等學力資格考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即現在的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電氣化學科。1924年畢業後回國,在大連滿鐵中央試驗所工作,從事植物油裂解製備碳氧化合物等研究工作。這是他最早參加的科研工作,那裡的嚴格訓練,對他以後的科學研究生涯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山縣中山縣
1928年,曾廣方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藥學科研究生院深造。在中尾萬三藥學博士的指導下,進行中藥芫花成分芫花素的分離及結構研究,同時聆聽植物化學泰斗朝比奈泰彥教授的講座課,學習天然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及研究方法。
1931年春,經中日文化事業委員會中方委員的推薦,曾廣方回國參加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任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生藥科研究員,負責生藥科工作。他繼續進行中藥芫花成分——芫花素全合成的研究,於1932年完成,連同幾年前在東京大學的研究論文——《芫花素的分離,結構及全合成研究》,寫成博士學位論文,由東京帝國大學授予藥學博士學位。他是第一位在東京帝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在中藥研究方面。系統地完成了芫花素的分離、結構及全合成的研究。
1937年初,曾廣方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著名天然有機化學家魯賓遜門下進行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完成中藥四川產陳皮新成分研究論文兩篇,發表在1938年的英國化學會志上。之後,他在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義大利等國進行短期訪問考察,最後取道美國,於1939年初回到上海。
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
曾廣方去英國前,曾擔任上海新亞藥廠技術顧問。1939年返滬後,他辭去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職務,任杭州電化廠總工程師,並接受新亞藥廠之聘,創辦新亞藥物化學研究所,並任所長,著重進行原料藥及新藥生產工藝研究,先後研究了治療性病藥物“914”等有機砷類藥物、抗瘧藥阿的平、抗麻風病藥物碸類化合物等。1943年,創辦了新亞營養藥品廠,試製合成維生素B1,取得少量樣品,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料供應困難而中止。這是他從事合成藥工藝研究時期,為中國醫藥工業發展,為改變中國在解放前只生產製劑,不能生產原料藥的局面,所做的一些開創性及嘗試性工作。在1947—1951年期間,他還任浙江醫學院兼職教授,從事教學工作。
1950年6月,中央研究院與北平研究院合併改組,成立中國科學院,為此,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藥學研究所合併,成立藥物化學研究室,繼續由趙承嘏負責,屬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所領導。1954年因工作需要,藥物化學研究室獨立建所,成立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自那時起,曾廣方一直擔任該所中藥研究室或植物化學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員。儘管他當時已患有多種疾病,但仍堅持在第一線工作,指導青年人進行研究。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
廣方平易近人,工作深入細緻,認真負責。在幾次因病長期住院時,他要求組內工作人員定期匯報,並在病床旁進行討論。除了平時領導實驗室工作外,他對實驗室的改建及儀器設備安裝等,亦都親自過問,參與設計及督促施工,使科研項目能順利地按時保質完成。在科研工作中,他很注意節約,反對浪費,要求組內工作人員訂購儀器、設備及藥品要精打細算,使物盡其用,做到勤儉辦科研。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廣方橫遭折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在運動後期得到平反後,他滿懷喜悅,迎接第二個春天的來臨,決心把餘生獻給祖國的藥學事業。他儘管年邁多病,仍堅持上班,親自在室內開設英文課,親自整理室內集體編寫的《黃酮化合物鑑定手冊》一書,認真審核,並為化合物擬定合適的中文名稱。一次因病不能出席在南寧召開的“全國常用中藥系統研究專題討論會”時,他仍然認真撰寫書面材料,委託他人發言,提出寶貴的意見及建議。
曾廣方還曾擔任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藥學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委員等職。他曾於1936年作為發起人之一創辦了《中華藥學雜誌》 ,擔任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藥學學報》 ,亦曾擔任主編。

中藥化學

系統研究含黃酮類成分的植物藥曾廣方早在1928年就開始從事中藥成分化學研究,從50年代起,他試圖尋找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藥物,系統地研究了含黃酮類成分的植物藥,發現了許多新化合物。值得提到的是,他從中藥補骨脂中發現了一種帶有異戊烯基的雙氫黃酮及查爾酮化合物,並用化學降解波譜法及全合成方法闡明其結構式,這遠早於印度科學家的工作。
中藥化學中藥化學
致力於常用中藥的化學基礎研究曾廣方很早就感到,常用中藥沒有很好地進行整理給生藥標準、規格的制訂及其製劑的質量控制帶來很大的困難。從50年代起,他發起進行常用中藥的化學基礎研究,並親自對前胡、菊花旋覆花等常用中藥進行了研究。
南瓜子中分得一種新的胺基酸1958年以後,他領導的研究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及中國利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協作,從中藥南瓜子中分得一種新胺基酸南氨酸,它能有效地抑制日本血吸蟲童蟲的生長。它的發現,為尋找防治日本血吸蟲病的非銻劑新藥提供了新的線索和途徑,並於1982年獲中國自然科學二等獎。
曾廣方在對天然藥物的化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先後發表論文近40篇。

藥學教育

曾廣方十分重視藥學教育,自1935年起,長期兼任上海中法大學藥科及杭州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後改名為浙江省立醫學院)藥科教授,講授植物化學有關課程,傳播中藥研究經驗,並結合實際介紹中藥成分的分離及鑑別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他曾在上海創辦了廣澄藥學專科職業學校,為中國醫藥事業培養了大批中級藥學技術人才。
上海中法大學上海中法大學
曾廣方重視青年人的基礎實驗技術訓練和外文學習。平時進行實驗時,他從裝置一直到反應過程都進行督促檢查,嚴格要求,力求正規。有時還親自作示範操作,加強科技人員的感性知識,並通過寫綜述、文獻介紹及作科技文摘等形式,提高各類人員對科技文獻閱讀與表達能力,以及外語水平。
曾廣方平時十分注意科技成果的總結與交流,非常認真地審閱論文稿,甚至文摘稿件也逐字逐句加以推敲,標點符號也不輕易放過。他對來自地方研究所的論文特別珍惜,常說:“外地研究所條件有限,來之不易。”所以儘量協助修改,使之完善並發表。

主要論著

1 方聖鼎,李良泉鈕經義,曾廣方.南瓜子化學成分的研究,I新胺基酸:南瓜子氨酸的分離及其結構研究.化學學報,1962,28:244.中國科學,1961,10:845.
2 朱大元,陳政雄,曾廣方等.補骨脂化學成分的研究.藥學學報,1979,14:605.
3 陳政雄黃寶山,曾廣方等.中藥白花前胡化學成分的研究.四種新香豆素的結構.藥學學報,1979,14:486.
4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室.黃酮體化合物鑑定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