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集(套裝全6冊)》主要內容:曾國荃自幼隨父兄讀書,先後就學於長沙城南、嶽麓兩所著名書院。鹹豐二年(1852),他隨曾國藩到長沙辦理團練,組建湘軍。六年,募勇三千,號吉字營,赴援江西,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此後,他率領湘軍征戰大江南北,是湘軍與太平天國軍激烈戰爭中安慶、天京兩個最重要戰役的前沿統帥,為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立下顯赫戰功。因而他很快從一介書生躋身於清統治集團,任浙江巡撫,授太子少保,封一等伯。
基本介紹
- 書名:曾國荃集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348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曾國荃 梁小進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6593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新編《曾國荃集(套裝全6冊)》以《曾忠襄公遺集》為底本,並在此基礎上,從清末以來出版的近百種書刊如《剿平粵匪方略》、《光緒朝東華錄》、《八賢手札》、《湘鄉曾氏文獻》等典籍,和有關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私收藏中廣泛輯佚,輯得大量底本所未收入的奏疏、書信、電稿、詩文和聯語題銘,總計711件,約50餘萬字,其中不乏未刊原件、拓本、抄件。我們對所有文字細加考訂,按照不同體裁和撰寫時間順序,進行重新編次,從而理清了全書脈絡,釐正了原書差錯。新編《曾國荃全集》分為六冊,包括奏疏、書札、電稿、家書、公牘、批牘、文集、詩詞、聯語、題銘。
圖書目錄
曾國荃集 (一)目錄
奏疏
同治二年
為弟曾貞斡死事恩綸再賁謝恩疏四月二十二日
水陸各軍會克江浦浦口及九袱洲等要隘進圍金陵疏五月二十七日
恭謝天恩並陳金陵近日軍情疏六月十九日
金陵各軍攻破上方橋江東橋等處獲勝情形疏八月二十七日
克復秣陵關等城隘並擬合圍金陵疏十月十二日
金陵一軍迭克城隘奉旨六案匯請獎恤疏十月十二日
同治三年
遵旨統籌會剿金陵疏五月二十二日
官軍克復金陵外城情形疏六月二十一日
奏報攻克金陵盡殲全股悍賊並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達疏六月二十三日
曾國華曾貞斡悉蒙世賞謝恩疏十月初五日
同治五年
擢鄂撫謝恩疏二月二十二日
……
同治六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三年
光緒四年
光緒五年
曾國荃集 (二)目錄
光緒六年
豁減丁糧銀米疏正月二十日
晉省軍需款目請援案報銷疏正月二十日
被災州縣察看賑濟疏正月二十日
陳占鰲請照原獎片正月二十七日
密陳扼要設防疏正月三十日
新舊錢糧等分別蠲緩疏正月三十日
辦賑知府病故請恤疏正月三十日
遵旨裁勇並局疏三月初一日
晉省賑務善後用款報銷疏三月初一日
懇分別暫停荒地錢糧疏三月初四日
廟神請封疏三月初四日
陳明病重請開缺就醫疏三月初八日
捐賑請旨建坊片四月初二日
請免攤派鐵斤銀兩疏四月初四日
請分別蠲緩萬泉等六縣錢糧疏四月初四日
請展緩引鹽奏銷疏四月初四日
查明知縣被參各款疏四月初四日
叩謝天恩疏四月初四日
孝婦請旌片四月二十八日
光緒七年
光緒八年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四一年
光緒十五年
光緒十六年
曾國荃集(三)目錄
鹹豐八年
致李續宜十月二十九日
致李續宜十一月二十四日
鹹豐九年
復李續宜,正月十三日
與惲次山中丞十月
與劉用賓十月
與彭雪琴十月
與許仙屏十月
與蕭溶川方伯十月
與毛鴻賓十一月初二日
與李黼堂觀察
鹹豐十年
致毛寄雲四月初十日
致多理堂都護四月
復彭雪琴四月
與多理堂都護四月
復舒輔廷都護四月
鹹豐十一年
同治元年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同治七年
同治十一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三年
光緒四年
曾國荃集 (四)目錄
書札
光緒五年
致沈幼帥正月
復李中堂正月
復李中堂正月
復閻丹初正月
復閻丹初正月
復沈幼帥正月
復吳子健正月
復彭雪琴正月
復潘偉如正月
致王鼎丞正月
致勒少仲二月
復王鼎丞二月
復李中堂二月
致邵汴帥二月
複方子儼二月
復何筱宋二月
復黃恕階二月
光緒六年
光緒七年
光緒八年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四年
光緒十五年
光緒十六年
電稿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五年
曾國荃集 (五)目錄
家書
道光二十八年
致伯兄六月十四日
復溫兄六月十四日
致伯兄七月十二日
致伯兄溫兄七月十八日
致伯兄溫兄八月十七日
致伯兄溫兄九月二十二日
復伯兄溫兄十月十一日
致伯兄溫兄十月十八日
致伯兄溫兄十一月初十日
復伯兄十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九年
復伯兄二月十七日
復伯兄七月初八日
復伯兄十一月初三日
鹹豐元年
鹹豐二年
鹹豐六年
鹹豐七年
鹹豐八年
鹹豐九年
鹹豐十年
鹹豐十一年
同治元年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同治七年
同治八年
同治九年
同治十年
同治十一年
同治十二年
同治十三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十四年
光緒十五年
曾國荃集(六)目錄
公牘
同治五年
會札布政司通省牙厘總局糧台總局三月二十三日
札通省各屬牙厘局四月十五日
諭戈什哈及各役人等十月二十二日
諭德安府十一月二十八日
札德安府十一月三十日
札武昌等各府州縣十二月初十日
札按察司及各府十二月十四日
札彭藩司等各營十二月二十二日
札棗陽縣十二月二十七日
同治六年
札德安支應局四月二十三日
委員設局補發陣亡兵勇口糧恤銀示七月初五日
光緒十六年
札為志銳奏織布事正月初七日
批牘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光緒三年至六年
光緒八年至九年
文集
詩詞 聯語 題銘
詩詞
聯語
題銘
奏疏
同治二年
為弟曾貞斡死事恩綸再賁謝恩疏四月二十二日
水陸各軍會克江浦浦口及九袱洲等要隘進圍金陵疏五月二十七日
恭謝天恩並陳金陵近日軍情疏六月十九日
金陵各軍攻破上方橋江東橋等處獲勝情形疏八月二十七日
克復秣陵關等城隘並擬合圍金陵疏十月十二日
金陵一軍迭克城隘奉旨六案匯請獎恤疏十月十二日
同治三年
遵旨統籌會剿金陵疏五月二十二日
官軍克復金陵外城情形疏六月二十一日
奏報攻克金陵盡殲全股悍賊並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達疏六月二十三日
曾國華曾貞斡悉蒙世賞謝恩疏十月初五日
同治五年
擢鄂撫謝恩疏二月二十二日
……
同治六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三年
光緒四年
光緒五年
曾國荃集 (二)目錄
光緒六年
豁減丁糧銀米疏正月二十日
晉省軍需款目請援案報銷疏正月二十日
被災州縣察看賑濟疏正月二十日
陳占鰲請照原獎片正月二十七日
密陳扼要設防疏正月三十日
新舊錢糧等分別蠲緩疏正月三十日
辦賑知府病故請恤疏正月三十日
遵旨裁勇並局疏三月初一日
晉省賑務善後用款報銷疏三月初一日
懇分別暫停荒地錢糧疏三月初四日
廟神請封疏三月初四日
陳明病重請開缺就醫疏三月初八日
捐賑請旨建坊片四月初二日
請免攤派鐵斤銀兩疏四月初四日
請分別蠲緩萬泉等六縣錢糧疏四月初四日
請展緩引鹽奏銷疏四月初四日
查明知縣被參各款疏四月初四日
叩謝天恩疏四月初四日
孝婦請旌片四月二十八日
光緒七年
光緒八年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四一年
光緒十五年
光緒十六年
曾國荃集(三)目錄
鹹豐八年
致李續宜十月二十九日
致李續宜十一月二十四日
鹹豐九年
復李續宜,正月十三日
與惲次山中丞十月
與劉用賓十月
與彭雪琴十月
與許仙屏十月
與蕭溶川方伯十月
與毛鴻賓十一月初二日
與李黼堂觀察
鹹豐十年
致毛寄雲四月初十日
致多理堂都護四月
復彭雪琴四月
與多理堂都護四月
復舒輔廷都護四月
鹹豐十一年
同治元年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同治七年
同治十一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三年
光緒四年
曾國荃集 (四)目錄
書札
光緒五年
致沈幼帥正月
復李中堂正月
復李中堂正月
復閻丹初正月
復閻丹初正月
復沈幼帥正月
復吳子健正月
復彭雪琴正月
復潘偉如正月
致王鼎丞正月
致勒少仲二月
復王鼎丞二月
復李中堂二月
致邵汴帥二月
複方子儼二月
復何筱宋二月
復黃恕階二月
光緒六年
光緒七年
光緒八年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四年
光緒十五年
光緒十六年
電稿
光緒九年
光緒十年
光緒十一年
光緒十二年
光緒十三年
光緒十五年
曾國荃集 (五)目錄
家書
道光二十八年
致伯兄六月十四日
復溫兄六月十四日
致伯兄七月十二日
致伯兄溫兄七月十八日
致伯兄溫兄八月十七日
致伯兄溫兄九月二十二日
復伯兄溫兄十月十一日
致伯兄溫兄十月十八日
致伯兄溫兄十一月初十日
復伯兄十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九年
復伯兄二月十七日
復伯兄七月初八日
復伯兄十一月初三日
鹹豐元年
鹹豐二年
鹹豐六年
鹹豐七年
鹹豐八年
鹹豐九年
鹹豐十年
鹹豐十一年
同治元年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同治七年
同治八年
同治九年
同治十年
同治十一年
同治十二年
同治十三年
光緒元年
光緒二年
光緒十四年
光緒十五年
曾國荃集(六)目錄
公牘
同治五年
會札布政司通省牙厘總局糧台總局三月二十三日
札通省各屬牙厘局四月十五日
諭戈什哈及各役人等十月二十二日
諭德安府十一月二十八日
札德安府十一月三十日
札武昌等各府州縣十二月初十日
札按察司及各府十二月十四日
札彭藩司等各營十二月二十二日
札棗陽縣十二月二十七日
同治六年
札德安支應局四月二十三日
委員設局補發陣亡兵勇口糧恤銀示七月初五日
光緒十六年
札為志銳奏織布事正月初七日
批牘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光緒三年至六年
光緒八年至九年
文集
詩詞 聯語 題銘
詩詞
聯語
題銘
文摘
湖湘文庫——曾國荃集 一
同治二年
為弟曾貞斡死事恩綸再賁謝恩疏四月二十二日
奏為恭謝天恩,仰祈聖鑒事。
竊臣接準江蘇撫臣李鴻章咨稱:同治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內閣奉上諭:“前據曾國藩奏,知府曾貞斡積勞病故。當經降旨追贈按察使銜,照按察使軍營立功後病故例議恤。茲據李鴻章奏報曾貞斡力疾督戰情形,並臚陳生前戰績,懇請逾格優恤一折。已故知府曾貞斡,隨同伊兄曾國藩等從事戎行,治軍有紀律,善拊循戰士,履危蹈險,堅固不搖。鹹豐十年克復太湖縣城,十一年克
復安慶省城,本年肅清江北各城,進圍金陵,皆曾貞斡之力居多。七、八月間,大股援賊數十萬人圍撲雨花台大營,屢爭官軍餉道。該故員從容布置,防剿兼施,力戰苦守四十餘日,使賊卒不得逞,被創遁去。乃因在軍日久,勞苦憂思,遂致一病不起,以死勤事,實屬可嘉可憫。曾貞斡著加恩照二品例議恤,並準其予謚,於本籍及死事地方建立專祠,仍宣付史館,特予立傳,以彰忠藎。”欽此。聞命之下,感泣難名。當即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訖。
同治二年
為弟曾貞斡死事恩綸再賁謝恩疏四月二十二日
奏為恭謝天恩,仰祈聖鑒事。
竊臣接準江蘇撫臣李鴻章咨稱:同治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內閣奉上諭:“前據曾國藩奏,知府曾貞斡積勞病故。當經降旨追贈按察使銜,照按察使軍營立功後病故例議恤。茲據李鴻章奏報曾貞斡力疾督戰情形,並臚陳生前戰績,懇請逾格優恤一折。已故知府曾貞斡,隨同伊兄曾國藩等從事戎行,治軍有紀律,善拊循戰士,履危蹈險,堅固不搖。鹹豐十年克復太湖縣城,十一年克
復安慶省城,本年肅清江北各城,進圍金陵,皆曾貞斡之力居多。七、八月間,大股援賊數十萬人圍撲雨花台大營,屢爭官軍餉道。該故員從容布置,防剿兼施,力戰苦守四十餘日,使賊卒不得逞,被創遁去。乃因在軍日久,勞苦憂思,遂致一病不起,以死勤事,實屬可嘉可憫。曾貞斡著加恩照二品例議恤,並準其予謚,於本籍及死事地方建立專祠,仍宣付史館,特予立傳,以彰忠藎。”欽此。聞命之下,感泣難名。當即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訖。
序言
曾國荃(1824-1890),原名國蓮,字子植,又字沅甫,號叔純,湖南省湘鄉縣荷塘(今屬雙峰縣)人,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胞弟。曾國荃是湘軍著名將領,是一位曾在近代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物。
曾國荃自幼隨父兄讀書,先後就學於長沙城南、嶽麓兩所著名書院。鹹豐二年(1852),他隨曾國藩到長沙辦理團練,組建湘軍。六年,募勇三千,號吉字營,赴援江西,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此後,他率領湘軍征戰大江南北,是湘軍與太平天國軍激烈戰爭中安慶、天京兩個最重要戰役的前沿統帥,為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立下顯赫戰功。因而他很快從一介書生躋身於清統治集團,任浙江巡撫,授太子少保,封一等伯。
同治五年(1866),曾國荃調任湖北巡撫,參加鎮壓捻軍的戰爭,因久戰無功,於次年以病辭任。光緒元年(1875),他復出任河東河道總督,主持黃河防汛事務。次年,調任山西巡撫。時華北地區發生特大旱災,赤地千里,餓殍載道,史稱“丁戌奇荒”,山西尤重。曾國荃任職山西曆時三年多,督率抗災救災,大力督導災後恢復,於任期為山西救災撫民嘔心瀝血。19世紀70年代後,我國多次發生外國列強侵略事件和戰爭。曾國荃先後被派往沿海地區任職。光緒六年(1881)新疆發生危機,他受命督辦山海關軍務,奔赴山海關主持抗擊俄國侵略備戰事務。中法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兩廣、兩江總督,督辦地區防務,為抗法前線組織輸送軍隊及軍需物資。光緒十六年(1890),曾國荃在兩江總督任上逝世,清廷追贈太子太傅,諡號忠襄。
曾國荃去世後,其著述由長沙舉人蕭榮爵等編輯成書,名曰《曾忠襄公遺集》。其中包括奏疏、書札、文集、批牘、年譜和榮哀錄,共六十七卷。該集收集欠完備、體例略顯龐雜,編次亦有淆亂。此外,文字偶有差錯。篇目中明顯有缺失。曾國荃作為一位晚清重臣,任職八九省區,從軍、從政三十餘年,留下大量奏疏、書信、批牘、詩文,《遺集》多有未收者。又,中法戰爭期間,電報已經套用于軍政事務,然集中一字未收。在編次上,該集大體上以時間為序,然存在一些錯亂。光緒二十九年《曾忠襄公遺集》刊刻問世,印數不多。此後僅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過。百餘年間,此書流行不廣,利用研究亦有限。
2003年冬,嶽麓書社邀請筆者和湖南省會一些專家學者重新整理,編輯一部新的《曾國荃集》。新編《曾國荃集》以《曾忠襄公遺集》為底本,並在此基礎上,從清末以來出版的近百種書刊如《剿平粵匪方略》、《光緒朝東華錄》、《八賢手札》、《湘鄉曾氏文獻》等典籍,和有關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私收藏中廣泛輯佚,輯得大量底本所未收入的奏疏、書信、電稿、詩文和聯語題銘,總計711件,約50餘萬字,其中不乏未刊原件、拓本、抄件。我們對所有文字細加考訂,按照不同體裁和撰寫時間順序,進行重新編次,從而理清了全書脈絡,釐正了原書差錯。新編《曾國荃全集》分為六冊,包括奏疏、書札、電稿、家書、公牘、批牘、文集、詩詞、聯語、題銘,計240萬字。始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曾國荃所寫家書《致伯兄》,止於他逝世前幾個月的電稿《復張之洞》,時間跨度近半個世紀。其內容涉及此間中國社會狀況及其發展變化,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與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等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
《曾國荃集》的重要史料價值,首先是一手資料。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曾國荃確實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武將,只是主要用在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事上。此外,他還是一位關注民生、心懷憫惻、才幹傑出的行政官員。在風雲急劇變化的近代中國,他對於國情的認識,和在政治、軍事、外交諸方面的主張見解,不乏深遠獨到。其次,作為一位湘軍將帥著作的結集,湘軍史料是本書最為主要的部分。從湘軍的創建及其在國內戰爭、對外戰爭的作用,到湘軍的營制、餉章與遣撤,湘軍與淮軍的關係等,本書都保存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史料。如收錄了他整頓湖北兵事餉事、奏劾官文及親信唐際盛的密折和有關書信,使我們得以窺見這一事件的經過,反映出湘軍集團與滿蒙貴族及朝廷的關係。總之,新編《曾國荃集》史料豐富,彌足珍貴。本書的出版,不啻打開了一座近代中國史料的寶櫃,對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亦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本書的整理,系由中南大學、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參加的人員(按姓氏筆畫排列)為:楊錫貴、李楓、陳先樞、陳華麗、羅力可、周敏之、梁小進、彭平一。筆者忝充主編,組織安排編校工作,並審校各冊初稿。整理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曾氏後裔的熱情關懷和大力支持。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圖書館、嶽麓書院、長沙市博物館、湖南省雙峰縣曾國藩故居管理所,劉泱泱、王興國、郭漢民、陳建明、胡衛平、黃鶴鳴、李志和、尋霖、丁平一、王立華等先生或提供珍貴資料,或賜示寶貴意見,使本書的整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此,一併表示由衷的謝意。此書原由嶽麓書社2006年11月第一次出版,名為《曾國荃全集》,此次收入《湖湘文庫》重版,對初版作了個別修訂。考慮到曾氏可能還有少數作品暫未被發現,故更名為《曾國荃集》。
梁小進
2008年6月1日
曾國荃自幼隨父兄讀書,先後就學於長沙城南、嶽麓兩所著名書院。鹹豐二年(1852),他隨曾國藩到長沙辦理團練,組建湘軍。六年,募勇三千,號吉字營,赴援江西,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此後,他率領湘軍征戰大江南北,是湘軍與太平天國軍激烈戰爭中安慶、天京兩個最重要戰役的前沿統帥,為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立下顯赫戰功。因而他很快從一介書生躋身於清統治集團,任浙江巡撫,授太子少保,封一等伯。
同治五年(1866),曾國荃調任湖北巡撫,參加鎮壓捻軍的戰爭,因久戰無功,於次年以病辭任。光緒元年(1875),他復出任河東河道總督,主持黃河防汛事務。次年,調任山西巡撫。時華北地區發生特大旱災,赤地千里,餓殍載道,史稱“丁戌奇荒”,山西尤重。曾國荃任職山西曆時三年多,督率抗災救災,大力督導災後恢復,於任期為山西救災撫民嘔心瀝血。19世紀70年代後,我國多次發生外國列強侵略事件和戰爭。曾國荃先後被派往沿海地區任職。光緒六年(1881)新疆發生危機,他受命督辦山海關軍務,奔赴山海關主持抗擊俄國侵略備戰事務。中法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兩廣、兩江總督,督辦地區防務,為抗法前線組織輸送軍隊及軍需物資。光緒十六年(1890),曾國荃在兩江總督任上逝世,清廷追贈太子太傅,諡號忠襄。
曾國荃去世後,其著述由長沙舉人蕭榮爵等編輯成書,名曰《曾忠襄公遺集》。其中包括奏疏、書札、文集、批牘、年譜和榮哀錄,共六十七卷。該集收集欠完備、體例略顯龐雜,編次亦有淆亂。此外,文字偶有差錯。篇目中明顯有缺失。曾國荃作為一位晚清重臣,任職八九省區,從軍、從政三十餘年,留下大量奏疏、書信、批牘、詩文,《遺集》多有未收者。又,中法戰爭期間,電報已經套用于軍政事務,然集中一字未收。在編次上,該集大體上以時間為序,然存在一些錯亂。光緒二十九年《曾忠襄公遺集》刊刻問世,印數不多。此後僅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過。百餘年間,此書流行不廣,利用研究亦有限。
2003年冬,嶽麓書社邀請筆者和湖南省會一些專家學者重新整理,編輯一部新的《曾國荃集》。新編《曾國荃集》以《曾忠襄公遺集》為底本,並在此基礎上,從清末以來出版的近百種書刊如《剿平粵匪方略》、《光緒朝東華錄》、《八賢手札》、《湘鄉曾氏文獻》等典籍,和有關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私收藏中廣泛輯佚,輯得大量底本所未收入的奏疏、書信、電稿、詩文和聯語題銘,總計711件,約50餘萬字,其中不乏未刊原件、拓本、抄件。我們對所有文字細加考訂,按照不同體裁和撰寫時間順序,進行重新編次,從而理清了全書脈絡,釐正了原書差錯。新編《曾國荃全集》分為六冊,包括奏疏、書札、電稿、家書、公牘、批牘、文集、詩詞、聯語、題銘,計240萬字。始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曾國荃所寫家書《致伯兄》,止於他逝世前幾個月的電稿《復張之洞》,時間跨度近半個世紀。其內容涉及此間中國社會狀況及其發展變化,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與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等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
《曾國荃集》的重要史料價值,首先是一手資料。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曾國荃確實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武將,只是主要用在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事上。此外,他還是一位關注民生、心懷憫惻、才幹傑出的行政官員。在風雲急劇變化的近代中國,他對於國情的認識,和在政治、軍事、外交諸方面的主張見解,不乏深遠獨到。其次,作為一位湘軍將帥著作的結集,湘軍史料是本書最為主要的部分。從湘軍的創建及其在國內戰爭、對外戰爭的作用,到湘軍的營制、餉章與遣撤,湘軍與淮軍的關係等,本書都保存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史料。如收錄了他整頓湖北兵事餉事、奏劾官文及親信唐際盛的密折和有關書信,使我們得以窺見這一事件的經過,反映出湘軍集團與滿蒙貴族及朝廷的關係。總之,新編《曾國荃集》史料豐富,彌足珍貴。本書的出版,不啻打開了一座近代中國史料的寶櫃,對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亦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本書的整理,系由中南大學、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參加的人員(按姓氏筆畫排列)為:楊錫貴、李楓、陳先樞、陳華麗、羅力可、周敏之、梁小進、彭平一。筆者忝充主編,組織安排編校工作,並審校各冊初稿。整理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曾氏後裔的熱情關懷和大力支持。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圖書館、嶽麓書院、長沙市博物館、湖南省雙峰縣曾國藩故居管理所,劉泱泱、王興國、郭漢民、陳建明、胡衛平、黃鶴鳴、李志和、尋霖、丁平一、王立華等先生或提供珍貴資料,或賜示寶貴意見,使本書的整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此,一併表示由衷的謝意。此書原由嶽麓書社2006年11月第一次出版,名為《曾國荃全集》,此次收入《湖湘文庫》重版,對初版作了個別修訂。考慮到曾氏可能還有少數作品暫未被發現,故更名為《曾國荃集》。
梁小進
200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