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陪葬坑

曾侯乙墓陪葬坑

《曾侯乙墓陪葬坑》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侯乙墓陪葬坑
  • 作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95307
  • 類別:文物考古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1999年,曾侯乙墓西側發現南北成列的5個陪葬坑,其中K2~K4等3個陪葬坑發現裝滿食物的瓮、罐等陶容器,K1出土467件構件、工具類青銅器。青銅構件用於連線木質桿件,通過構件之間的相互搭接,由此可組成一座可拆裝的帷帳。出土時,帷帳的木質桿件、框架之外的有機質部分已經鏽蝕,經多年努力,並結合多學科手段,本報告成功復原了帷帳。復原帷帳結構基本完整,其平面為長方形,為類似房屋的五開間四面坡式結構,面闊約10米,進深超過4米,頂高約3米,規模宏大。帷帳搭建部件結構複雜,但拆裝簡單,體現了極高的設計水平。曾侯乙墓陪葬坑及帷帳的發現是研究曾國及東周社會、生產的重要材料。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地理概況與歷史沿革 002
第二節 發現與發掘 006
第三節 整理工作 008
第二章 一號陪葬坑 015
第一節 遺蹟 016
第二節 遺物(青銅器) 019
一、套筒類構件 020
二、環鉤搭扣類構件 050
三、鏟類工具 065
四、其他 068
第三節 小結 069
第三章 二號到五號陪葬坑 071
第一節 遺蹟 072
一、K2 072
二、K3 072
三、K4 074
四、K5 076
第二節 遺物(陶器) 077
一、瓮 077
二、罐 082
三、器蓋 082
第三節 陶瓮出土動物骨骼鑑定 088
第四節 小結 089
第四章 帷帳的復原 091
第一節 復原依據 092
一、過去的考古發現 092
二、構件之間的搭接 094
三、構件與桿件的連線 095
四、構件出土的位置和數量關係 096
五、復原方法 098
第二節 復原 099
一、帷帳基本框架的建立 099
二、帷帳基本組成單元——組件的復原 107
三、帷帳結構復原 131
四、帷帳搭建過程復原 142
五、帷帳規模復原 146
六、其他可能的復原方案 152
第三節 設計理念 153
一、帷帳拆裝的核心設計——組件 153
二、建築力學的設計理念 158
三、設計的“不完美”與缺陷 162
第四節 小結 168
第五章 青銅構件的檢測和製作技術 169
第一節 一號陪葬坑出土青銅構件的檢測 170
一、樣品與方法 171
二、化學成分與顯微組織特徵 175
三、相關問題討論 198
四、小結 230
第二節 一號陪葬坑出土青銅構件製作技術觀察 231
一、分范方式 232
二、鑄造方式 235
三、同模 239
四、分批鑄造 241
第三節 小結 246
第六章 結語 247
後記 250
插圖目錄
圖一 擂鼓墩墓群區位示意圖 003
圖二 陪葬坑平、剖面圖 007
圖三 構件出土情境還原(由北向南) 009
圖四 構件3D 掃描及動畫模擬工作 010
圖五 實物模擬拼接 012
圖六 構件模擬拼接前後的情況 013
圖七 專家交流 014
圖八 一號陪葬坑(由東向西) 016
圖九 一號陪葬坑出土青銅構件 018
圖一〇 K1器物分布圖 插頁
圖一一 構件結構描述示意圖 020
圖一二 構件上的銷孔 021
圖一三 四通形構件 022
圖一四 三通形構件 024
圖一五 鶴嘴形構件 025
圖一六 A型象首形構件 027
圖一七 B型象首形構件 029
圖一八 A型卯式套筒 030
圖一九 B型卯式套筒 031
圖二〇 榫式套筒 032
圖二一 “8”字形構件 034
圖二二 柄形構件 035
圖二三 直角構件 037
圖二四 條形構件 038
圖二五 斗形構件 040
圖二六 鐙形構件 042
圖二七 鈴形構件 046
圖二八 蓋弓帽 047
圖二九 環形構件 049
圖三〇 環形鈕 051
圖三一 扳指形構件 053
圖三二 “J”形鉤 054
圖三三 “L”形鉤 056
圖三四 折鈕鉤 057
圖三五 鳥首形鉤 058
圖三六 帶鉤 059
圖三七 船形構件 060
圖三八 牌形構件K1∶58 061
圖三九 鉚釘 064
圖四〇 鏟 065
圖四一 鐓 067
圖四二 殘構件K1∶382 068
圖四三 K2平、剖面圖 073
圖四四 K3平、剖面圖 074
圖四五 K4平、剖面圖 075
圖四六 K5平、剖面圖 076
圖四七 陶斂口瓮和盤形蓋 079
圖四八 陶侈口瓮 081
圖四九 陶雙耳罐K2∶3 082
圖五〇 陶盤形蓋 084
圖五一 陶缽形蓋 086
圖五二 陶盆形蓋 087
圖五三 戰國和漢代帷帳的復原結構 093
圖五四 三通形構件形成的搭接組合 094
圖五五 構件與木質桿件連線的設定 095
圖五六 三通形構件彎鉤及其復原 097
圖五七 三通形構件、四通形構件以及A型卯式套筒構成的頂部 100
圖五八 A型卯式套筒與三通形構件、四通形構件的連線 102
圖五九 三通形構件、四通形構件套接情況 103
圖六〇 帷帳頂部與周邊構件對位情況 105
圖六一 立面構件組合 106
圖六二 帷帳框架復原效果圖 107
圖六三 正脊構件的分布 110
圖六四 正脊組件構成 111
圖六五 斜梁組件構成 112
圖六六 斜梁構件的分布 113
圖六七 側梁組件構成 114
圖六八 側梁構件的分布 115
圖六九 立柱組件構成 116
圖七〇 條形構件到南壁距離示意 117
圖七一 平梁組件構成 118
圖七二 榫式套筒的分布 119
圖七三 斜椽組件構成 120
圖七四 斜椽構件的分布 122
圖七五 角梁組件構成 123
圖七六 角梁組件與角椽構件的分布 125
圖七七 角椽組件構成 126
圖七八 角椽組件構成 128
圖七九 帷帳組件類型 130
圖八〇 正脊與斜梁 132
圖八一 “8”字形構件與榫式套筒的卡接及其形成的平梁 134
圖八二 角梁與正脊、斜梁的連線 135
圖八三 斜椽與正脊復原依據及示意 138
圖八四 角椽與角梁模擬復原 138
圖八五 檐枋與立柱組件 139
圖八六 角梁與檐枋的連線 139
圖八七 椽木與檐枋的模擬連線 140
圖八八 帷帳頂部俯視 141
圖八九 帷帳結構復原效果 142
圖九〇 帷帳地栿與立柱孔構想 143
圖九一 搭建立面的立柱及檐枋 143
圖九二 搭建斜梁與平梁組成的三角梁架 144
圖九三 形成帷帳框架 144
圖九四 安置角梁與角椽 145
圖九五 鋪設斜椽 145
圖九六 完成帷帳搭建後拉上角繩 145
圖九七 正脊一開間尺寸構成 146
圖九八 側開間尺寸構成 147
圖九九 帷帳進深剖面圖 148
圖一〇〇 虛擬復原的帷帳及其組件名稱 154
圖一〇一 脊頂構件連線及模擬復原 156
圖一〇二 斜梁和枋間立柱構件的連線及其虛擬效果 156
圖一〇三 A型卯式套筒使用效果 157
圖一〇四 象首形構件使用效果 158
圖一〇五 虛擬的組件和相關青銅構件 160
圖一〇六 正脊與角梁結構 162
圖一〇七 構件拼接組合 163
圖一〇八 平梁構件的搭接示意 164
圖一〇九 三通形構件的缺陷設計 166
圖一一〇 直角構件彎鉤情況 166
圖一一一 曾侯乙編鐘掛鈎 167
圖一一二 攜帶型XRF與EDS測試數據相關性 175
圖一一三 表面疑似釺料(Sn Pb)含量和Cu含量箱形圖 190
圖一一四 部分樣品鑄造組織 195
圖一一五 部分樣品鑄造組織中的鉛顆粒 196
圖一一六 部分樣品受熱均勻化組織 197
圖一一七 部分樣品表面殘留的釺料組織 198
圖一一八 構件主量元素成分數據碎石圖 201
圖一一九 構件主量元素成分數據三元圖 201
圖一二〇 三類功能構件Cu、Sn和Pb含量箱形圖 202
圖一二一 套筒類16種構件Sn含量箱形圖 203
圖一二二 環鉤搭扣類10種構件Sn含量箱形圖 204
圖一二三 鏟類2種工具Sn含量箱形圖 205
圖一二四 象首形構件Cu-Sn-Pb三元圖 206
圖一二五 卯式套筒Cu-Sn-Pb三元圖 206
圖一二六 鐙形構件Cu-Sn-Pb三元圖 207
圖一二七 鉚釘Cu-Sn-Pb三元圖 207
圖一二八 B型象首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09
圖一二九 B型象首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10
圖一三〇 B型象首形構件Cu-Sn-Pb三元圖 210
圖一三一 A型鐙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11
圖一三二 A型鐙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12
圖一三三 A型鐙形構件Cu-Sn-Pb三元圖 212
圖一三四 B型鐙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13
圖一三五 B型鐙形構件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14
圖一三六 B型鐙形構件Cu-Sn-Pb三元圖 214
圖一三七 鈴形構件(鈴部)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15
圖一三八 鈴形構件(鈴部)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16
圖一三九 鈴形構件(鈴部)Cu-Sn-Pb三元圖 216
圖一四〇 鈴形構件(鈕部)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17
圖一四一 鈴形構件(鈕部)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18
圖一四二 鈴形構件(鈕部)Cu-Sn-Pb三元圖 218
圖一四三 蓋弓帽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19
圖一四四 蓋弓帽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20
圖一四五 蓋弓帽Cu-Sn-Pb三元圖 220
圖一四六 環形鈕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21
圖一四七 環形鈕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22
圖一四八 環形鈕Cu-Sn-Pb三元圖 222
圖一四九 折鈕鉤主量元素成分聚類譜系圖 223
圖一五〇 折鈕鉤主量元素成分聚類係數隨分類數變化情況 224
圖一五一 折鈕鉤Cu-Sn-Pb三元圖 224
圖一五二 鈴形構件鈴部與鈕部主量元素成分對應性研究雙標圖 226
圖一五三 青銅構件套筒部分與木質桿件連線示意圖 227
圖一五四 青銅構件榫部與木質桿件連線示意圖 227
圖一五五 青銅構件之間連線示意圖 228
圖一五六 青銅構件各部分連線示意圖 229
圖一五七 帷帳復原效果圖 231
圖一五八 兩分范構件 233
圖一五九 兩分范構件 233
圖一六〇 三分范構件 234
圖一六一 條形構件 235
圖一六二 雙開范構件 236
圖一六三 先鑄痕跡 237
圖一六四 泥芯撐痕跡 238
圖一六五 鑄造缺陷 238
圖一六六 柄形構件同模鑄造工藝 240
圖一六七 船形構件同模鑄造工藝 240
圖一六八 象首形構件分批鑄造工藝 241
圖一六九 環形鈕分批鑄造工藝 243
圖一七〇 “J”形鉤兩種分范方式 244
圖一七一 扳指形構件兩種分范方式 244
圖一七二 鉚釘兩種分范方式 245
插表目錄
表一 四通形構件基本數據 021
表二 三通形構件基本數據 023
表三 鶴嘴形構件基本數據 026
表四 象首形構件基本數據 026
表五 A型卯式套筒基本數據 028
表六 B型卯式套筒基本數據 031
表七 榫式套筒基本數據 033
表八 “8”字形構件基本數據 033
表九 柄形構件基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