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曼秀自然村
- 國土面積:2.65畝
- 海拔:680米
- 年平均氣溫:20.4 ℃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有耕地365畝,其中人均耕地1.2畝;有林地3515畝。全村有農戶59戶,有鄉村人口321人,其中農業人口321人,勞動力1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4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糧食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65畝(其中:田365畝,地0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糧食、包穀、冬季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3515畝,經濟林果地3515畝,其中橡膠3415畝,砂仁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3畝,主要種植橡膠、砂仁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7.5畝,其中養殖面積3畝;村內無草地、荒山荒地面積。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9戶通自來水,有59戶通電,有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 %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9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小汽車30輛,拖拉機55輛,機車118輛。
全村未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55戶;未建有小水窖;未建“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75畝,有效灌溉率為90.6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4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9.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9萬元,占總收入的37.8%;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4.0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0頭,肉牛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2.9%;林業收入572萬元,占總收入的48.8%;第二、三產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6.4%;其它性收入0.3萬元,占總收入0.32%。農民人均純收入1246元,農民收入以橡膠、糧食等為主。全村無外出務工收入,無外出務工人員。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橡膠、糧食(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橡膠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特色產業,計畫利用大通道及港口碼頭的便利,發展小集貿及倉儲業產業。本村無企業,未成立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戶,鄉村人口321人,其中男性161人,女性160人。其中農業人口165人,勞動力165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31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曼秀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關累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人。
該村無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無集體經濟實體;2、村民文化水平偏低;3、無辦公條件。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發展集體經濟實體;2、開展科技培訓和法律講座;3、建一個辦公房;4、建兩個廁所、村內排水溝、生產便道和水壩;5、提升橡膠、糧食產業,壯大冬季作物開發;6、綠化、美化村道;7、發展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