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東山村隸屬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雲仙彝族鄉,地處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7公里,到鄉政府道路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區61公里。東鄰大石頭村,南鄰龍潭鄉麻栗平村 ,西鄰壩塘村,北鄰罵木村。轄大窪子、半路村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87戶,有鄉村人口830人,其中農業人口 830人,勞動力51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36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曼東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地理位置:雲南省普洱市仙彝族鄉
- 人口數量:83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生活環境,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成績,相關問題,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曼東山村現有農戶1837戶,鄉村人口,其中男性419人,女性411人。其中農業人口 830人,勞動力 519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 少數民族中,彝族201人,拉祜族13 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4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62.16%;享受低保11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0 公里。
全村國土面積41平方公里,海拔1,425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烤菸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853畝,人均耕地3.5畝,林地52,347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9 元。該村屬於其他,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畜牧業 為主。
自然資源
曼東山村有耕地總面積2,853畝(其中:田43畝,地 2,810畝),人均耕地 3.47 畝,主要種植 玉米、水稻 等作物;擁有林地 52,347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9 畝,主要種植 咖啡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000畝,草地 2,800 畝;荒山荒地 1,500畝。基礎設施
生活環境
曼東山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 109 戶通自來水,有 74 戶飲用井水。有183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106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9.56%、100 %和57.9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分別占總數的 33.88 %和 7.32 %)。
曼東山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34輛,機車14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3畝,有效灌溉率為 1.51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5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5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 6口。全村有 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3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0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
曼東山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林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9.6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產業。
文化教育
人文地理
曼東山村以駐地自然村得名。1950年為震東區第六鄉;1957年屬於震東鄉;1961年改為公社;1969年改為大隊;1984年體改為鄉;該村現有農戶187戶,農業人口830人,其中男419人,女411人。勞動力519人。
曼東山村是漢族、彝族混居,其中少數民族彝族201人。每年的農曆6月24日是彝族的火把節。
村務成績
曼東山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183.2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24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 1,000個(勞均 1 個)。年末集體總收入 0.20萬元,有固定資產 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相關問題
曼東山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素質,不斷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入選雲南省2021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公示名單(縣級美麗村莊)。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思仙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