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紅豆杉起源於古老的第三紀,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是第四紀冰川期孑遺的56種古老樹種之一。全世界共有11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寒溫帶、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天然分布星散,極少集中連片。
曼地亞紅豆杉是由美國科學家於1918年發現的紅豆杉科的一個天然雜交種。它的父本是歐洲紅豆杉,母本是東北紅豆杉(又名日本紅豆杉)。
形態特徵 曼地亞紅豆杉是常綠針葉樹種,多為
灌木 型,樹冠卵形,樹皮灰色或赤褐色,有淺裂紋,枝條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1年生枝綠色,秋後呈淡紅褐色,2-3年生枝呈紅褐色或黃褐色。葉兩列,條形,為鐮狀彎曲,長1-3厘米,寬0.3-0.4厘米,濃綠色,中肋稍隆起,背面灰綠色,有2條氣孔帶,雌雄異株,種子廣卵形,長0.5-0.7厘米,徑0.35-0.5厘米,生於鮮紅色杯狀肉質假種皮中,上部稍外露。4-5月開花,7-8月種子成熟,9-10月可採收果實。
生長環境 曼地亞紅豆杉最適宜氣候溫和、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條件,在光照條件較差的地方也能生長。適生於海拔460-2000米地帶。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0-30℃,絕對最低溫不低於-25℃,年降雨量700-1800毫米,土壤適應較廣,以微酸性、中性、微鹼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沙壤土、壤土都適宜生長,尤其在海拔800-1800米氣候溫涼濕潤的亞熱帶山地生長最好。
分布範圍 原產於北美洲,美國、加拿大人工種植數量最多。中國、印度、阿根廷、韓國等國均有引種栽培。中國四川、北京、廣西、江西、廣東、黑龍江、陝西、江蘇、浙江和雲南等地均有引種栽培。
曼地亞紅豆杉 繁殖方法 播種 採種: 每年8-9月份是曼地亞紅豆杉種子的成熟期,此時可採集果實搓去紅色肉質的假種皮,用水洗淨,混以濕沙貯藏。
種子處理: 曼地亞紅豆杉種子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條件下要經過兩個冬天和一個夏天才能萌發。若將種子在粗沙地上摩擦,使其種殼磨薄,這樣處理後,能增強種子透水、透氣性,播種後發芽就能加快。
播前變溫處理: 曼地亞紅豆杉的種子,胚根和胚軸都有休眠特性,胚根需經25℃以上的高溫條件處理1個月,胚軸則要在-3至-20℃低溫條件下經1個月的處理才可以打破休眠。可以將經處理過種殼的種子混沙貯藏在-3℃的條件下1個月,此時胚軸的休眠期已打破,冬春播種後,約2個月氣溫升至25℃以上時,種子就可萌發出土。
播種方法: 幼苗出土後要用遮蔭網覆蓋,以防日灼,遮蔭網的透光度採用15-20%即可。此時苗圃的日常管理很重要,要做到勤除草和採取噴施清糞水或低濃度的尿素液催苗,1年以後實生苗就可移栽種植。
插條 插穗選擇: 扦插季節可在春秋季進行。春季選取在母株萌芽前的2-3月份;秋季則在半木質化的9月份為宜。選用3-5年生優良無性系曼地亞紅豆杉母樹採集靠近主幹的當年生的枝條,或者是基部萌發2年生已經木質化的枝條作插穗,直徑要求在0.3厘米以上。
剪下要求: 在清晨或傍晚剪材、平剪,剪下面平整,不傷芽、不破損、不開裂。插條長8-10厘米,插條基部1/3部分的針葉剪除。
穗條處理: 為方便扦插時操作和促進儘快生根,扦插可按50條捆成一小捆,並成捆浸泡在800倍的多菌靈液體中消毒處理泡5小時。扦插前再在1000ppm的
ABT 6號生根粉液中浸泡基部作誘根處理,浸泡深度3厘米,時間5小時。
扦插時注意三點: 一是扦插前用水淋透插床,插床及周圍用800倍的多菌靈液消毒。扦插前一天用0.5%的高錳酸鉀液消毒,扦插後每周對插床及周圍環境噴灑1000倍
多菌靈 一次;二是扦插時用木棍插孔,把插條直插於孔內,注意保護插條切口不被基質擦傷;三是插後用手把基質壓實,使插條與基質接觸緊密,插人基質深度3厘米左右,插條間距5厘米×10厘米。插後及時澆透水。
插後管理: 主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注意保濕。扦插後插條的保濕特別重要,採用噴霧保濕,以插條葉面有細珠而不滴水,手摸有濕潤感,手捏基質不成團為合適。濕度保持在80-90%;二是適時施肥。當插穗從開始長新根至新根由乳白色變為紅褐色這段時間起,適當噴施葉面肥。可交替噴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水液肥,每7-10天1次,亦可結合噴霧施肥。當80%穗條長根或插條發新芽時,可施易溶氮20%、磷8%、鉀20%的混合物,並逐步加大濃度,每10天1次。
栽培技術 選地 在適宜海拔的氣候條件下,相對濕度不低於80%;最好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土壤肥力條件較好的酸性沙質壤土。坡向則以陰坡和半陰坡的地塊,亦可選擇交通方便,排水條件好的山地或坡地。
整地 整地方式採用帶狀整地、開撩壕溝或者全墾。地勢平緩的完整地塊採用機械翻挖全墾,深度30厘米,挖穴規格為長、寬、深20厘米×20厘米×25厘米;坡度較大的荒坡、荒地採用帶狀或開撩壕溝整地,撩壕溝寬50厘米,深50厘米。
栽植 造林密度: 株行距的確定根據曼地亞紅豆杉幼苗的生長規律,頭3年生長慢,3年以後加快,到達枝葉採摘期時樹冠一般能達到100厘米。設計株行距時,在坡度小的平緩地帶起初採用30厘米×100厘米,到第3年以後,就可以採取間隔利用1株,此時保留下的株距為60厘米。
定植前施基肥: 在苗木定植前1個月前,在打好的定植穴內施下基肥,此時的基肥以施農家肥為主,每穴1.5千克。基肥與表土拌勻後填入穴內,填土高於地面,等到栽苗前再挖開。
栽植方法: 挖開已回填的溝穴,把苗木植於穴中央、扶正。回填土10-15厘米,提苗,使苗根舒展,避免盤根,用手扶穩苗木中下部,栽植深度,至苗木根頸部,用腳踩實。澆足定根水。栽植後要注意觀察苗木生長狀況,適時補苗,經過補苗以後的成活率應該達到90%以上。
撫育 適時施肥: 從苗木定植2個月以後開始施肥。每年施肥2次,連續施3年。春季以施氮肥促進枝條生長為主,8月初施用磷、鉀肥,可以促進新梢的木質化和根系的生長。頭一年每株施尿素20克、磷鉀複合肥30克,第2年、第3年每株施尿素分別增至30克、50克,磷鉀複合肥50克。施肥時間選擇在雨天前,開淺溝施放,並蓋土。
鬆土除草: 雨後可根據土壤的乾濕程度及時中耕除草。間種農作物的則以耕代撫,清除林地雜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年5-6月和8-9月各挖墾1次。
撫育時對苗木培土和擴穴,以促進根系的生長。
病蟲防治 曼地亞紅豆杉病蟲害危害不多,防治的總原則是預防為主。每年4-5月預防性施用敵殺死或菊酯類農藥,使用方法閱讀產品說明書。4月末至5月初每10天1次,連續施多菌靈液或敵克松以預防病蟲害發生,若已發生病蟲害則要及時針對性防治。發現的害蟲有
散白蟻 ,4-6月危害樹幹基部,此時可用滅蟻散撒在行間預防。施用農藥要注意人、畜、苗的安全。染病的死株要及時清除,冬季預防野兔危害樹幹樹皮,可對應採取網捕等方法。
主要價值 藥用 民間和傳統利用: 中國民間和傳統利用紅豆杉歷史久遠,常用來驅蟲、消積、潤燥、利尿、消炎、排毒。紅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質(單寧),有收斂抑菌作用,對治療胃腸炎、口腔潰瘍、子宮肌瘤、糖尿病、淋病、類風濕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外用還可治痔瘡、腳氣病和皮炎。
曼地亞紅豆杉 治療癌症: 紫杉醇是一種由紅豆杉屬植物的樹皮和樹葉中提取的二萜類化合物,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發現的,它具有獨特的抗腫瘤作用,能夠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阻止其增殖;這神奇的功效得到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L)的重視,促進了臨床試驗的進程,最終成為繼阿黴素、順鉑以後發現的對多種癌症有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功效。1992年12月美國國家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這一種廣譜、高效、副作用小的抗癌藥物——紫杉醇臨床上用於治療晚期卵巢癌和轉移性乳腺癌。以後又批准用於治療食道癌、肺癌、膀胱癌等惡性腫瘤。醫療試驗表明:紫杉醇對治療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頭頸部癌、軟組織癌、食道癌、結腸癌等多種癌症有明顯的療效,是當今抗癌藥物的新代表。紫杉醇被稱為“晚期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
觀賞 曼地亞紅豆杉四季長綠,樹姿美麗,尤其是在秋季種子成熟時,鮮紅色的假種皮,包裹著的種子,呈現出萬綠叢中點點紅,紅綠相問,十分靚麗。曼地亞紅豆杉樹體生長緩慢、萌發力強、耐修剪、易造型,可修剪為傘形、塔形、球形、柱形等藝術造型,可廣泛種植於公園、住宅、庭園、道路、廣場及建築物周圍,有較高的城市園林綠化、美化、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