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五代時期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曹英(905~954),字德秀,常山鎮定人(今河北正定),為五代時期的將領。初隸趙王王鎔帳下,後歸事後唐明宗。後漢初曾任康州刺史、岳州防禦使,漢末追隨周太祖郭威平定內亂,官拜昭武節度使、檢校太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為太祖所倚重,後從征慕容彥超叛軍有功,又領彰信軍節度使。曹英作戰英勇,性格謙恭好禮,為士紳稱道。

基本介紹

  • 別名:曹威 曹胤 
  • :德秀
  • 所處時代:五代十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日期:906年
  • 逝世日期:954年
  • 主要成就:歷仕四朝
  • 最高官職:同平章事、成德軍節度使等
  • 本名:曹英
  • 追贈:中書令
  • 籍貫:常山鎮定(今河北正定)
人物生平,性格特點,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曹英(本為胤,為避趙匡胤名諱,改為英),字德秀,是常山鎮定人(今河北正定)。父親曹全武,曾在趙王王鎔手下做校尉,曹英也因此在王鎔帳下效力。等到張文禮作亂,王鎔身死,唐莊宗收復趙王的領地,將王鎔的手下也都收為己用,隸屬散指揮使。等到唐明宗即位,曹英作為親軍,一次皇帝問了他的父祖先考,曹英據實以答,皇帝說:“是朕的故舊啊”。於是提拔他做了親軍的頭領,照顧有加。
後晉天福中年,曹英升任弩手軍使。在汜水平了張從賓之亂,以軍功升任弩手軍都校。
後漢初年,掌管奉國軍,加檢校司徒,兼任康州刺史。乾祐初年,李守貞占據河中叛亂,曹英被授予行營步軍都校。等到河中叛亂被平,升任行營步軍廂主,並擔任岳州防禦使。
曹英跟隨周太祖魏州,擔任北面行營步軍都校。後來曹英跟隨太祖平定京城內亂。後周建國初年,曹英憑藉擁立從龍之功被授予授昭武節度使、檢校太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第二年(廣順二年)春天,率軍討伐兗州的慕容彥超,攻城陷地,非常厲害。當年夏天,太祖親征慕容彥超,合兵一處攻陷兗州,得勝而歸。此役後,曹英領彰信軍節度使,仍然和原來一樣率領之前的軍兵。周世宗即位,追加曹英同平章事,授予成德軍節度使。世宗車駕自太原返回,又給曹英加封侍中。顯德元年冬,曹英死於鎮守的藩鎮,時年四十九。皇帝下制追贈曹英為中書令

性格特點

曹英樸實穩重,待人接物時謙恭重禮,即使是宴會娛樂之時,待人接物,也是謹守禮數。

親屬成員

父親曹全武,曾擔任趙王王鎔手下校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