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芸秀

曹芸秀,幼年時患類風濕關節炎,11歲走進校門。面對人生的坎坷,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在病痛徹入骨髓的漫長歲月,艱難地練習寫作,於2008年出版個人文學作品集《不屈的靈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芸秀
  • 籍貫:天津
  • 性別:女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56年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不屈的靈魂》
人物介紹,文學成就,作品介紹,記者感言,

人物介紹

曹芸秀
曹芸秀,女,1956年生,曹芸秀8歲時患類風濕關節炎,11歲時拄著雙拐走進校門,在老師的關愛、同學們的幫助下度過夢幻般的童年。她20歲高中畢業後,本可以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就業崗位,但由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名額竟被後門“頂”了。有關單位還弄丟了她的人事檔案,從此她失去了工作的機會。
這個無情的打擊使她的病情加重,不到一年的時間全身306個關節固化變形,逐漸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面對人生的坎坷,她一遍又一遍讀了“當代保爾”——張海迪身殘志不殘的事跡,她從張海迪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不但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激發了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精神。

文學成就

從1998年開始,她在病痛徹入骨髓的漫長歲月,用蜷縮的手,艱難地握著手中之筆練習寫作,每天僅能寫二三百字,腕部、肘部、拇指和食指間都磨出了血跡,她就用紗布裹上,毅然像一個身負重傷而衝鋒不止的戰士。
這些年來,她以自己挑戰命運的經歷和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愛為題材,先後創作了50餘篇文學作品,體裁涉及小說、詩歌、散文、雜文、隨筆、心靈感悟等,其中不少單篇在報刊上發表,由此被譽為天津的“張海迪”,榮獲天津市十佳“自強不息殘疾人標兵”的稱號,2004年6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曹芸秀熱愛文學、追求理想的故事,讓“爬格”多年的郭九林受到震撼。他來到曹家,看望了這位帶著傳奇色彩的殘疾女強人。曹芸秀講述了自己“爬格”的艱辛後,拿出厚厚的一摞手稿,說:“這些年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把這些稚嫩的作品結集出版。雖然我的字不漂亮,但這些稿件真實記錄了我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追求,如果能通過我的習作讓更多的人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也算了卻了我的一樁心愿。”
聽了曹芸秀情真意切的談吐,郭九林深受感動,他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對曹芸秀說:“請你放心,我們一定幫你圓這個夢!”
愛心匯聚,眾人拾柴火焰高
妙筆公司是全國第一家文字代理公司,因為成立時間短,再加上文字工作利潤空間小,替人出一本書,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郭九林對公司人員說:“曹芸秀能用殘疾的手、一筆一畫寫出20多萬字的書稿,和她付出的艱辛相比,我們這些困難算得了什麼?”
為此,他一方面組織編輯人員對50餘篇手寫稿件進行篩選、分類、整理;另一方面為解決出書經費,他通過各種關係尋求愛心企業的支持,共同幫曹芸秀圓出書夢。
“愛心融融聚能量,眾人拾柴火焰高”,一些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紛紛為曹芸秀出書伸出援助之手。天津書法家協會顧問、書法家王全聚先生為曹芸秀題寫了《不屈的靈魂》5個大字,作為書名;曾被央視“東方時空”欄目譽為“咬文嚼字”專家的張振倫先生,主動給出版單位打電話,義務承擔了這些書的校對任務……
書墨飄香,不屈靈魂感世人
世界殘疾人日——2007年12月3日這天,曹芸秀的作品集《不屈的靈魂》由中國新聞出版社出版。在該書的首發式上,郭九林受中國新聞出版社委託,將價值30000元的書無償捐給市殘疾人的聯合會,讓殘疾人兄弟姐妹共享這一精神成果。
“書墨飄香傳神韻,字字句句感世人”。這本書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除本市多家媒體相繼報導外,香港《中外新聞》周刊以《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為題,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曹芸秀的事跡和3幅照片,稱讚曹芸秀是“保爾的化身,生命的強者”。本市計程車客管站為所屬學雷鋒小分隊、助殘小分隊的50部計程車配發了《不屈的靈魂》一書,供乘客坐車途中閱覽。為了以實際行動學習曹芸秀的精神,客運站規定助殘小分隊的車全部掛牌運營,對盲人實行免費接送,對其他殘疾人只收半價車費。
家住王頂堤的趙寶財是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他自學動漫設計,七年來創作了2000幅動漫作品。讀罷曹芸秀的作品集,他連夜繪製了一幅“保爾·柯察金”的畫像,托人贈給曹芸秀。他在留言中寫道:“你雖無健全的肢體,但有不屈的靈魂,你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作品介紹

《不屈的靈魂》這本書涉及的體裁廣泛,其中包括詩歌、散文小說、雜感等,感情真摯細膩,含義深刻,語言自然流暢,意境寧靜。
許多從生活中感悟的真諦,讀罷令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千!對正常人來說,寫一本書或許並不那么困難,而對曹芸秀來說,寫出這些優美的作品,要付出比常人多千百倍的艱辛!

記者感言

殘女圓夢引出的反思
讀罷曹芸秀的《不屈的靈魂》,作為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原領導成員之一,我一方面為這位堅強的殘女所取得的成就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感到愧悔。掩卷深思:曹芸秀的事跡如此感人,為什麼我們為殘疾人謀福利的專門機構,不能及時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而讓別人拉著去“化緣”呢?為什麼不肯用為數不多的錢去幫助一位殘女圓夢呢?要知道基金會的錢都是小學生、書畫家、企業家、藝術家、廣大幹部民眾捐助的愛心錢、血汗錢,我們取之於民眾,用之於助殘,這是順理成章的啊!我們不能只在殘女個人奮鬥、眾人支持下取得成就時唱讚歌,而應舉一反三,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