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雲,1993年11月出生,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學術成果,代表論著,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11-2015 山東大學 本科
2015-2020 北京大學 博士
工作經歷
2020- 北京理工大學
研究方向
採用機器學習+多尺度建模+高性能計算的新範式,主要研究內容包含:
1. 能源材料、物理化學等表界面體系的結構與動力學
2. 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材料的設計
主要成就
學術成果
採用機器學習+多尺度建模+高性能計算的新範式,研究能源材料、物理化學等表界面體系的結構與動力學性質及數據驅動的新材料設計。作為共一/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NSR、PRL、AM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曾獲國家博新計畫、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北大優秀博士論文等多項榮譽;講授本科生課程《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博新計畫、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博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作為研究骨幹參與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受國際最大科研期刊出版社Springer Nature邀請將博士論文出版為英文專著。
代表論著
1. Visualizing Eigen/Zundel cations and their interconversion in monolayer water on metal surfaces. Science, 377:315-319 (2022). 共同一作
2. Atomic imaging of edg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a two-dimensional hexagonal ice. Nature 577, 60–63 (2020). 共同一作
3. The effect of hydration number on the interfacial transport of sodium ions. Nature 557, 701-705 (2018). 共同一作
4. Machine learning aided atomic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facial ionic hydrates from AFM images. Natl Sci Rev, nwac282 (2022). 通訊作者
5. Suppressing the Dynamic Oxygen Evolution of Sodium Layered Cathodes through Synergistic Surface Dielectric Polarization and Bulk Site‐Selective Co‐Doping. Adv. Mater. 2209556 (2022). 通訊作者
6. Robustness of bilayer hexagonal ice against surface symmetry and corrugation. Phys. Rev. Lett. 129, 046001 (2022). 通訊作者
7. Atomic insight into the interfacial effect on the molecular solvation. J. Phys. Chem. C. 126, 3756-3763 (2022). 通訊作者
8. Advances i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ing of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Interfacial Water. Front. Chem. 9:745446 (2021). 共同一作、通訊作者
9. Advances i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Weakly Perturbative Imaging of the Interfacial Water. Front. Chem. 7, 626 (2019).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