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7年(民國六年)5月19日,曹建猷出生於湖南長沙。在國小上學時,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參加過多次抵制日貨的運動與遊行,進入國中後,通過姑母曹孟君為他訂閱的“生活周刊”,加深了愛國意識。其中,
鄒韜奮先生的《小言論》對他的影響很大。
1936年至1940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專心讀書。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6月,畢業後,上海電力公司等單位以優厚的待遇聘任他,出於民族感,曹建猷覺得應該到內地去工作,於是經長途跋涉到達昆明。
1940年8月,開始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任助教,三年後升為教員,擔任過電機學及電力系統方面的教學。
1945年,與夫人姚皙明均考取公費留學。8月至11月經印度乘船到美國,
1945年11月至1950年9月在美國波斯頓麻省理工學院當研究生,主要方向是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1947年8月至1950年9月,當研究生期間,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及紐約市立學院兼任過講師和客座講師。畢業後,至1951年8月,在紐約市立學院擔任過客座講師。
1950年9月,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 “M1T同步電子回旋加速器”(Betatron charactristics of the MIT Synchrotron),其分析與試驗方法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套用。
從1951年8月,開始在唐山工學院擔任教授,直到現在,曹建猷一直在這個學校工作(唐山工學院在 1952年改名為
唐山鐵道學院)。
1952年,曹建猷擔任唐山鐵道學院電機系系主任。
1956年,曹建猷參加了國務院組織的制訂中國科技發展12年規劃的工作。同年,曹建猷開始指導鐵道電氣化的研究生。並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對當時國內外爭論不下的“交流制”和“直流制”提出了肯定的論據和建議。
1957年,曹建猷參加中國鐵路電氣化考察團,任副團長,赴
蘇聯、
波蘭、東德、
捷克、
匈牙利等國考察。
1959年開始,在他的主持下,“電氣運輸”專業先是在高年級分為兩個專門化,後來分為“電力機車”及“電力鐵道供電”兩個專業,奠定了中國鐵道電氣化教育的基礎。這兩個專業,在曹建猷的直接領導和親自參與教學下,幾十年為中國鐵道電氣比事業培養了大量的工程技術骨幹和專家。
1960年,參加了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寶雞至鳳州區段的通電試車工作,任領導小組副組長,作了許多創造性建議,並親臨第一線指揮,解決了不少關鍵技術問題,使通電試車獲得圓滿結果,為中國實現鐵路電氣化作出了貢獻。
1960年開始,他大力支持和親切指導電氣化鐵道運動系統的研究課題。電氣化鐵道遠動系統,是由鐵路區段的調度所對鐵路沿線的變電所,分區亭和其他電氣設備進行綜合遙控、遙信及遙測的先進技術,對於提高供電質量、保證安全供電有重大意義,是電氣化鐵道必然的發展方向。
1963 年完成的寶成鐵路寶鳳段無接點綜合遠動裝置,獲國家新產品二等獎。
1971年,遷到四川後,又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為中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奮鬥了四十多年,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曹建猷曾被選為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5年,他又親自與鐵道部電氣化局局長商定,為石太線研究新的電晶體遠動裝置。
1978年,根據形式發展,年巳花甲的系主任曹建猷,東山再起,親自率領三位骨幹教師在全國各地進行了計算機專業調查。
1978年至1983年曾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1年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鐵路、公路、水運分組組長、顧問。1987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
1987年,70周歲的曹建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88年6月12日,曹建猷經過一年的預備期之後,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997年9月19日,逝世。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曹建猷一直致力於中國高等教育和鐵道電氣化的開發研究。20世紀50年代初,為適應中國鐵路電氣化的需要,創辦了中國鐵路電氣化專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作為中國電氣化鐵道採用25千伏單相工頻交流制的主要決策論證者,對確定中國電氣化鐵道供電制度及電氣化鐵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教學和指導研究生工作。在供電系統理論與計算的研究方面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和著作。
六十年代,在曹建猷的領導下就開始了用模擬電子計算機進行電力牽引計算的研究。以後開始套用數字計算機的研究。巳完成的計算機仿真牽引供電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測出牽引網電流、電壓等參數,進行電流諧波及對電力系統的影響等方面的分析,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有些成果在國外尚未見有報導。
曹建猷在理論上對交流牽引供電系統的設計計算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牽引網是向電力機車供應電力的網路,由於機車是活動的,在起動、制動、上坡、下坡等情況下,電力機車從牽引網上取用的電流大小都不同,而且,線路上同時有多少電力機車,它們如何分布,如何運行,都是隨機的。因此,如何計算牽引網的電流、電壓、能耗以及設計供電系統,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曹建猷採用機率論和隨機過程作工具,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計算和設計方法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鐵道電氣化專業學術會議報告集》上先後發表了“交流牽引網電計算的普遍公式”及“牽引網電計算的嚴格公式”等論文,並編著了《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電力鐵道供電》及《牽引變電所》等著作。為我 國在鐵道電氣化供電系統理論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主要論著
專著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離散數學 | 曹建猷 | | 1986 |
| 曹建猷. | | 1984 |
| 曹建猷 | | 1978 |
牽引變電所 | 曹建猷 | 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 | 1960 |
牽引網電計算的嚴格公式. 鐵道電氣化專業學術會議報告集 | 曹建猷 | 鐵道出版社 | 1965 |
1 曹建猷.Betatr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T Synchrotro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博士論文.1950.
2 曹建猷.我國電氣化
鐵道應採用何種電壓制.
人民日報,1956.
3 曹建猷.交流牽引網電計算的普遍公式.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試冊(第一冊).1964.
人才培養
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教學和指導研究生工作。在供電系統理論與計算的研究方面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和著作。1983年,在國務院第一次評定學泣受權時,就批准西南交通大學“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有碩士、博士授予權,曹建猷為首批博士導師。現巳培養博士生10餘名,碩士百餘名。學生:
潘啟敬教授、
賀威俊教授、白家棣教授、簡克良教授、
鈕小明教授、
朱懷芳教授、褚昌鈐教授。
講過“算法分析與設計”、“離散數學”、“套用代數”、“結構化程式設計”“編譯原理”等課程。
1958年,在他任系主任的電機系就增設了計算機專業,1962年第一屆
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後,在專業調整時暫停辦。1978年,親自帶領三位骨幹教師在全國各地進行了
計算機專業調查,認真研究和確定計算機專業方向,及時再度辦起了計算機專業。
1956年就培養出了第一屆畢業生,他們正好趕上中國第一條鐵路電氣化建設的需要,成為中國鐵路電氣化的開路先鋒和後來的技術骨幹及領導。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7 | 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 | 獲獎 |
1987 |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 | 獲獎 |
1978 | 鐵道部高校科研一等獎及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 | 石太線研究新的電晶體遠動裝置 | 獲獎 |
1963 | 獲國家新產品二等獎 | 寶成鐵路寶鳳段無接點綜合遠動裝置 | 獲獎 |
社會任職
曹建猷曾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屆和第七屆的代表;
人物評價
曹建猷先生的一生,是精忠報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是開拓創新,不斷開創中國鐵路電氣化事業新局面的一生;是勇於擔當,為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鞠躬盡瘁的一生。(
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評)
曹建猷院士的一腔愛國熱血、深明大義,與為中國電氣化鐵路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陳維榮院長評)
曹建猷嚴謹治學、艱苦創新的精神。(
西南交通大學潘啟敬教授評)
後世紀念
2016年5月14日15時,曹建猷院士銅像落成揭幕典禮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電氣樓前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