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庭棟

曹庭棟

曹庭棟(1700-1785),清代養生家。一作廷棟。字楷人,號六圃,又號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鎮人,生活於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享年八十六歲(見《曹庭棟自編年譜》)。

天性恬淡,曾被舉孝廉而堅辭不就。勤奮博學,於經史、詞章、考據等皆有所鑽研。尤精養生學,並身體力行,享壽近九旬。撰有《老老恆言》一書,為著名老年養生專著。

基本介紹

  • 本名:曹庭棟
  • 字號:字楷人號六圃,又號慈山居士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浙江嘉善魏塘鎮人
  • 主要作品:《老老恆言》,《易準》,《孝經通釋》
  • 主要成就:氣功養生法
  • 性別:男
生平及著作,曹庭棟與養生,曹庭棟詩選,秋燕,遯溪,梅花渡,西村,查家盪,瑞竹居,邊月,馬翮飛,山園即事,月夜至玉屏庵,太白樓,

生平及著作

乾隆六年(1741)舉人。少嗜學,工詩文。中年後,絕意仕途,於居處累土為山,曰“慈山”。彈琴賦詩,寫蘭竹,摹篆隸以自娛。曹氏著述頗豐,自成一家。有《產鶴亭詩集》9卷、《隸通》2卷、《琴學內篇》1卷、《外篇》1卷、《魏塘紀勝、續紀》等。所著《易準》、《孝經通釋》等6本宏作多采入四庫全書。養生專著有《老老恆言》(又名《養生隨筆》)五卷,自言其養生之道,淺近易行。曹是個琴學家、書畫家,平時經常彈琴養心,書畫怡情。除主張和情志、養心神、慎起居、適寒暖外,對節飲食、調脾胃尤加重視。
他認為,飲食不節,脾胃乃傷,並指出“脾胃為後天之本,老年更宜調理脾胃為要。”還認為“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因此,節制飲食,調理脾胃有助於飲食和精微的正常消化及轉輸以保證人體各部分的營養而致健康長壽。

曹庭棟與養生

曹庭棟贊同華佗在《食論》中的論點,認為食物須經“三化”始易被消化吸收而供添營養。所謂三化:一是火化(須爛煮),二是口化(宜細嚼),三是腹化(依靠脾胃自動消化)。並強調“老年惟藉火化”,這是因為老年人齒牙多有脫落,口化力減低,脾胃功能漸弱,腹化力下降故大多依賴火化的煮爛蒸熟,使有利於消磨輸運,吸收較多的營養。
曹庭棟
在節制飲食方面,首重食量的適宜,贊成“量腹節所受”,即須根據自己的肚量對飲食加以節制,寧少勿多,不可勉強加食。故他說:“凡食總宜少為有益,脾易磨運,易化精液,否則極易之物,多食反至受傷”,“加則必擾胃氣”。
曹氏也很關注飲食之冷熱適宜。他強調飲食之冷熱,應順從四時寒暑的自然變化,一般而言,寒冬宜熱食,酷夏宜涼食,但因胃的秉性是喜暖厭寒,故熱則害少,寒則害多。故他認為,飲食寧過熱也不要過涼,並指出:“瓜果生冷諸物亦當慎,胃喜暖,暖則散,冷則凝,凝則胃先受傷,脾即不運。”
此外,曹氏也認為,調理脾胃,不僅在於食量適中,冷熱適宜,還應“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食,則磨胃而易消化。但也指出“飽食後不得急行,急行則氣逆,不但食物難化,且致壅塞。”並告誡不要食畢即臥,是因此時“胃方納食,脾未及化”故易傷胃之故。如食後必欲臥者,“宜右側(臥)以輸脾之氣……食遠(進食較久以後)則左右胥(都)宜。”
曹氏還很重視飲粥養胃以期益壽的措施。他認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甌(碗盞),能推陳致新(可促進新陳代謝),生津快胃(使脾胃機能順暢),所益非細。”甚至認為“有競日食粥,不計頓(餐次),飢則食,亦能體強健,享大壽。”故他輯錄的藥粥方有一百首之多,雲可“備老年之頤養”。
由上可看出,曹庭棟在綜合養生的諸措施中,對食物、飲食、慎藥和藥粥等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和提倡。

曹庭棟詩選

秋燕

如客漂搖不自禁,落花故巷尚追尋。疏簾清曉差池影,細雨黃昏去住心。舞遍空庭人寂寂,語殘涼夢月沈沈。鬱金堂上驚秋蚤,愁絕雙棲伴獨吟。
陳賢良隱居
溯洄渺渺挹清風,遙在篁墩東更東。篁墩庵,俗稱荒墩庵,在九南區,中為表腎祠,以祀腎良。想得柴門煙靄里,白牛閒臥綠楊叢。

遯溪

勝國風流宛在茲,殘山剩水憶棲遲。劇憐仲膝鬚眉古,鱗月堂前話舊時。

梅花渡

香雪消殘菸草平,鷺行橋畔鵓鴣鳴。小軒易地聽春雨,寒瘦一枝牆角橫。

西村

錫類恩沾殤後身,松楸交映石麒麟。未知繩武今何似,慚愧青衫拜墓人。

查家盪

灘頭卜築誰家屋,渺沔澄波以姓傳。蓮葉盡消蘆葉長,數聲漁笛咽秋煙。

瑞竹居

壓架香添滴翠新,背時殘朽咤回春。煙枝風葉無多景,珍重栽培待後人。

邊月

營門獵火夜深稀,一鏡初懸霜亂飛。荒磧到天人影小,翔雲連海雁痕微。牙旗暗閃嚴金鑰,毳帳孤開冷鐵衣。無相封侯空憶得,龍沙萬里奉清輝。

馬翮飛

馬翮飛,字震卿,號一齋,桐城人。乾隆初,舉孝廉方正。有《翊翊齋詩文鈔》。

山園即事

曲徑穿林口,層岩接石梯。到門青嶂合,坐客白雲齊。雨歇泉初響,花飛鳥自啼。向來耽野趣,何日遂深棲。

月夜至玉屏庵

古寺翠微間,溪山契悠想。明月下庭除,忻然遂獨往。春溪漾素輝,寒松落幽響。繁陰漸迷離,疏影散林莽。一徑薜蘿深,拄杖緣蘿上。高僧夜未暝,開軒共澄朗。坐久若有得,無言倚虛幌。

太白樓

黃葉一天秋,青山百尺樓。樓頭舊時月,夜夜照江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