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注釋,
作品原文
吾郡自南宋金人亂後,地為重鎮,而居民漸稀。元興,生機未復,尋遭張士誠[1]蹂躪,相傳存者僅七家。余遠祖友諒公[2],生元皇慶元年,其一也。余則槐樹李、梅花劉、面盒王、節孝徐諸族。明初,戍籍雲屯,阮氏,陳友諒[3]之裨將也;邱氏,方國珍[4]之營棄也。隸大河衛[5]者,有周、徐、韓、李、韋、戴、顧、管、趙、盧、梁、牛若而姓;隸淮安衛[6]者,有李、周、丁、章、段、熊、蔣、朱、金、蔡、汪、劉若而姓;自山西、河南、新安來業鹺者,有杜、閻、何、李、程、周若而姓。淮安衛之周氏[7]多勳爵,邱氏[8]多聞人,大河衛之阮氏[9]多達官,山西之閻、李[10] 多名士經生。吾邑信為才藪。然杞梓皮革,自楚往者居多[1l],抑余有說焉,難人淮為蜃[12],桔逾淮為枳[13],古今善變者,莫淮地。若其變而為勳爵、聞人、達官、名士、經生,則雉蜃之由蠢得靈也;其變而不為勳爵、聞人、達官、名士、經生,則橘積之由甘成苦也。獨霽堂先生陳氏族,非戍、非商,明初自新安[14]珠里來淮,迄先生十三世碧涵明府[15],以名進士起家,嗣是秦、鑣、寶、田、光、國、大、小、阮[16],仕績彪炳震一時,先生獨與伯兄南洲明經[17],退修宗族法,訂祭墓禮,酌定家薦[18]事宜,寢之南構祖廟三楹,諏二仲吉日[19]承祀及期,夜分與質明行事,主人酒三薦,主婦贊豆[20]。既奠,適西楹祝告,撤饌餕,勿勿乎如有餘慕,歲習以為常。自末俗之陋也,既葬,妥[21]木主寢門,溷[22]仙佛供一堂,歲時伏臘[23],孝孫某奉行故事,炙未撤而跛於門,酒未灌而願以笑,日既昃始饗,不移晷禮畢[24]。至春秋戊社日,一寸二寸之魚,半清半濁之酒,祭主未遍召助祭[25]者,或竟以他事辭。嗚呼,敬宗收族[26],歲不過四五日,朋友宴集則赴之,宗祏墳墓則委之,積疏成闊,積闊成絕,由是而冠[27]不賀焉,婚不往焉,喪不吊焉,骨肉陌路如秦越[28]之視,肥瘠漠然,不加喜戚。聞先生之風,其廉立[29]宜何如也!先生既修於家,又推其餘以振興士氣,故集中為人作族譜[30]敘,十居二三雲。
作者簡介
楊慶之,清山陽人,字雲五,號笏山,鹹豐中恩貢生。著有《四書彙纂》、《五經隨筆》、《 歷代紀元》、《一草亭詩文集》等。
寫作背景
陳師濂,字步溪,號霽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舉人。官金壇教諭。其先祖陳碧涵,清初為望社名士,專精三禮,淮上治禮者多從之。陳師濂詩禮傳家,亦以禮學見長,修宗族法,訂祭奠禮,著有《聰訓堂集》、《西湖小草》。楊慶之是個長於禮學研究的人,看到當時社會一般人對祖宗的祭奠不上規矩,宗族間的親情日益冷漠,故借重版《霽堂文集》之機,寫此文附後,希望引起社會對禮法的重視。實際上此的真正的價值,在於反映了淮安巨家氏族的源流及人口的變化情況。
注釋
[1]張士誠:元末泰州人,鹽販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率鹽丁起兵,攻下高郵等地。十六年定都蘇州。次年降元,後繼續擴展土地,淮安屢為其攻占。[2]友諒公:此處指楊氏先祖楊友諒,生於1312年(元皇慶元年)。[3]陳友諒:元末沔陽人,漁民出身,先參加徐壽輝紅巾軍,後勢力漸大,遂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被朱元璋擊敗,中箭死。裨將即副將。[4]方國珍:元末黃岩人,以販鹽浮海為業,至正八年,率眾打劫漕運糧食,進攻浙東沿海。以賄賂當道,得任海運漕糧官員,割據溫州、台州、慶元三路。後降朱元璋。[5]大河衛:明初設,位於淮安府新城,後公署遷北門內。為軍墾機構。直屬南京中軍都督府管轄。明代淮安、大河兩衛有官兵萬餘人,正常參與城守操練者兩千人。清代主要以屯田為主,嘉慶年間,大河衛屯田1600多頃。[6]淮安衛:明初設,位於淮安府舊城,清嘉慶間,實屯田715頃。[7]周氏:按光緒《淮安府志》載,周氏世襲大河衛指揮使,並非淮安衛。此處疑有誤。查明、清淮安衛周氏未見多勳爵者,只大河衛周氏先後數代人,分別任歸德守備、贈縹騎將軍、南京左府都督、川廣參將等。[8]邱氏:指邱度、邱俊孫、邱象升、邱象隨及以後的邱兢、邱心坦、邱心如家族,為山陽文學世家。[9]阮氏:即阮晉、阮應商、阮學浩、阮學浚、阮葵生、阮芝生、阮鐘瑗、阮式家族,代出名宦、文人。[10]閻、李:閻指大經學家閻若璩家族。李指李時謙、李時展、李時晉家族。兄弟三人,兩人中進士,一人中舉人,後亦多繼者。[11]杞梓皮革,自楚往者居多:此處意思是說,有人認為,淮安的人才,都是外地匯攏來的,不是本地出產。同各地的杞梓皮革一樣,都是楚國運過去的。此典出處不詳。[12]雉人淮為蜃:雉,野雞。蜃,本為大蛤。指處指傳說中的一種龍,能吁氣成樓台之狀。雉化蜃為一種傳說。謂蠢笨的動物入淮後就變成有靈氣的動物。[13]桔逾淮為積:枳,又稱枸枳或臭桔,不可食。“桔逾淮為枳”語出《晏子春秋·晏子將使楚》,謂桔子在淮南為甘甜的桔子,但過了淮河就變成不可食的臭桔。[14]新安:郡名,治所在今黃山市歙縣。後世以新安作為歙州、徽州的別稱。珠里,為新安的一個里名。[15]明府:唐以後對縣令的別稱。[16]秦鑣寶田光國大小阮:指陳家族譜上輩份的排列次序。[17]明經:清代為貢生的別稱。[18]家薦:指家庭對祖先祭祀敬獻活動,薦,即“獻”的意思。[19]二仲吉日:二仲指夏曆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吉日指農曆每月朔日,即初一。[20]豆:指盛祭品的器具。[21]妥:安坐的意思。[22] 溷:本指豬圈和廁所。這裡指混雜的意思。[23]歲時伏臘:指伏祭(農曆六月)和臘祭(農曆十二月)。[24]日既昃始饗,不移晷禮畢:昃,太陽西斜。晷,日影,引申為時光。意謂祭主對祖先祭祀草率倉促,不合規範。日西斜才開始祭祀,日影未見移動就禮畢。[25] 助祭:謂本族中應同時參加祭祀的近支。[26] 收族:謂聚集族人。[27]冠:謂男子成年(二十歲)舉行加冠的禮節。[28]秦越:秦國和越國,春秋時秦國越國相距很遠,此處為不相干之意。[29]廉立:指處指端正態度。[30]族譜:即家譜,記載一姓世系和重要人匆事跡的譜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