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

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

《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分為“書與城”“城與我”兩部分,通過萃取眾多現當代知名作家羈旅作品中的精華,以及作者穿梭於多個城市的親身感受,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風采特色、人文景致和文化內涵。《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內所涉及圖書多為著名作家、學者和出版人的現當代散文經典,作者包括沈從文、汪曾祺、王安憶、葉兆言、木心、蔣勛、舒國治、錢理群、陳平原等,字裡行間滲透著高雅的文化格調和文化品味。

基本介紹

  • 書名: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頁數:328頁
  • 開本:32
  • 品牌:山東畫報
  • 作者:陳艷敏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41227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陳艷敏,中國電子報社副總編。中國新聞學院文學學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碩士,曾獲全國“韜奮新苗獎”。歷任教師、電視播音員、記者、編導等職,曾在北京外企線上開闢人物訪談專欄,著有專訪集《與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面對面》和《與21位跨國企業銷售總監面對面》。熱愛文學寫作,在《中國青年報》、《每日新報》讀書欄目、《中國之翼》、新華網副刊頻道等有隨筆作品發表。同時修習國畫。

圖書目錄


第一輯:書與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汪曾祺《汪曾祺遊記選集》
悠閒的文人性情——讀汪曾祺《西山客話》
故鄉,生命的源頭和起點——讀沈從文等《故鄉》
家的記憶,生命的河——讀陳子善《河》
回味名家筆下的老濟南——讀劉書龍、管萍《名家筆下的老濟南》
上海聲色——讀王安憶《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上海的文化脈絡——讀俞天白《哈羅,上海》
平坦人生和世間百態——讀木心《哥倫比亞的倒影》
夢回北京——讀姜德明《夢回北京》
為什麼是北京——讀陳平原《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
漫談北京——讀錢理群、陳平原等《北京讀本》
南京的精氣神——讀葉兆言《南京人》
生於斯,長於斯——讀葉曙明《廣州往事》
從歷史的塵煙中走來——讀特·官布扎布《蒙古密碼》
西藏,冥定的吸引——讀溫普林《苦修者的聖地》
寫不完的情思——讀阿成等《一個人和一座城市》
漂泊與回歸——讀胡明剛、史壹可《北漂者心聲》
設身處地的參與——讀閭丘露薇《無“薇”不至》
任性的遊逛——讀舒國治《理想的下午》
純淨的小歡樂——讀王盛弘《十三座城市》
慢慢走,慢慢度——讀王盛弘《慢慢走》
從台北到台南——讀江弱水《陸客台灣》
島民的自在與自得——讀蔣勛等《行走台灣》
駐地記者的高效與亢奮——讀伊樂《行走台灣》
台灣的三教九流——讀方剛《你不知道的台灣地·事·人》
走馬觀花——讀陳平原《走馬觀花》
那時風物——讀陳益民《古風猶存》
旅行的意義——讀胡晴舫的《旅人》
紮根於生命深處的記憶——讀張煒《旅行筆記》
旅居,構成人生大半的風景——讀馬森《旅者的心情》
巴黎,尋找大師的足跡——讀高遠《情懷巴黎》
日本,“那一刻”的哲思與感觸——讀趙鑫珊《尋道之旅》
第二輯:城與我
理想的旅行
旅行,是一種引誘
詩和遠方
我行我素的行走的樂趣
北京是我家
海淀,我的家
記憶中的日壇
老街隨想
黃河舊事
濟南瀟灑勝江南
泉與城:再游濟南護城河
浪漫青島
上海印象
廣州印象
三亞印象
麗江印象
重慶印象
瀋陽印象
延安印象
福州隨筆
杭州邂逅
感受貴陽
唐山
湖與黃石
來到柳州
二分無賴是揚州
“天下第一村”——淄博周村旱碼頭
“黃河第一城”——蘭州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
內蒙行
感受台北
詩意新竹
台灣之行
印象東京
鹿兒島
福岡
長灘回望
後記

後記

讀書寫字是我最內在最本能的需要,也是我生活的常態。每日清晨,當懷著衝動抱起書本潛心閱讀,或趴在電腦前靜心書寫,內心都充滿了由衷的歡喜。等女兒下課的間歇,出差旅行的舟車之上,假日的空閒里,亦是我閱讀和書寫的好時光。讀書寫字,似乎已成為自我滋養的一種方式,是自我去感受生活的美和生命花開的最自然最愉快的途徑,同時亦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曾於無數個閱讀、書寫、沉浸抑或冥想的剎那,體會源自生命深處的詩和音樂,平靜歡愉,感恩感謝……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電腦里便散亂地堆積了很多的文字。但卻從未想過出書,無數個“讀著”或“寫著”的時刻,只是沉浸於彼時“讀著”或“寫著”的歡喜,享受著“讀著”或“寫著”的樂趣。因為它就像吃飯和呼吸一樣自然,是我“不得不做”的事。如我在書中一篇小文里所寫:“無論詩歌、散文、隨筆,我都不是拿它當文字去寫的,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說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一切的文字都是次要的,都不過是適時適地的一個載體,重要的是那個內在的部分,以及內在不為人知的美和熱愛。那些熱烈的時刻你會全然忘記了形式,忘記了那是文字,是詩歌,是散文,是隨筆,而你就得那么做、就得那么寫而已。”今天加以挑選、整理並集納成叢書,還是緣於一個偶然的心念和契機。
一年前,媽媽曾於閒聊中不止一次地念叨今年她和爸爸的金婚,下意識地讓我覺察到媽媽對於自己的金婚原本如此重視和在意!她和爸爸結婚的這第五十年,也是爸爸因手術雙下肢癱瘓在輪椅上度過的第三十個年頭,如果說五十年來,他們相依相伴,不離不棄,那么三十年來,媽媽一直照料和陪伴在爸爸的輪椅旁,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雨和艱辛,他們一路堅持了下來!這就是愛情吧,歷經坎坷,他們臉上展現的依然是明朗而又燦爛、比健康人更健康的笑容。這笑容始終在悄無聲息地鼓舞著我,或已於不經意間注入了我的血脈,不知不覺中給予了我美好的傳承——他們的金婚我要獻禮!這是彼時頭腦中冒出的一個強烈的念頭。那么什麼才是我最本真、最特別的禮物呢?閉目靜思,我這裡仿佛只有書和文字啊!而這些文字,伴我度過了許多平靜而又美好的時光,滲入著太多生命的內容。剎那問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出本書吧——這一時的閃念,成為我下決心整理這些文字的最直接的動力。
而就在此時,我意外地接到天津教育出版社齊力老師的電話,他知道我手頭有些文字,電話里表達了希望促成出版的想法,這與我彼時的心念恰好不謀而合。叢書的很多構想也正是受到了他的啟發。但接下來我發現,對這些散亂的文字加以整理和歸類是項大工程,僅靠早晚那一點業餘時間是不夠的。所以最後還是錯過了齊老師要求的最佳交稿期。後來拿到我的家鄉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齊老師頗感惋惜,但他還是像兄長一樣無私地給予了我很多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來北京參加圖書交易會時,還特地背著天津大麻花到我的辦公室來看我,讓我甚為感動!他讓我看到一個出版人高尚的品格和本質的善良。
而山東畫報出版社是我最喜歡和欣賞的出版社之一。它的文化品味和獨特創意是我在日常的閱讀中感同身受的,每每驚嘆於它的圖文並茂和清新雅致,如我讀過的汪曾祺系列,淡泊的文字配以至情至性的文人小畫,很顯格調,曾給予我許多美好的享受。叢書在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令我由衷歡喜。這大概也是天意。
叢書的出版,得到很多前輩、老師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在此由衷感謝!
特別地,要感謝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先生於百忙中特地為叢書賜序。陳先生是我敬仰的文學前輩,亦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的點撥與教導開闊了我的視野,給予我許多新的思索和啟悟,他的抬愛與鼓勵賦予我前行的動力。
感謝山東畫報出版社副總編梁濟生女士促成叢書的出版。在泉城她的辦公室里初次接觸時,就讓我感受到了山東——我的家鄉的那一份獨有的親切和熟悉。感謝叢書的責編闞焱女士,她為叢書的出版付出了很多辛苦,我們就書的細節溝通的過程愉快而順暢。特別是有一天,我意外地發現QQ上她的留言:“艷敏姐,我們都是真性情的人!從你的以及你摘錄的文字里,我居然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閒暇享受,在忙亂得一塌糊塗的日子裡,突然靜下來了,慢下來了。謝謝你的這些我‘不得不看’的文字。”這留言讓我感動!這緣於文字的相知相遇神奇而美妙。
還要感謝我的國畫老師喻文軍先生,國畫給我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喻老師的耐心傳授和啟蒙使我永遠受益,書中不少插畫得到喻老師的悉心指點。感謝北京大學焦墨焦彩藝術文化研究與套用課題組組長袁江先生,他對叢書的出版也給予了特別的熱情和關注。
更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的養育和薰染,使我從小養成了讀書、寫字的愛好和習慣,並在我的性格、人生和文字中注入歡樂的氣象。為他們的金婚獻禮,是我整理、出版這些文字最直接的動力,也是對懶散的我最有力的督促與激勵。感謝身邊,我的愛人和女兒,他們是最了解和支持我的人。感謝他們給予了我許多自由、安閒的時光,幸福溫暖的陪伴和執著持久的愛。每日清晨,當他們還未從睡夢中醒來,我捧起書本、敲打鍵盤或信筆塗鴉的時刻,我的內心都是幸福和安穩的。
感謝期待叢書出版的所有親朋好友!以及出版社為叢書的出版付出了辛苦的所有老師和朋友。
最後,還要感謝親愛的讀者朋友,以書籍為載體的邂逅或是最為神奇、最為美妙的邂逅。感謝冥冥之中這神秘的機緣,讓我們穿越時空,在文字里相遇。在寫下和整理這些文字的每一個時刻,我都懷著無比的虔誠,本著開卷有益的思想,總是試圖從人文和審美的視角擷取每本書的精華,怡養身心——衷心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對您有益。
這四本讀書隨筆,雖然只是我電腦里眾多文字中的一小部分,但有機會與讀者見面是幸福的。然而,當懷著欣喜與感恩將它奉獻給讀者的此時,我的內心亦充滿了惶恐,因為深知自己閱歷淺薄,學養不夠,很多文字是跟隨直覺和內心的率性而為,難免會有錯誤、偏頗或紕漏。所以在此,我也懇請各位前輩、老師、朋友多多包涵,並請大家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抬眼窗外,讓我欣喜的是,在它即將誕生的時刻,已是舂曖花開。
陳艷敏
2014年3月,北京家中

序言

迷人的抗爭
——序陳艷敏“書文化”系列叢書
“讀圖時代”的提出,好像就是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老照片》開始的。出版之始,意氣洋洋的出版者,充滿了把握大眾文化發展先機的自豪。應該說,在轉型的中國,在不斷尋覓與探索文化發展思路的中國,“讀圖時代”的提出確是具有挑戰的一筆。當然,如同上個世紀20—30年代在國外興起的“大眾文化批判”和“大眾文化辯誣”之爭至今不衰一樣,在中國,紛爭也漸漸由此發展起來。話題早已由“讀圖時代”扯到了“影視時代”“電玩時代”以及許許多多高新科技產品“攻城略地”的現實……憂心忡忡的讀書人傳遞出更多的不安——從大眾文化的流行所掀起的“娛樂至死”風潮,從電視、網路文化的繁盛對經典閱讀的擠壓,從文字閱讀的失缺而導致的人類想像力和情感意境的覆沒……幾乎所有曾經在西方文化批判浪潮中出現過的預言,似乎已毫釐無失地在中國大地上重演著。
我對流行文化並無偏見,甚至對電視、網路等高科技的發展充滿了敬意。且不說傳媒的進步無不意味著民主的進程。單就人的文化權利而言,那些健康無害的、娛樂身心的大眾文化產品,對民族性格的養成、社會風氣的引導、健康快樂生活方式的鑄造,功不可沒。但我們又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公車里,手不釋卷的中國人,還曾成為外國記者艷羨的風景,三十年後,公車上、餐桌前,競已幻化出一個個沉湎於iPad或手機簡訊、微信的身影。這使我想起二十幾年前在日本電車上看到的一幕:飄掛於車廂的漫畫,車廂里的站客們,津津有味地觀賞著那些漫畫,時不時發出傻傻的笑聲……當時就想,天天浸泡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難怪世界譏諷你們成了“經濟動物”!
看今天的中國,當然不能只看擁塞在名品店裡一擲千金、頤指氣使的“土豪”們,不能只看蜂擁於旅遊景點,高聲大嗓、舉止無忌的遊客,也不能因為金字塔上“到此一游”的塗刻,使我們對本民族素質的評價落入自暴自棄的深淵。
但我們真的不能不為本民族越來越少的讀書量而慚愧。“淺閱讀”的流行,使我們不能不對本民族精神風骨、情感深度和審美格調的前景,抱以更多的憂慮。
這就是當陳艷敏女士把厚厚的四摞書稿擺在我面前的時候,令我吃驚,又使我倍感欣慰的原因。
一位“痴書”之人,把自己讀書的感悟與大家分享。這些感悟,並不深奧,但歡喜由衷。我注意到,從1998年9月讀加繆的《置身於陽光和苦難之間》,到2014年2月讀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再到今日四本讀書隨筆的結集出版,這中間竟有著十六年的時間跨度。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十六年甚至更長的時問里,艷敏女士始終在堅持閱讀,並不問斷地把它寫成文字。閱讀和寫作時那種“心懷歡喜”的境界,是不能不感染我們的。使我們沉迷的,還有她多年讀書養成的思考特色,這些構成了一個閱讀者和言說者的個性魅力——她長於從眾多經典著作中汲取精華,又自覺地與一般的讀書筆記區別開來,更注重捕捉書中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加以優雅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內在的心得與感受,向讀者呈現人文之美、文化之美,給讀者傳遞從容、沉穩、專注狀態下的閱讀體驗。“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經過了時間滴注和書籍薰染的迷人氣息,在浮躁的當下,將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將吸引更多人成為讀書之人、迷書之人。對熙熙攘攘的當下,可謂之“迷人的抗爭”。
“書話”之體自古有之,輯選有魯迅、周作人、鄭振鐸、阿英、唐瞍等人的近代書話叢書,也曾讀過。“書話”與“書評…讀書隨筆”,雖有內容的交叉,但在文體上還是略有不同的。前者更具書卷氣和考據風格,後者則更重思想的闡發、情感的共鳴,觸類旁通的感喟。“讀書隨筆”類的書籍,近年時有所見,但成如此規模者並不多。我很欣賞山東畫報出版社策劃這套“書文化”系列叢書時,對大眾文化時代閱讀心理的關照。它從四個方面,展示了好書對人類精神滋養的不同角度:《書與人:隨遇而讀,自在歡喜》以眾多愛書人與書的不解之緣,致力於人類精神文化的價值傳承,展示經典對於人生的恆久魅力,以及灌注於生命深處無法泯滅的人性光輝;《書與城:家的記憶,生命的河》通過萃取眾多作者羈旅作品中的精華,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風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內涵;《書與生活:錦上添花,生活很美》通過對烹茶煮飯、蒔花弄草等生活類書籍的閱讀和理解,講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閒情逸緻,向讀者呈現濃郁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書與藝術:為美而生,與美同在》從藝術欣賞的角度,通過諸多藝術大家對音樂、繪畫、舞蹈等的親身講述以及作者的感悟,將讀者帶入藝術類書籍所獨具的藝術氛圍與境界,領略偉大的藝術精神、藝術情懷和藝術特質。從總的格局不難看出,出版者既吸收了當下文化界思想論辯的成果,追求叢書的品位,又保持著此前早已呈現的對大眾閱讀的尊重。這恰恰從一個角度證明,思想的活躍與論爭,無論對論爭的哪一方,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大有裨益的。
是為序。
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陳建功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