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書刺客傳後
- 作者:王安石
- 創作年代:宋代
- 出處:《全宋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書刺客傳後
曹沫將而亡人之城,又劫天下盟主,管仲因勿背以市信一時可也。予獨怪智伯國士豫讓,豈顧不用其計耶?讓誠國士也,曾不能逆策三晉,救智伯之亡,一死區區,尚足校哉?其亦不欺其意者也。聶政售於嚴仲子,荊軻豢於燕太子丹。此兩人者,污隱困約之時,不妄願知,亦曰有待焉。彼挾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刺客傳:即《史記》中的《刺客列傳》。
- 管仲:春秋齊桓公之相,名夷吾。背:背叛諾言。
- 讓:豫讓。誠:確實。
- 逆策:預先料到。三晉:春秋末年,韓、魏、趙三卿公晉自立為諸侯,後世因稱韓、魏、趙為三晉。
- 校:議論。
- 污隱:謂自污其身以隱。困約:謂困窮貧約。
- 待:等待。
- 挾:挾持。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曹沫作為魯國的將軍卻丟失了魯國的土地,又劫持盟主齊桓公要回失地。管仲只是因為不願在諸候面前背信棄義,才返還魯國的土地,這還算可以的。我只是奇怪,智伯以國士待豫讓,難道反而不用他的計策嗎?豫讓如果確實是一個國士,卻不能預料到韓、魏、趙三家的陰謀,不能挽救智伯的滅亡,僅僅以自己的死來報智伯,這還值得議論嗎?他也算不背棄自己的志向了。聶政依附於嚴遂,荊軻受養於燕太子丹。這兩個人在位卑而窘迫時,自貴其身,不輕易地讓人知道自己,而是有所等待。他們堅守自己的道德品行以等待社會承認賞識,結果又能怎么樣呢?
創作背景
《史記》中有一篇《刺客列傳》,寫了一些地位較低乃至市井細民的忠膽義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為知己而不惜殞其身。司馬遷不僅敘寫了其震人肺腑的事跡,而且褒揚了他們的優秀品質。而作者王安石,讀了《刺客列傳》之後,頗生感慨,他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短文,只有一百二十四字,但議論風發,恣肆跌宕,充分表達了王安石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膽識和鞭辟入裡的筆力。
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最後有幾句話說:“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但是王安石卻不敢苟同,提出了疑義,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這就不能不使讀者為之耳目一新了。
除了專諸,王安石逐個評論了其他四人。先評論曹沫。文章單刀直入,首先指出曹沫是“亡人之城”的敗軍之將。他劫持天下盟主齊桓公之所以得逞,這是由於管仲認為“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因而使齊桓公答應歸還侵占魯國的土地。這當然離不開當時的具體條件,也就是說,只能得逞於此時此地,“一時”則可,時時則不可。後來燕太子丹、荊軻又想用這一手,結果荊軻反被贏政所殺,就足以充分說明這一點。秦王贏政絕非齊桓公之倫,即使劫持贏政成功,虎狼之秦,也絕不會遵守什麼諾言的。文章對曹沫之為將,先予以否定,而對劫持齊桓公之得手,則著重闡明劫持之所以成功的具體條件,不在於肯定劫持這一手段。其意在貶而不在褒,是很明顯的。
對於豫讓,先劈頭提出質疑,起得突兀,更加發人深思。在司馬遷充滿感情色彩的敘述中,豫讓是一位“士為知己者死”的典型人物。但是王安石卻別具慧眼,獨怪這位“國士”不運用他的策略。“讓誠國士也”,這是欲抑先揚之筆,緊接著折筆回鋒,直斥豫讓並不能預先為之出謀劃策,救智伯之亡,最終只獻出了自己無足輕重的生命,這還並不能夠得上和人家較量、對抗。這一透闢的分析,就使“國士”這個稱號顯得黯淡無光了。“獨怪”的“怪”,自然怪得有理有據。重抑之後,又繼之以輕揚:“其亦不欺其意(《史記》作“不欺其志”)者也”,真是一波三折,極為勁峭。
對於聶政、荊軻則合而論之,與前者筆法迥然不同,顯得搖曳多姿。聶政刺殺韓相俠累成功,荊軻刺殺秦王贏政失敗,這是不同點;但聶政為嚴仲子所收買,而荊軻為燕太子丹所豢養,卻有相同之處。這“售”“豢”二字,既是相提並論的黏合點,也是著重貶抑的主要依據。重貶之後,又繼之以輕揚,接著指出這兩人都處在社會地位低下貧困之時,他們能夠“自貴其身,不妄願知,亦日有待焉”。一張一弛之間,筆勢由嚴峻又趨於緩和了。可是,一個“待”字,卻在曲波回瀾中又激起了更為陡峭的浪頭。王安石最後終於堂而皇之地舉出“道德”的大纛,這就使司馬遷所謂的“名垂後世,豈妄也哉”的結論從根本上搖搖欲墜了。那些懷著道德以待為世所用的人,比那些蓄有陰謀以待為人所用的人 如何,鮮明的對比,真有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了。文章緊扣住“待”字,以高屋建瓴之勢,囊括了全文,赫然展示了主旨。妙在以反問句讓讀者自己去作結論,顯得理直氣壯而不武斷,使人不能不為之首肯。如此結尾,真可以稱之為筆有扛鼎之力。
王安石是文學家,更是政治家,他具有深刻犀利的分析能力和非同一般的見解。他不贊成以謀殺手段解決政治問題,認為真正的“國士”應該是有道德、有經邦濟世才略的人。這一認識,至今依然閃耀著理智的火花。王安石對戰國時代養士之風,也是持否定態度的(見《讀孟嘗君傳》),這與他寫這篇短文的思想基礎是完全一致的。
名家點評
明·楊慎:王半山之文,愈短愈妙,如《書刺客傳後》云:……。味此文,何讓《史記》乎?與讀《孟嘗君傳》同關紐矣。(《丹鉛總錄箋證 中》)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神宗熙宗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積極推行新法,遭保守派反對,被迫辭職。封荊國公,卒謚“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積極推進北宋古文運動,強調為文應有補於世。其散文邏輯嚴謹,辯理深透,筆力雄健,語言簡練。詩、詞亦佳。著有《臨川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