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曶鼎銘文
- 時期:西周懿王或孝王時期
- 類型:銅鼎的銘文
- 製作者:名曶者
- 尺寸:高 2 尺,圍 4 尺,深 9 寸
- 銘文數量:24 行、 380 字
西周懿王或孝王時期由名曶者所作的銅鼎的銘文。這件鼎據《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所說,原為清朝人畢沅得之於西安,鼎高 2 尺,圍 4 尺,深 9 寸,款足作牛首形。文物歷史據推測這件鼎應當是在周原地區出土的。後來,這件鼎毀...
清拓曶鼎銘文拓片卷是清代文物,現收藏於四川博物院。文物尺寸 縱27.2厘米,橫27厘米。文物特徵 墨拓,裱片,金文,24行,行最多17字。右上角有印章一枚:“沈氏吉金樂石”;右下有印章三枚:“獻之所拓”、“樹鏞審定”“張成孝...
《曶鼎銘文研究》,世界古典文明叢書。東北師大教授陳連慶著,張政烺校 。作者簡介 1988年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約2萬字。本書對曶鼎進行了釋文和今譯。即先將原文“隸定為通行的漢字”,注以漢語拼音,再譯成現代漢語,使讀者能夠...
銘文中的賜臣若干“家”是以家計的奴隸。從《曶鼎》銘文中考證出五名奴隸價才抵“匹馬束絲”的奴隸價格,由此確認西周為奴隸制社會。他對銅器銘文所反映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國家組織形式,官吏、爵制等方面都提出很多有益的見解。...
曶鼎,西周時期周恭王時代青銅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為舀鼎。久已遺失,僅存銘文拓本,下緣殘泐,大篆。該銘文茂密樸實,厚重凝練,有古拙雄偉之氣,是西周中葉銅器銘文中最為精美的一章。這件鼎據《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所說...
拓曶鼎銘文拓片卷是出自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裘衛盉金文銘文拓片.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西周【師趛鬲】銘文 .先秦銘文書,現收藏於四川博物院 文物歷史 墨拓,裱片,金文,24行,行最多17字。右上角有印章一枚:“...
5.《曶鼎銘文集釋》,載《法史學刊(2020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6.《曶鼎銘“五夫”案的重新復原》,載《西北法律文化資源》(第二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7.《曶鼎銘“寇禾”案所見西周訴訟程式及其...
2007年第3期);《釋簡十六》(《中國文字研究》第八輯,2007年8月);《西周曶鼎銘文中寇禾案所牽涉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6期);《戰國簡本文字校讀札記》(《古籍整理學刊》2002年第6期);等等。
輯佚成果主要有:1.金文、簡牘、碑刻法制資料輯佚4種:《裘衛琱生曶鼎銘文集釋》《楚系出土法律資料輯佚》《漢簡扁書所載法令輯佚》《古代碑刻令文集釋》。2.歷代法律法令輯佚13種:《漢令輯佚》《晉令輯佚》《唐格輯佚》《隋唐五代...
師旂鼎銘文與西周軍法研究 胡嘉麟 霸姬盤銘文補論 周博 說金文中的兩個法律術語 吳雪飛 曶鼎銘“五夫”案再論 黃海 曶鼎銘“”“鞫”再探 鄔勖 讀曶鼎五夫案札 記王沛 楚國律名補論 熊賢品 從秦漢簡牘看包山126-127號簡的“同...
游壽書法《曶鼎銘文節釋》考辨 李華 67 李瑞清書學對游壽的影響 李定一 74 游壽與胡小石書風比較 李敬東 81 游壽先生書法風格成因初探 李洪智 趙際芳 85 充滿生命力的律動 李瑞圃 93 游壽的歷史地位 楊吉平 108 撫物憶事思人 楊...
1陳連慶著,張政烺校:《曶鼎銘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2張政烺、日知編:《雲夢竹簡:秦律十八種》,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3布克哈特:《關於世界歷史問題的思考》,陳恆,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四輯,...
46.《淵卣銘文與西周時期的直訴》,《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47.《西周時期法律的幾個問題——從曶鼎銘文第二段文字補釋說起》,《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第五輯),法律出版社,2016年。48.《西周時期官員的職位流動...
《伊簋》銘文:“隹王廿又七年正月既朢丁亥,王才周康宮,旦,王各穆大室,即位,申季入佑伊,立中廷,北向,王呼命尹封冊命伊:□官司康宮王臣妾、百工,賜汝赤韍、幽衡、鑾旗,鋚勒,用事。”周懿王世 《曶鼎》:“隹王...
曾按容庚先生提示研習過《說文解字》,照《金文編》、《金文大字典》以及毛公鼎、散氏盤、盂鼎、秦公敦、丕期敦、王孫鐘、齊子仲姜鎛、頌鼎、克鼎、歸夅敦、虢季子白盤、曶鼎、牆盤等主要銘文拓片進行過大量的金文書寫訓練。對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