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骨端穴,骨,水也。端,頂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脈的天部水濕吸熱上行後在本穴達到了天部的最高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骨端穴
- 種類:穴位
基本信息,名解,參看,相關信息,主治疾病,
基本信息
曲骨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回骨。屬任脈。任脈、足厥陰之會。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布有髂腹下神經的分支,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萎,疝氣,遺尿,尿閉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取穴方法〗曲骨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主治疾病〗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
〖人體穴位配伍〗配腎俞穴、志室穴、大赫穴、關元穴、命門穴治陽痿、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穴、腎俞穴、次髎穴、陰陵泉穴、蠡溝穴治陽痿、遺精、癃閉、淋症、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穴、關元穴、腎俞穴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穴、命門穴、陰交穴(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後進行針刺;可灸。
〖附註〗任脈、足厥陰之會。
曲骨穴 任脈足厥陰之會。
〖別名〗尿胞穴,骨端穴,屈骨端穴,回骨穴,耳骨穴。
〖穴義〗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
〖取穴方法〗曲骨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主治疾病〗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
〖人體穴位配伍〗配腎俞穴、志室穴、大赫穴、關元穴、命門穴治陽痿、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穴、腎俞穴、次髎穴、陰陵泉穴、蠡溝穴治陽痿、遺精、癃閉、淋症、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穴、關元穴、腎俞穴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穴、命門穴、陰交穴(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後進行針刺;可灸。
〖附註〗任脈、足厥陰之會。
曲骨穴 任脈足厥陰之會。
〖別名〗尿胞穴,骨端穴,屈骨端穴,回骨穴,耳骨穴。
〖穴義〗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
名解
1)曲骨。曲,隱秘也。骨,腎主之水也。該穴名意指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本穴物質為會陰穴提供的陰濕水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聚集於天之下部,如隱藏於天部的腎水一般,故名。
2)尿胞穴。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與膀胱募穴中極穴相鄰,中極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穴。骨,水也。端,頂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脈的天部水濕吸熱上行後在本穴達到了天部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會陰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吸熱而上行,至本穴後則達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點,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與骨端同,屈為虧缺之意,指任脈經氣由此開始冷縮下行。
4)回骨穴。回,回來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脈下行至會陰穴的經水氣化後又回流而上。
5)耳骨穴。耳,腎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之下部的寒濕水氣。
6)任脈足厥陰之會。本穴氣血不光有任脈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同時亦有厥陰肝經飄散而至的水濕風氣,故為任脈足厥陰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傳於中極穴。
〖功能作用〗收降濁氣。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2)尿胞穴。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與膀胱募穴中極穴相鄰,中極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穴。骨,水也。端,頂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脈的天部水濕吸熱上行後在本穴達到了天部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會陰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吸熱而上行,至本穴後則達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點,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與骨端同,屈為虧缺之意,指任脈經氣由此開始冷縮下行。
4)回骨穴。回,回來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脈下行至會陰穴的經水氣化後又回流而上。
5)耳骨穴。耳,腎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之下部的寒濕水氣。
6)任脈足厥陰之會。本穴氣血不光有任脈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同時亦有厥陰肝經飄散而至的水濕風氣,故為任脈足厥陰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傳於中極穴。
〖功能作用〗收降濁氣。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參看
《人體使用手冊》暢銷中醫保健圖書
《針灸學》針灸專業電子書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基礎入門電子書
相關信息
1)曲骨。曲,隱秘也。骨,腎主之水也。該穴名意指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本穴物質為會陰穴提供的陰濕水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聚集於天之下部,如隱藏於天部的腎水一般,故名。
2)尿胞穴。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與膀胱募穴中極穴相鄰,中極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穴。骨,水也。端,頂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脈的天部水濕吸熱上行後在本穴達到了天部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會陰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吸熱而上行,至本穴後則達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點,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與骨端同,屈為虧缺之意,指任脈經氣由此開始冷縮下行。
4)回骨穴。回,回來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脈下行至會陰穴的經水氣化後又回流而上。
5)耳骨穴。耳,腎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之下部的寒濕水氣。
6)任脈足厥陰之會。本穴氣血不光有任脈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同時亦有厥陰肝經飄散而至的水濕風氣,故為任脈足厥陰之會。
2)尿胞穴。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與膀胱募穴中極穴相鄰,中極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穴。骨,水也。端,頂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脈的天部水濕吸熱上行後在本穴達到了天部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會陰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吸熱而上行,至本穴後則達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點,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與骨端同,屈為虧缺之意,指任脈經氣由此開始冷縮下行。
4)回骨穴。回,回來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脈下行至會陰穴的經水氣化後又回流而上。
5)耳骨穴。耳,腎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之下部的寒濕水氣。
6)任脈足厥陰之會。本穴氣血不光有任脈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同時亦有厥陰肝經飄散而至的水濕風氣,故為任脈足厥陰之會。
附註:任脈、足厥陰之會。
曲骨穴意義: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傳於中極穴。
功能作用:收降濁氣。
曲骨穴意義:任脈的水濕在此雲集於天之下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傳於中極穴。
功能作用:收降濁氣。
主治疾病
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
〖人體穴位配伍〗配腎俞穴、志室穴、大赫穴、關元穴、命門穴治陽痿、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穴、腎俞穴、次髎穴、陰陵泉穴、蠡溝穴治陽痿、遺精、癃閉、淋症、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穴、關元穴、腎俞穴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穴、命門穴、陰交穴(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後進行針刺;可灸。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取穴方法:曲骨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生理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人體穴位配伍〗配腎俞穴、志室穴、大赫穴、關元穴、命門穴治陽痿、遺精(腎氣虛型);配膀胱俞穴、腎俞穴、次髎穴、陰陵泉穴、蠡溝穴治陽痿、遺精、癃閉、淋症、陰癢、濕疹、帶下(濕熱下注);配中極穴、關元穴、腎俞穴治腎虛、遺尿、小便不利;配關元穴、命門穴、陰交穴(針補法或灸)治宮寒不孕、痛經。
〖刺灸法〗直刺0.5~1寸,內為膀胱,應在排尿後進行針刺;可灸。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留針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取穴方法:曲骨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
〖生理解剖〗在腹白線上;有腹壁下動脈及閉孔動脈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